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67.060 CCSX11 团体标准 T/SVIA006—2021 021—2020 温室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规程 2021-04-12发布 2021-04-12实施 石家庄市蔬菜产业协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VIA006—2021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石家庄市蔬菜产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由石家庄佐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怡东农牧 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庆银、王丹丹、李燕、师建华、齐连芬、牛瑞生、赵晓明、吕宪松、李德进、 黄亚丽、李毅、王振军。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VIA006—2021 2温室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茄子生产的温室要求、栽培周期、栽培技术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温室茄子再生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T23416.2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第2部分:茄果类 NY525有机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13/T951蔬菜设施类型的界定 DB13/T2776.3种苗 3温室要求 温室符合DB13/T951的规定,灌溉系统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装置。 4栽培周期 5-6月播种育苗,8月定植,9月至翌年2月采收;翌年2月采收结束后,进行再生栽培,4~7月再次 采收。 5栽培技术 5.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高产的品种,如京茄黑骏、茄杂2号等。种子质量符合GB16715.3 的要求。 5.2种苗要求 采用四叶一心至五叶一心的优质嫁接苗。茎秆直立,苗高12cm~15cm,茎粗0.4cm~0.6cm,叶 片肥厚,叶色深绿,根系乳白色,无病虫害。种苗质量符合DB13/T2776.3的规定。 5.3整地起垄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VIA006—2021 3亩撒施腐熟的农家肥4m3-5m3或商品有机肥800~1000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0kg~50kg、硫酸钾 8kg~10kg、中微量元素肥10kg~12kg。有机肥料质量符合NY525的规定,肥料质量符合GB/T15063 的规定。亩增施放线菌4kg-5kg或木霉菌0.8kg~1.0kg等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质量符合GB20287 的规定。深翻耙平,起高垄,垄高15cm~20cm,垄宽80cm。 5.4定植 8月上旬晴天的下午定植,行距70cm~90cm,株距50cm,亩定植1700~1900株;定植后立即 浇水,灌溉量每亩8m3~10m3。 5.5田间管理 5.5.1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10d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32℃;超过33℃时,及时放风或遮荫。 5.5.2整枝 双干整枝。整枝前后不宜浇水,吊蔓拴绳使植株茎叶在空间分布均匀。 5.5.3水肥管理 定植7d后,用2‰~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7d~10d一次,连续喷施三次。每层果膨果期追 肥一次,随水追肥后,再滴灌5分钟清水。门茄、对茄膨果期亩追施N:P2O5:K2O比例为(1.4:1:2) 的水溶肥5kg-6kg,四门斗膨果期以后亩追肥量增至8kg~10kg。土壤湿度低于60%及时浇水,灌溉 量每亩10m3~12m3,11月至翌年4月期间晴天上午灌溉。 5.5.4熊峰授粉 门茄花开放30%以上时,棚室内放置熊蜂,每个采收期亩用蜂量80~120头。蜂箱放置在温室内 中间位置并进行遮荫。熊蜂授粉期间棚室内禁用杀虫剂。 5.5.5第一次采收 萼片与果实相连的白到淡绿色的带状环逐渐不明显或正在消失,应及时采收。 5.5.6再生整枝 四门斗采收前后,门茄下部主茎留2-3条健壮侧枝。翌年2月中下旬晴天上午,去除主茎门茄部位 以上茎叶。 5.5.7促生管理 再生修剪后,随灌溉亩追施腐殖酸含量≥65%的水溶肥15kg~20kg,叶面喷施10%小檗碱600~ 800倍加植物免疫蛋白1000倍液加2‰-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d~10d一次,连续3次。 5.5.8二次采收 萼片与果实相连的白到淡绿色的带状环逐渐不明显或正在消失,应及时采收。 6病虫害防治 6.1防治原则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VIA006—2021 4以“净棚精做、控湿减病、匀肥避病、生防化治”为基础。三次生物药剂防治后,如仍有病害发生, 配合化学药剂防治。防治措施按照GB/T23416.2的规定执行,农药选择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 6.2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黄萎病、褐纹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粉虱、蓟马、棉铃虫、红蜘蛛等。其主 要发生条件见附录A。 6.3防治方法 6.3.1物理防治 在温室通风口及门口安装40目防虫网;每亩交替悬挂30cm×25cm的黄板和蓝板各30~40张, 悬挂在苗上部10cm处,随植株生长及时调整。 6.3.2生物防控 见附录A。 6.3.3化学防治 见附录A。 附录A (规范性)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VIA006—2021 5温室茄子主要虫害防治方法 A.1温室茄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温室茄子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 发生条件 生物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 灰霉病气温20℃~ 25℃,相对湿度 90%以上1000亿活孢子/克水分散粒枯草芽孢杆菌剂 300倍液加植物免疫蛋白1000倍液、1.5% 苦参蛇床素500~750倍、0.3%丁子香酚750 倍叶面及地面喷施。药剂防治5d~7d一次, 连续2~3次,交替使用。40%嘧霉胺悬浮剂800~1200倍液或50% 异菌脲按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药 剂防治苗期7d~10d一次,连续3次,交 替使用。 黄萎病气温19℃~24℃, 带菌土壤或病残 体的肥料1000亿活孢子/克水分散粒枯草芽孢杆菌剂 300倍液加木霉菌600~800倍液、50%生物 硫磺1000倍加植物免疫蛋白1000倍液灌根 及叶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 甲霜恶霉灵1500倍灌根,药剂防治苗期 7d~10d一次,连续3次,交替使用。 褐纹病气温28℃~30℃, 相对湿度高于 80%50%白僵菌750倍液、0.3%丁子香酚750倍 液叶面及地面喷施。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77%护丰安可 湿性粉剂4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 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药剂防 治5d~7d一次,连续3次,交替使用。 粉虱气温18℃~21℃温室加40目防虫网、亩悬挂黄板30-50片或 分次释放丽蚜小蜂共2万头;药剂防治用 1500~2000倍苦参碱、3%乳油除虫菊800~ 1200倍液液喷施、0.5%藜芦碱400~600倍 液叶面喷施。5d~7d一次,早晨和傍用药, 连续3次,交替用药。25%灭螨猛乳油1000倍、25%噻嗪酮可湿 性粉剂2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3000倍 液叶面喷雾防治,药剂防治7d~10d一 次,早晨和傍用药,交替用药,连续3 次。蚜虫温度16℃~ 22℃,相对湿度 75%以下 蓟马温度23℃~28℃, 适宜空气湿度为 40%~70%亩悬挂蓝板30-50片、150亿孢子/克球孢白 僵菌5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叶 面喷施。5d~7d一次,早晨和下午光照不 强时用药,连续3次,交替使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啶 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雾,药剂防 治7d~10d一次,早晨和下午光照不强时 用药,交替用药,连续3次。 棉铃虫温度25℃~28℃, 相对湿度70%~ 90%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100亿绿僵菌500倍液叶面喷施。5d~ 7d一次,避免强光下操作,连续3次,交替 使用。10%醚菊酯悬乳剂700倍液、40%菊马 乳油20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药剂防治 7d~10d一次,交替用药,连续3次。 红蜘蛛温度14℃~30℃, 相对湿度40%~ 70%0.3%的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1.8%阿维菌 素1000倍液叶面喷施。5d~7d一次,连续3 次,交替使用。215%哒螨灵乳油1000~1500倍液,25% 灭螨锰12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药剂防 治7d~10d一次,交替用药,连续3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SVIA 006—2021 温室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SVIA 006—2021 温室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T-SVIA 006—2021 温室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T-SVIA 006—2021 温室茄子再生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5 01:29:4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