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20.01
CCS Z09
1303
秦皇岛市 地方标准
DB 1303/T 346—2022
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
2022 - 11 - 26发布 2022 - 12 - 26实施
秦皇岛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303/T 346 —2022
I 目次
前 言 ................................ ................................ ........... II
1范围 ................................ ................................ .................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3
3术语和定义 ................................ ................................ ........... 3
4总体要求 ................................ ................................ ............. 4
5巡护区域 ................................ ................................ ............. 4
6巡护类型 ................................ ................................ ............. 4
7巡护计划 ................................ ................................ ............. 4
8巡护内容 ................................ ................................ ............. 5
9结果处置 ................................ ................................ ............. 6
表A.1 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巡护记录表 ................................ .................... 8
参考文献 ................................ ................................ .............. 9
DB 1303/T 346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秦皇岛市林业局 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中心、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
地质大队(河北省海洋地质资源调查中心) 、秦皇岛市林业局 、天津大学 。
本文件主要起草 人:王旭鹏、孙富强、金照光、 张甲波、 王刚、王耀文、刘亚柳、 田坤岐、赵志红、 王
溦、江田田、陈作艺、侯菲菲、黄一凡、包宏伟、李洪磊、刘会欣、张春艳、冯鑫、张海峰、冯梅、刘
芯钰、黄哲、孟涵、于娜贞 、樊亚楠、杨慧颖、徐欣博。
DB 1303/T 346 —2022
3
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巡护 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 巡护的总体要求、巡护区域、巡护类型、巡护计划、巡护内容、
和结果处置的要求 。
本文件适用于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巡护工作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
GB/T 14914 海洋观测规范
GB/T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
HJ 1167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森林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HJ 1169 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
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技术规程
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规程(试行 )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巡护
在保护区内,定期或不定期地沿着 既定或不定路线,对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和干扰活动进行观察 、
记录及处置的过程。
3.2核心区
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 为核心区 。
3.3缓冲区
保护区内 核心区外围一定面积为缓冲区 。
3. 4实验区
DB 1303/T 346 —2022
4 缓冲区外围为实验区。
4总体要求
4.1日常巡护计划 应于上年度 12月份制定 ,专项巡护计划和监测 巡护计划在工作开展之前制定 。
4.2根据地形、地势以及海域特点合理布设巡护路线。
4.3巡护人员应具备 巡护专业知识、 组织观念和安全意识 。
4.4注意避让自然灾害和野生动物, 应做到安全第一。
4.5及时填写巡护表格。
5巡护区域
5.1巡护区域应根据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为 核心保护区和 一般控制区 。
5.2核心保护区 为保护区的 核心区和缓冲区, 一般控制区 为保护区的实验区。
6巡护类型
6.1日常巡护
根据保护区管理目标、管理计划和野外巡护计划,由巡护员定期沿固定线路进行巡护工作。
6.2专项巡护
由工作人员、执法人员根据获得的信息或威胁因子发生的规律和季节性特点,不定期、不定路线对
保护区陆域及水域进行巡护。
6.3监测巡护
由技术人员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按照规定的数据收集方法,使用专业工具开展保护区生态系统监
测的巡护。
7巡护计划
7.1概述
巡护计划应包括巡护路线、 巡护标记、 巡护人员、巡护装备、 巡护时间和频率 等内容。
7.2巡护路线
7.2.1巡护路线应覆盖保护区的绝大部分区域, 核心保护区 应增加巡护路线密度。
7.2.3巡护路线设置应考虑重点保护对象、 核心保护区 、进入保护区的主要道路、人类活动频繁地
DB 1303/T 346 —2022
5 带等因素。
7.2.4每条巡护路线的长度以巡护当天能够返回住地或中途的夜宿哨卡为宜。
7.2.5巡护路线上应设有两个巡护区域的交汇地点,便于互通信息,共同处理突发性事件。
7.2.6巡护路线应考虑到人员、时间、设备、经费支撑的可能性。
7.2.7 专项巡护和监测巡护不设置固定路线,依据每次巡护目标由巡护 队伍临时决定。
7.3巡护标记
巡护标记应以 明显的地形标志物或埋桩 为主,在纸质地形图 (遥感影像图 )上标出巡护路线,并对路
线进行编号。
7.4巡护装备
7.4.1应配备交通设备 、通讯设备 、影像设备、定位设备、 救护设备。
7.4.2 宜采用无人机、卫星等技术设备辅助巡护。
7.4.3宜开发智能巡护系统 。
7.5巡护队伍
7.5.1日常巡护队伍至少由两名巡护员组成,设组长一名 。应有各种专业特长的人员搭配,互相补
充。
7.5.3专项巡护应在四人以上,成员熟悉所巡护的区域、 具备野外生存生活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
7.5.4监测巡护 队伍,巡护人员应在三人以上,其中一人以上应熟悉地形、有野外工作经验;一人
以上为专业技术人员。其他单位组织的科研、监测活动由保护区管理 机构安排专人 参加,担任向导及全
程监督。
7.6 巡护时间、频率
7.6.1 日常巡护 的时间应固定,每条路线按巡护计划开展定期巡护。 核心保护区 日常巡护每周至少
巡护 2次,一般 控制区日常巡护每周至少巡护 1次。
7.6.2外来人员进入巡护区域较多、干扰较强的时期,或自然因素的变化对重点保护对象产生较强
影响的特殊时段,应加大日常巡护频次。
7.6.3 专项巡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在物种繁殖季节、候鸟迁徙季、旅游旺季、生产季节、狩猎季
节、高火险季、海洋灾害多发季节 宜加大专项巡护力度。
7.6.4 监测巡护根据实际需要进行。
8巡护内容
DB 1303/T 346 —2022
6 8.1日常巡护
8.1.1 观察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及 生态系统的变化, 并做好记录 。
8.1.2 维护自然保护区设施、设备。
8.1.3 对保护区内需要救护的对象进行救护。
8.1.4 制止擅自砍伐、捕捞、开垦、挖沙及狩猎、放牧、攀登沙丘等 行为。
8.1.5 宣传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主要保护对象与核心资源的保护价值和重要性。
8.2专项巡护
8.2.1候鸟迁徙季节, 在鸟类主要分布区、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及集群活动区, 观察记录候鸟种
类、数量动态变化,监查、制止乱捕滥猎和损毁鸟类栖息地等活动 ,补充救护药品, 维护候鸟收容救护
设施设备 。
8.2.2 文昌鱼繁殖季节,对渔业生产和相关用海活动进行巡
DB1303-T 346-2022 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巡护规范 秦皇岛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30 17:30: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