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93270.0 (22)申请日 2021.12.24 (73)专利权人 河海大学 地址 210098 江苏省南京市 鼓楼区西康路1 号 (72)发明人 刘远致 张犁 雷峥子 严瑾  黄陈楠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安徽思沃达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42 20 专利代理师 戴晓丹 (51)Int.Cl. H02M 3/335(2006.01) H02M 1/00(2007.01)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 降压变换器电路平 台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 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包括散热模块、 直流变换 功率模块以及控制供电模块; 控制供电模块包括 驱动模块、 辅电模块、 电源模块、 控制模块、 通信 模块、 拨码开关和指示灯; 本装置利用散热部分 特殊设计, 即风扇部分位于左端的第一风扇向散 热器送入气流, 位于右端的第二风扇向外界送出 气流, 使得气流单向流动, 并引入了塑料挡板设 计, 使得气流流动更集中, 散热器的侧面通过螺 丝钉固定了散热硅脂材料, 并采用多管并联交错 的16支功率开关管, 使得单支功率开关管的产热 减少, 并将16支功率开关管一字排布, 进一步强 化了装置的散热效果, 优化了装置的工作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6794866 U 2022.06.21 CN 216794866 U 1.多管并联交错 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其特征在于: 包括散热模块、 直流变换 功率模块以及控制供电模块, 其中直流变换功率模块位于散热模块上端, 控制供电模块位 于散热模块下端; 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器(24)、 散热硅脂(17)、 第一风扇(20)、 第二风扇(9)和 塑料挡板(18); 所述直流变换功率模块包括多管并联交错的16支功率开关管(23)、 第一电 感(7)、 第二电感(8)、 输入侧滤波电容(19)、 输出侧滤波电容(6)、 第一接线端子(1)、 第二接 线端子(2)、 第三接线端子(3)、 保护装置继电器(4)、 电阻丝(22)、 第一霍尔元件(21)和第二 霍尔元件(5); 所述控制供电模块包括位于印刷电路板背面的驱动模块(16)、 位于正面左侧 的辅电模块(15)、 位于中部上方的电源模块(13)、 位于中部下方的控制模块(14)、 位于右端 的通信模块(12)、 拨码开关(10)和指示灯(1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并联交错 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多管并联交错的16支功 率开关管(23)从左至右 一字排列并焊接于功 率板底板上方, 通过 螺丝固定贴于金属散热器(24)侧面, 并在接触面间夹有散热硅 脂(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并联交错 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其特征在于: 功 率板的左右两端焊接固定两台风扇, 其中位于左端的第一风扇(20)向散热器(24)送入气 流, 位于右端的第二 风扇(9)向外界送出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并联交错 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其特征在于: 第 一接线端子(1)接 输入正端, 第二接线 端子(2)接地, 第三接线 端子(3)接 输出正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并联交错 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其特征在于: 输 入侧滤波电容(19)与输出侧滤波电容(6)均采用聚乙烯薄膜电容与电解电容, 其中输入侧 滤波电容(19)由焊接在功 率板上的一块聚乙烯薄膜电容与三块横向排布的电解电容构成, 输出侧滤波电容(6)由焊接在功 率板上的横向排布的两块聚乙烯薄膜电容与六块矩形排布 的电解电容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管并联交错 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其特征在于: 所 述16支功率开关管(23)一字排列焊接 于功率板底板上 方, 功率开关管为两 两并联。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794866 U 2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领域, 尤其涉及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 平台。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 开关电源逐步向小型化、 高频化、 模块化方向发 展, 这意味着电源的开关频率和功率密度较以往有较大提升, 从而导致大功率的开关电源 产生更多的热量, 若不采取有效的散热措施及时排除所积聚热量, 必将给电源带来极高的 热流密度, 影响电路的可靠性以及寿命。 [0003]当电源内部的温度的增长超过设计温升的极限值时, 必然将导致元器件失效及故 障, 从而引发电源设备故障, 对电源所连接 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隐患。 现有的散热方式 大多为底部散热, 或者加入辅助工具如水箱以及铜线散热, 针对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 压变换器的领域, 其采用的拓扑功 率开关管器件数量众多, 元件运行时热量较大, 若采取现 有的传统方式散热, 则可能导 致其散热性能不佳, 能量损耗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解决 现有的传统方式散热导致功率开关管散热性能不佳等问题, 通过采取新型散热装置, 进一 步优化了装置的散热能力。 [0005]为了实现上述 技术目的, 本实验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为: [0006]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包括散热模块、 直流变换功率模块 以及控制供电模块, 其中直流变换功率模块位于散热模块上端, 控制供电模块位于散热模 块下端; 散热模块包括散热器24、 散热硅脂17、 第一风扇20、 第二风扇9和塑料挡板18; 所述 直流变换功 率模块包括多管并联交错的16支功率开关管23、 第一电感7、 第二电感8、 输入侧 滤波电容 19、 输出侧滤波电容6、 第一接线端子1、 第二接线端子2、 第三接线端子3、 保护装置 继电器4、 电阻丝22、 第一霍尔元件21和第二霍尔元件5; 所述控制供电模块包括位于印刷电 路板背面的驱动模块 16、 位于正面左侧的辅电模块 15、 位于中部上方的电源模块 13、 位于中 部下方的控制模块14、 位于右端的通信模块12、 拨码开关10和指示灯1 1。 [000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多管 并联交错的16支功率开关管23从左至右一字排列并焊 接于功率板底板上方, 通过螺丝固定贴于金属散热器24侧面, 并在接触面间夹有散热硅脂 17。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功率板 的左右两端焊接固定两台风扇, 其中位于左端的第 一风扇 20向散热器24送入气流, 位于右端的第二 风扇9向外界送出气流。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第一接线端子 1接输入正端, 第二接线端子2接地, 第三接线 端子3接输出正端。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输入侧滤波电容19与输出侧滤波电容6均采用聚乙烯薄膜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794866 U 3

PDF文档 专利 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第 1 页 专利 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第 2 页 专利 多管并联交错四开关升降压变换器电路平台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51: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