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30 B 44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 实验动物 T/CALAS 102-2021 小型猪饲养管理规范  Laboratory animal —Specification for breeding a nd management of minipig 2022-01-10 发布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2022-01-10 实施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归口。 本文件由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81 )技术审查。 本文件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提出并组织起草。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云南农业大学、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 医研究所、广东广垦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潘金春、王希龙、闵凡贵、袁晓龙、龚宝勇、董新星、晁哲、韩 先桢、严达伟。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实验动物 小型猪饲养管理规范 1 范 围 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用小型猪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人员、生产设施、舍内环境、管 理制度、质量控制、饲养技术、繁育技术、卫生和防疫、废弃物及尸体处理、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实验用小型猪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925 《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GB/T 17824.1 《规模猪场建设》 GB/T 18773 《医疗废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 NY/T 682 《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 NY/T 65 《猪饲养标准》 农医发〔 2017 〕25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DB11/T 828.1 《实验用小型猪 第1部分: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 DB11/T 828.2 《实验用小型猪 第2部分: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验用小型猪 experimental minipig 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实行质量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 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检定及其他科学试验的小型猪。 4 人 员 a)应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并设置专职兽医。 b)所有从业人员均需定期体检,不适宜的人员应及时更换。 c) 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动物专业知识与技能, 实验动 物生产繁育、饲养管理知识与技能,生产与实验规范,以及实验动物产业新技术及其发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汇编及实施指南(第六卷)  28 趋势。实验用小型猪饲养人员上岗前应经过专业培训。 5 生产设施 5.1 选址原则 选址应符合 GB 14925 、GB/T 17824.1 和NY/T 682 的规定 。 5.2 场区布局 场区布局、选址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 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及 NY/T 682 、GB/T 17824.1 标准。 5.3 建筑要求 建筑应符合 GB 14925 、GB/T 17824.1 标准。 6 舍内环境 舍内环境技术指标按照 GB 14925 执行。 7 管理制度 应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猪场 /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饲育管理、安全管理、防 疫消毒、兽医管理及实验动物福利等一系列制度。 8 质量控制 参照 DB11/T 828.1 和DB11/T 828.2 每6个月对小型猪进行 1次健康检查。 9 饲养技术 9.1 饲养技术要点 9.1.1 建立日常巡视制度 每天上午、下午定期巡视,观察动物的临床特征,发现动物临床表现异常、死亡等情 况时,应随时向兽医和管理人员报告,并采取治疗、隔离、消毒等相应的处理措施。 9.1.2 分群饲养 分群时把较弱小的猪留在原栏或原笼不动、较健壮的猪分出去,或头数少的猪留在原 栏或原笼、头数多的分出去。并群后最初几天加强看护,防止咬架和发生意外。 9.1.3 饲养目标及标准 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控制增重,并应符合小型猪各阶段的营养需要 与日粮营养浓度要求,小型猪饲养标准参照 NY/T 65 执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29 实验动物 小型猪饲养管 理规范 9.2 饲喂方法 9.2.1 投料时间和观察 一般每天上、 下午各进行 1次投料。 加料前, 应检查剩料情况, 发现剩料过多等异常情况, 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应通知兽医或管理人员;加料时,应根据各栏舍动物肥瘦,适量添加。 9.2.2 “三看”和“三定” 9.2.2.1 看采食、看粪便和看状态 通过观察猪的采食表现、 粪便状态及动态和精神状态, 判断猪的健康状况, 发现猪病、 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上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理。 9.2.2.2 定 时 按年龄、 季节和饲料性质决定猪的日喂次数与喂料时间。 小猪日喂 3~4次, 中猪逐渐 改为日喂 2~3次。 日喂次数和时间固定后一般不作变动。 9.2.2.3 定 量 猪以吃到八成饱为宜。 正常情况下, 每日每次喂猪的料量相同, 喂料后几乎没有剩料。 9.2.2.4 定 温 温度要保持稳定,温度指标应满足 GB 14925 要求。 9.2.3 加强猪群调教 要建立训练体系,训练猪群定位吃料、睡觉、排便。 9.2.4 饲料要求和添加青绿饲料 饲料在产品保质期内使用,应清洁干净、新鲜、无杂质、无异味、无霉变、无发酵、 无虫蛀及鼠咬。可在日粮中适当添加青绿饲料,并对青绿饲料进行质量控制。 9.2.5 饲料改变 逐渐调整饲料或改变喂量时,每次以新料顶替旧料的 1/4,用 4天时间换完,每天相 应的新料喂料量为 1/4、2/4、3/4、4/4。 9.2.6 适当限制饲喂 饲料量,一般控制在自由采食的 80%或在饲粮中加入难以消化的纤维质饲料,或增加 青饲料,降低能量浓度,以控制体重。 9.3 饮 水 应当符合城市生活饮水的卫生标准。猪舍内设自动饮水设备,要确保每只动物能饮到水。 10 繁育技术 10.1 种猪选择 所选个体必须遗传背景清楚,来源明确,有完整的繁育资料。皮色、毛色、头型、耳 型、体躯结构等外貌符合本品种资源特征,身体结实强健,种用特征明显。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汇编及实施指南(第六卷)  30 10.2 配 种 按猪群保种繁育需要和生产计划制定配种计划,封闭群采用轮回交配辅以避免极度近 交的随机交配方式选配种猪,近交系采用同胞交配辅以亲子交配方式选配种猪。 10.3 留 种 根据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等结合同胞资料进行严格选种,实行各家系等数留种。 11 卫生和防疫 11.1 严控人流、物流 严格控制生产区的人流和物流,尤其是外来人员及物品的出入,采取有效措施,防控 外来生物侵入与感染,减少病原生物的流入。 11.2 严控动物流 严格控制猪的进出,引入猪时,严格遵循检疫隔离制度。 11.3 免疫和驱虫 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免疫和驱虫计划,按免疫程序定期免疫,定期驱除体内外 寄生虫。 11.4 做好消毒工作 猪场入口和栏舍门口设置消毒池等消毒设备,猪栏空出后和使用前清扫消毒,猪要在 消毒后转入新栏。舍内要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11.5 定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 严格落实灭鼠、灭蚊、灭蝇等工作计划和措施,定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 11.6 疫情处理 发生疫情时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 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 物疫情扩散。对患病猪采取样本送实验室检测,根据确定所患疾病进行进一步处理。已污 染的及可能被污染的动物、环境和物品亦应彻底消毒。 邻近地区发生疫情时,必须严格封锁,并加强防疫消毒措施。 12 废弃物及尸体处理 废弃或淘汰猪应及时安乐死处理,尸体、医疗废物、污水及其他废弃物及时进行无害化 处理。动物尸体处理参照农医发〔 2017 〕25号文件执行,医疗废物处理应达到 GB/T 18773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31 实验动物 小型猪饲养管 理规范 的要求,污水处理应符合 GB 8978 的标准。 13 档 案 13.1 记 录 准确及时记录人员进出、消毒、免疫及驱虫、配种、繁殖、出栏、健康检查、兽医护 理等信息,原始记录和统计分析资料应系

pdf文档 T-CALAS 102—2021 实验动物 小型猪饲养管理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ALAS 102—2021 实验动物 小型猪饲养管理规范 第 1 页 T-CALAS 102—2021 实验动物 小型猪饲养管理规范 第 2 页 T-CALAS 102—2021 实验动物 小型猪饲养管理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30 17:30: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