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20 CCS B 22 连云港市 地方 标准 DB 3207/T 1033—2022 优质杂交粳稻 9优30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Echnical regulation of super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for Fine - quality Japonica hybrid Rice 9 You 30 2022 - 12 - 20发布 2023 - 01 - 01实施 连云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207/T 1033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并起草。 本文件由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迟铭、李健、刘耀鸿、邢运高、徐波、李景芳、孙志广、刘艳、刘金波、陈庭 木、方兆伟、卢百关、桂海卫、徐帅 、徐大勇。 DB 3207/T 1033 —2022 1 优质杂交粳稻 9优30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杂交粳稻组合 9优30超高产产量指标、主要生育指标、钵苗育秧质量标准、钵苗机插 技术、超高产大田管理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 连云港市 杂交粳稻 9优30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一部分:禾谷类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891 优质稻谷 FZ/T 64004 薄型粘合法非织造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钵苗机插 应用一种特制营养钵育出的水稻幼苗并采用机械插秧的一种水稻育苗插秧方式。 超高产 每667m2籽粒产量达 780kg以上。 4 主要生育指标 钵苗壮秧指标 秧龄25d~30d,叶龄4.5叶~5.0叶,苗高 15cm~20cm,单株茎基宽 0.30cm~0.40cm,单株绿叶数≥ 4.0, 平均单株带蘖 0.3个~0.5个。 单株白根数 13条~16条, 单株发根力 5条~10条; 百株干重 8.0g以上, 秧根盘结好,孔内根土成钵完整,钵体苗重 5g左右,叶挺、色绿,无黄叶,无病斑,成苗孔率≥ 90%; 平均每孔 2苗~3苗,植株带蘖率≥ 50%。秧盘间、孔穴间的苗数、苗高以及粗壮度应整齐一致。 群体动态指标 栽后20d~25d够苗,拔节期达高峰苗, 667m2高峰苗应控制在 20万苗~23万苗。抽穗期单茎保持 6张 绿叶,成熟期单茎保持 3张绿叶。 产量构成指标 DB 3207/T 1033 —2022 2 每667m2有效穗数 15万~18万,每穗粒数 230粒~250粒,结实率 85%以上,千粒重 25g以上。 5 钵盘育苗 播种育苗 5.1.1 适期播种 根据水稻移栽期和秧龄确定播期,连云港地区一般 5月15日~5月22日播种。 5.1.2 播量 采用硬盘规格为 618mm(长)× 315mm(宽)× 25 mm(高)的钵苗育秧盘,每盘 448钵孔,每 667m2 用秧盘30张-35张。每孔适宜 2苗~3苗,每孔播种 3粒为宜, 每盘适宜播量 40g。 5.1.3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4404.1 规定。药剂处理浸种 60h~72h,选用含有 精甲霜灵 ·咯菌腈成分的种衣剂 包衣处理。适温催芽,一般 30℃~35℃,催芽10h。播种前种子达到 刚“破胸露白 ”即可,发芽率 95%以 上。 5.1.4 机械播种 采用2BD-300(LSPE -40AM)型或2BD-600(LSPE -60AM)型播种机流水线定量播种。 播种程序为秧盘放入 播种进口 -播底土-播种-覆土-洒水。播前钵内营养底土厚度稳定 达到2/3孔深,盖表土厚度不超过盘面, 以不见芽谷为宜 。 暗化-摆盘-浸水-覆盖 将播种好的秧盘堆叠起来,及时盖上黑色塑料布;暗化 3天~5天后揭膜摆盘, 秧盘与畦面紧贴不能 吊空,摆盘摆平、摆齐;摆盘后,应立即灌 1次平沟水,水深不超过盘面,使盘孔土充分湿润后立即排 出,以利于保湿齐苗;在摆好的秧盘上铺置适量麦秆或竹片使盘面上方留出间隙,再盖无纺布,无纺布 应符合FZ/T 64004 标准。 秧田管理 播后湿润灌溉,灌跑马水,做到速灌速排,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1叶1心期揭膜 炼苗,揭膜时间应选 择晴天傍晚或阴天上午,避免晴天烈日下揭膜。 揭膜后,覆盖防虫网。 2叶期每百张秧盘可用 15%多效唑 粉剂6g兑水均匀喷施,控制秧苗高度不超过 18cm以适应机插,同时每盘施用 4g复合肥( 氮、磷、钾总有 效养分含量 ≥45%)。3叶期到4叶期水分管理应以旱管为主,湿润灌溉相辅。移栽前 2d~3d施送嫁肥,每 盘用复合肥 5g。移栽前1d适度浇起秧水,起 盘时不应损伤秧苗。 秧田期病虫防治 揭膜后每隔 2d,用药防治灰飞虱 1次,每667m2用48%毒死蜱80ml加锐劲特悬浮剂 30ml,于傍晚前均 匀喷雾。移栽前喷施杀虫剂,带药移栽。 6 钵苗机插技术 整地与移栽 DB 3207/T 1033 —2022 3 土壤整平后应在薄水层下适当沉实, 砂土沉实 1d, 壤土沉实 1d~2d, 粘土2d~3d。移栽期 6月15日~ 6月22日。 基本苗 机插行距 33cm, 株距13cm~14cm,栽深1cm~2cm。每667m2插1.2万穴~1.5万穴,基本苗 3万~4万, 每穴2苗~3苗。 7 超高产大田管理技术 肥料运筹 栽前结合封闭化除亩施基肥复合肥 40kg,移栽后 5d~7d天亩施分蘖肥尿素 20kg~25kg。生育中后期 重点在施好穗肥,倒 4叶期亩施用复合肥 25kg,倒2叶期亩追施尿素 5kg。 水分管理 7.2.1 薄水栽秧 将田整平沉实,田间见水,全田 有土壤均匀地露出水面, 70%~80%地面在水下, 20%~30%土面均匀 分散地露出水面。 7.2.2 浅水分蘖 栽后1天~2天白天建立浅水层,晚上露田促根,活棵后建立浅水层,落干露田 1天~2天再建立浅水 层,掌握浅水次次清,促进及时够苗,为壮苗壮蘖生长创造条件。 7.2.3 够苗到拔节期分次轻搁田 即全田茎蘖数达到高产目标穗数 80%~90%时, 开始自然断水搁田, 通过分次轻搁, 使全田土壤沉实, 田中土壤不陷脚,稻株叶片挺起,叶色褪淡显黄。 7.2.4 拔节至抽穗“水 -湿-干”交替 拔节后至抽穗扬花期,采取“水层 —湿润—落干”过程反复交替、以湿为主。 7.2.5 灌浆结实期“浅 -湿-干”交替 灌浆结实期则采取“盖土面浅水 —湿润—落干”过程反复交替、以落干为主的水分管理方法,直到 成熟前7d断水落干。 8 病虫害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控制种传病害, 秧田期防治灰飞虱和稻蓟马, 大田期防治杂草、 稻飞虱、 纵卷叶虫、 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 常见农药 品应符合GB/T 8321.10 ,使用方法见附录 A。 9 收获 水稻黄熟期露水干后收获,及时晒干扬净 。籽粒应符合 GB/T 17891 优质稻谷标准收贮。 DB 3207/T 1033 —2022 4 10 记录档案 建立生产档案,生产档案保存应不少于 2年。

pdf文档 DB3207T 1033—2022 优质杂交粳稻9优30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连云港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07T 1033—2022 优质杂交粳稻9优30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连云港市 第 1 页 DB3207T 1033—2022 优质杂交粳稻9优30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连云港市 第 2 页 DB3207T 1033—2022 优质杂交粳稻9优30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连云港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2 22:14: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