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65 CCSB20/29 KJFX 团体标准 T/KJFX006—2021 粮食收购过程中腥黑穗病小麦感官鉴别和 分类 TheidentificationandclassificationmethodofKarnalbuntofwheatinpurchase process 2021-10-12发布 2021-10-12实施 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JFX006—2021 I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仪器与设备.......................................................................................................................................................1 5鉴定方法...........................................................................................................................................................1 6结果表示与判断...............................................................................................................................................1 附录A(资料性)受腥黑穗病感染小麦形态特征........................................................................................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JFX006—2021 I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江苏省分析测试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港市粮食购销总公司、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院、中粮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西张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张家港市粮油行业协会、张 家港市粮食质量监测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费杏兴、苏峰、莫晓嵩、张祎、张驰、纪晗旭、李雨枫、吴肖肖、杨淼、乔玲、 余恒琳、聂登、殷月、梅秀明、徐婧婧、朱毛毛、刘艳容、杨雯、陈建江。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JFX006—2021 1粮食收购过程中腥黑穗病小麦感官鉴别和分类 1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粮食收购过程中腥黑穗病小麦的鉴别和分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小麦腥黑穗病Karnalbuntofwheat 小麦腥黑穗病是小麦的世界性重要病害之一,一般由小麦普通腥黑穗病菌、矮腥黑穗病菌等真菌感 染引起,其病菌孢子会产生具有腥臭气味的物质。腥黑穗病小麦又称黑疸、乌麦、腥乌麦,会导致严重 的产量损失并影响小麦加工产品品质,人畜食用有危害。 4仪器与设备 4.1广口瓶:50mL。 4.2恒温水浴锅:0~100℃。 4.3普通天平:感量0.1g。 5鉴定方法 5.1扦样与分样:随机抽取1kg小麦,扦样与分样参照GB/T5491执行。 5.2气味鉴别:分取10g样品置于广口瓶中,盖上瓶塞,置于60~70℃水浴保温10min。打开瓶塞, 立即嗅辨气味,判断是否具有鱼腥味。根据鱼腥味程度,分为严重(中度及以上强烈异味)、轻微(异 味刚可察觉)、正常(没有可察觉的异味)三级。 5.3感染粒鉴别:将小麦用1.5mm筛子筛理,筛上物倒入白色样品盘中鉴别麦粒。腥黑穗病小麦粒 被一层不明显致密的寄主种皮包裹,一般情况下呈黄褐或黑褐色,内部充满黑色粉末,感染程度不同, 破壳程度不一。当破损壳大于1/2颗时判断为破壳感染小麦,破损壳小于等于1/2颗时判断为未破壳感 染小麦。收集筛下物,嗅辨其是否具有鱼腥味,按5.2判定分级。 6结果表示与判断 根据小麦的气味与感染粒数进行判定: a)小麦或筛下物气味均正常,1kg样品中感染小麦粒数<10,则判定为一类。 b)小麦或筛下物具有轻微鱼腥味,或1kg样品中未破壳感染小麦粒数≥10,或破壳感染小麦粒 数≥10,则判定为二类。 c)小麦或筛下物具有严重鱼腥味,或1kg样品中未破壳感染小麦粒数≥30,或破壳感染小麦粒 数≥20,则判定为三类。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JFX006—2021 2AA 附录A (资料性) 受腥黑穗病感染小麦形态特征 A.1受感染腥黑穗病小麦粒感染程度不同,破壳程度不一。当破损壳大于1/2颗时判断为破壳小麦, 破损壳小于等于1/2颗时判断为未破壳小麦。 图A.1未破壳感染小麦粒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JFX006—2021 3图A.2破壳感染小麦粒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JFX006—2021 4图A.3破壳感染小麦粒(横半粒)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JFX006—2021 5图A.4正常小麦粒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KJFX 006—2021 粮食收购过程中腥黑穗病小麦感官鉴别和分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5 00:09:00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11.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32918.1-2016 信息安全技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第1部分:总则.pdf
T-CES 144—2022 变压器类产品用频域介电谱测试仪 校验导则.pdf
GB-T 43582-2023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应用程序接口 中间件技术指南.pdf
GB-T 36478.4-2019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4部分:数据接口.pdf
GB-T 14352.13-2010 钨矿石、钼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锡量测定.pdf
TB-T 30004-2021 铁路货物装载加固技术要求.pdf
GB-T 42926-2023 金融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pdf
法律法规 陕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2016-11-24.pdf
DB36-T 1477-2021 碳普惠平台运营管理规范 江西省.pdf
GB-T 42581-2023 信息技术服务 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等级评价准则.pdf
DB42-T 1758-2021 模锻件数字化车间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功能要求 湖北省.pdf
DB43-T 1997-2021 数字化电能计量装置整体误差检测技术规范 湖南省.pdf
GB-T 16920-2015 玻璃 平均线热膨胀系数的测定.pdf
NB-T 10394-2020 光伏发电系统效能规范.pdf
T-CEC 699—2022 换电式纯电动重型卡车电池箱连接器.pdf
GB-T 3765-2008 卡套式管接头技术条件.pdf
GB-T 271-2017 滚动轴承 分类.pdf
GB-T 31467-2023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和系统电性能试验方法.pdf
GB-T 37681-2019 大型铸钢件 通用技术规范.pdf
DB4401-T 28-2019 排水管渠维修养护技术规范 广州市.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311.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