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30 CCS B 47 DB3305 浙 江 省 湖 州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5/T 234—2022 金黄茧家蚕饲育规程 Regulation for rearing golden cocoon silkworm 2022-7-15 发布 2022-7-18 实施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305/T 234—202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湖州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德清县蚕桑学会、德清县莫干天竺蚕种有限责任公司、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德清县东庆蚕种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杏丽、汪春云、蔡永良、张金卫、占鹏飞、柳丽萍、潘美良、兰丽盼、陆鸿 英、解静、肖丽、吴炳坤、陈法荣、黄林生、徐璐珊、史星雲。 I DB3305/T 234—2022 金黄茧家蚕饲育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黄茧家蚕饲育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准备、养蚕布局、催青及收蚁、饲养、蚕病防治、 上蔟、采茧选茧、饲养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金黄茧家蚕的饲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19113 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 NY/T 1026 养蚕用药技术规程 DB33/T 217 蚕种质量及检验检疫 DB33/T 2019 蚕种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金黄茧 golden cocoon 通过饲养特定选育的蚕品种获得具有天然金黄色彩的蚕茧。 4 生产准备 4.1 蚕室选址 地势高燥、环境洁净、水电齐备、交通便捷,周边无废气及有害物污染。 4.2 蚕室配备 2 2 2 以一次饲养10盒蚕种计算,小蚕室面积30m (蚕匾育)或10m (木框育),大蚕室兼作上蔟室400m 2 (地蚕育),贮桑室40m 。 4.3 蚕具配备 小蚕蚕匾(110cm×90cm)80~100 只、木框(120cm×80cm)80 只,蚕架,给桑架,打孔聚乙烯 薄膜(或防干纸) ,蚕网,切桑板,小蚕加温补湿设施等。 4.4 清洁消毒 1 DB3305/T 234—2022 4.4.1 清理蚕室四周杂物,蚕室用 0.3%有效氯的氯制剂药液喷雾消毒,密闭 2h。 4.4.2 蚕具清洗干净,在 0.3%有效氯的氯制剂药液的消毒池中浸渍 5min 后,放在密闭的蚕室内保持 1h。蚕室、蚕具常用消毒药剂的使用方法,见表 1。 表1 蚕室、蚕具常用消毒药剂的使用方法 药名 用法与用量 作用与用途 将主剂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加清水 25kg 至足量, 消毒前加入辅剂搅拌均匀。每 25m2 ~30m2 使用 150g 主剂。 用于蚕室、蚕 1%有效氯水溶液。先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清 具消毒。 水至足量,搅拌静置沉淀后,取澄清液喷洒蚕室、 蚕具,用量 250ml/m2。 消特灵 漂白粉 注意事项 1、喷洒消毒保持 1h 湿润; 2、避免主、辅剂拆开后混在一起保 存。 1、使用前先测定有效氯含量; 2、消毒后保持 1h 湿润。 5 养蚕布局 5.1 蚕期布局 全年饲养4期,饲养时间和饲养量,参照表2。 表2 全年 4 期蚕饲养布局表 期 别 春 蚕 夏 蚕 中秋蚕 晚秋蚕 饲养时间 饲养数量(盒/667m2) 出库 发种 4 月中旬 6 月中旬 8 月中旬 9 月上中旬 4 月下旬 6 月下旬 8 月下旬 9 月中下旬 1.25 0.25~0.50 0.75 0.75~1.00 5.2 蚕品种 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的“水星1号”、“金秋X初日”等天然金黄茧蚕品种。蚕种 质量符合DB33/T 217的规定。 6 催青及收蚁 6.1 催青 黄茧蚕品种催青,见表3。 表3 天然金黄茧蚕品种催青 催青时间 第 1~4 日 第 5~10 日 胚胎阶段 丙 2~戊 2 戊 3~己 目的温度(℃) 20.0~22.0 25.0~26.0 25.0~26.0 干湿差(℃) 2.2~2.8 2.2 1.7 光照 自然光照 黑暗保护 感光 己 4 5 第 11 日 孵化 6.2 催青要点 2 DB3305/T 234—2022 感温均匀,每天早晚定时摇种、换气各1次,调节好催青起点丙2胚胎,掌握戊 3胚胎到达期,根据 见点时间调整后期温度,点青卵己4置于黑暗保护。符合DB33/T 2019的规定。 6.3 点青卵和转青卵抑制 遇特殊情况需延迟收蚁,点青卵己 4 冷藏抑制,抑制温度为 10℃,抑制时间以 5d 为限;转青卵己 5 冷藏抑制,抑制温度为 5℃,抑制时间以 7d 为限。 6.4 补催青 领种前一天,小蚕共育室升温补湿。领种当天蚕种到室后25.0℃~26.0℃、干湿差1.5℃~2.0℃黑 暗保护。 6.5 收蚁 6.5.1 收蚁时间 收蚁当日早晨 6 时左右感光,正交品种在盛孵化(50%左右孵化)后 2h~3h 为收蚁适期;反交品种 在盛孵化后 1h~2h 为收蚁适期。收蚁全过程不超过 2h,掌握在上午 11 时前定座完毕。 6.5.2 收蚁方法 采用网收法收蚁。先在蚕匾内平铺一张防干纸,上面再铺一张白纸或油光纸,将蚕卵平摊上面,每 张蚕种摊卵面积 30cm×40cm,卵面上盖一张压卵网。收蚁当天在压卵网上加一只收蚁网,感光 2h,蚁 蚕消毒后给收蚁叶喂蚕。 7 饲养 7.1 用叶 贮桑室阴凉、低温,桑叶抖松堆放,保持桑叶新鲜,贮藏时间不超过12h。各龄用叶量按每盒卵量 28000粒计,见表4。 表4 各龄用叶 期别 春 期 秋 季 龄别 收蚁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叶色 黄绿色 嫩绿色 绿色 较深绿色 深绿色 深绿色 生长芽最 成长芽最大 成长芽最大叶 止芯芽叶或生 止芯芽叶或成 大叶上 1 叶 叶 下 1~3 叶 长芽成熟片叶 熟片叶 含水率 78%~80% 77%~78% 75%~76% 75% 74%~75% 71%~73% 叶色 黄绿色 嫩绿色 浅绿色 绿色 较深绿色 深绿色 最大叶 最大叶下 1 叶 第 6~7 叶 第 8~12 叶 78%~80% 77%~78% 75%~76% 75% 74%~75% 71%~73% 50 875 3600 16400 87000 567000 叶位 叶位 含水率 用叶量(g/盒) 最大叶上 1 叶 全部采摘 除基部 5~6 叶 外,均可 7.2 饲育 各龄饲育,见表5。 3 DB3305/T 234—2022 表5 各龄饲育 龄别 1龄 2龄 3龄 4龄 5龄 目的温度(℃) 27.8~28.3 26.7~27.2 25.6~26.1 25.0 24~24.5 相对湿度(%) 90 85~90 80~85 75~80 70~80 给桑次数(次/d) 2 2 2 3 3~4 切桑大小(cm ) 0.25~1.69 1.69~4.00 片叶 片叶 条桑、片叶、芽叶 除沙次数 眠除 1 次 起、眠除 起、中、眠 起、中、眠 各1次 除各 1 次 除各 1 次 蚕体消毒 收蚁、将眠 起蚕、将眠 起蚕、将眠 起蚕、盛食、将 起蚕、 见熟各 1 次, 次数 各1次 各1次 各1次 眠各 1 次 龄中每日 1 次 2 通风换气 给桑前换气 给桑前换气,适 当开窗通风 起除 1 次 开门开窗通风 上盖下不垫,给 盖膜、揭膜 上盖下垫,给桑前 0.5h 揭膜 桑前 0.5~1h 揭 — 膜 7.3 眠起处理 7.3.1 提青分批 见眠后,喂切碎叶或片叶,12h~15h加网止桑,加提青网提青。迟眠蚕分批饲养,放置在上层温度 稍高处或单独放置1间,比表5温度提高0.5℃,饱食就眠。 7.3.2 眠中管理 眠中保持环境安静、光线均匀,防强风直吹。各龄眠中比目的温度降低1℃;眠中相对湿度降低5%。 见有起蚕后,地面用0.3%有效氯的药液消毒补湿。 7.3.3 饷食 以群体全部蜕皮,头胸昂起表现求食状,起蚕的头部呈淡褐色时饷食(1~3龄有95%以上、4~5 龄有90%以上)。 7.4 稀放饱食 做到稀放稀养,看蚕给桑,充分饱食。 8 蚕病防治 8.1 消毒 8.1.1 蚕期前、中、后全过程和蚕体、蚕座、蚕室、环境等全方位消毒。用药符合 NY/T 1026 的规定。 8.1.2 采用日晒、煮沸、熏蒸和药物等方法消毒,可多种方法配合使用。确保剂量、温湿度及作用时 间等准确,药物消毒严格按照药剂规定的要求。 8.1.3 常用蚕体蚕座消毒药剂和使用方法,见表 6。 4 DB3305/T 234—2022 表6 常用蚕体蚕座消毒药剂和使用方法 药品名称 防病 1 号 用法与用量 喷粉器喷施。1~3 龄用小蚕防病 1 号,4~5 龄用大蚕防病 1 号。每龄饷食前使用 1 次。 作用与用途 用于蚕体蚕座消毒。防真 菌病、病毒病等。 注意事项 1、使用时不喂湿叶; 2、不能与石灰同时使用; 3、工作人员须戴口罩喷药。 喷粉器喷施。生石灰块 10kg,加水 5kg~6kg, 防病毒病,兼有干燥蚕座 化开过筛后施用。 作用。 1、生石灰务必新鲜干燥; 2、上蔟前注意避免过量使用。 蚕菌清 蚕菌清 1 支加清水 0.25kg 喷桑叶,连续 3 次。 防治细菌病。 随配随用。 灭蚕蝇 添食:1ml 药液加水 0.5kg,喷在 5kg 桑叶上, 拌匀后喂蚕;体喷:1ml 药液加水 0.3kg,在 防治蝇蛆病。 给桑前将药液均匀喷在蚕体上。 1、随配随用; 2、喷雾器须专用。 石灰 8.2 控制病源物传播 蚕沙、病死蚕、垫料以及其他养蚕污物焚毁、深埋或作堆肥发酵。养蚕过程中及时分批提青、淘汰 弱小蚕,蚕体蚕座消毒。 8.3 良桑管理 采用适熟良桑,桑叶新鲜、清洁。桑叶运输松装、快装、快运。 9 上蔟 9.1 蔟中环境 上蔟初期温度为25℃~25.5℃、相对湿度75%以下、光线偏暗为宜;茧壳形成后保持温度24℃、相 对湿度75%以下。茧形初成后,打开门窗,通风换

pdf文档 DB3305-T 234-2022 金黄茧家蚕饲育规程 湖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05-T 234-2022 金黄茧家蚕饲育规程 湖州市 第 1 页 DB3305-T 234-2022 金黄茧家蚕饲育规程 湖州市 第 2 页 DB3305-T 234-2022 金黄茧家蚕饲育规程 湖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10:14: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