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1.080.99
CCS G 15
T/ZZB 1939 —2020
液晶显示用无保护膜棱镜型光学增亮膜
Prismatic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withou t protective film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2020 - 11 - 23 发布 2020- 12-01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准
T/ZZB 1939 —2020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产品结构 ........................................................ .................. 1
5 基本要求 ........................................................ .................. 2
6 技术要求 ........................................................ .................. 2
7 试验方法 ........................................................ .................. 4
8 检验规则 ........................................................ .................. 6
9 标志、包 装、运输及贮存 ............................................................ 7
10 质量承诺 ....................................................... .................. 7
T/ZZB 1939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宁波江北激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象山
激智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激阳新能源有限公司、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刚、余洋、叶群、于振江、张彦、唐海江、周山山、何伟、丁利明、邵丽珍、
顾春红。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柯晓东。 本文件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T/ZZB 1939 —2020
1 液晶显示用无保护膜棱镜型光学增亮膜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液晶显示用无保护膜棱镜型光学增亮膜(无保增亮膜)的产品结构、基本要求、技术
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质量承诺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液晶显示行业中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为基材成型的具有微棱镜结构
无保护膜光学增亮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739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GB/T 25257 光学功能薄膜 翘曲度测定方法 GB/T 26572—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27584 光学功能薄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受热后尺寸变化测定方法 GB/T 33049 偏光片光学薄膜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方法 GB/T 33376 光学功能薄膜术语及其定义 GB/T 33398 光学功能薄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表面电阻测定方法 GB/T 33399 光学功能薄膜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 厚度测定方法 GB/T 37382—201 9 光学功能薄膜 液晶显示背光模组用薄膜 高温高湿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HG/T 5657— 2019 光学功能薄膜覆保护膜棱镜增亮膜
3 术语和定义
GB/T 33376、HG/T 565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产品结构
无保增亮膜断面示意图见图1所示。
T/ZZB 1939 —2020
2
说明:
1 ——紫外光固化胶成型的棱镜层; 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3 ——背涂层。
图1 无保增亮膜断面示意图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5.1.1 采用专用光学追迹软件进行光学性能模拟计算。
5.1.2 采用 3D 建模仿真软件进行光学结构设计。
5.2 原材料 5.2.1 采用折射率不低于 1.53的 UV 树脂。
5.2.2 所使用的聚酯基材、UV树脂等原材料应符合 GB/T 265 72—2011 的要求。
5.3 工艺与装备 5.3.1 模具雕刻、微棱镜结构成型车间的洁净等级应达到 1
000 级。
5.3.2 具备结构精度为±1 微米的微棱镜成型设备。
5.4 检验检测 5.4.1 具备对原材料的折射率、聚酯基材的透光率和雾度检测能力并开展检测。
5.4.2 具备外观质量、涂层厚度的在线自动监测能力。
5.4.3 具备物理性能、光学性能、耐候性关键项目的检测能力并开展检测。
6 技术要求
6.1 表观质量
无保增亮膜的表观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T/ZZB 1939 —2020
3 表1 表观质量
项目 缺陷尺寸 单 位 要 求
点缺陷 Φ≤0.1 mm 个/m2 允 许
0.1 mm<Φ≤0.3 mm 个/m2 ≦ 5
Φ>0.3 mm 个/m2 无
划伤 L≤2.0 mm且W≤0.05 mm
条/m2 允许
3.0 mm≥L>2.0 mm且W>0.05 mm ≤ 2
L>3.0 mm且W>0.05 mm 无
脏污 / / 无不可粘除脏污
翘曲度 / / ≤2.0 mm
注:Φ一般指点缺陷的直径,若不规则为缺陷长径; L指划伤的长度, W指划伤的宽度。
6.2 厚度偏差
无保增亮膜的标称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厚度允许偏差
项目 规格尺寸 要求
厚度偏差 50 μm<标称厚度≤100 μm ± 3 μm
100 μm<标称厚度≤250 μm ± 8 μm
250 μm<标称厚度≤500 μm ±10 μm
6.3 物理性能
无保增亮膜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物理性能
项目 要求
拉伸强度 纵向≥118 MPa 横向≥150 MPa
断裂拉伸应变 纵向≥98 % 横向≥80 %
热收缩率 纵向≤1.5 % 横向≤0.7 %
铅笔硬度 棱镜层≥2 H 背涂层≥H
耐磨性 按800 g配重计量块进行试验,试验后无明显刮伤
附着力 0级
表面电阻 ≤1012 Ω
6.4 光学性能
无保增亮膜的光学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光学性能
项目 要求
光学增益(%) ≥150
6.5 耐候性
无保增亮膜的耐候性应符合表5的规定。
T/ZZB 1939 —2020
4 表5 耐候性
项目 测试参数 要求
高温高湿 温度65 ℃、湿度95 %RH,500 h
单体中心辉度光学增益值变化率
<5 %,且附着力≤2级 冷热冲击 温度-40 ℃ 及+65 ℃各0.5 h,共100个周期循环
高温保存 温度85 ℃,500 h
低温保存 温度-40 ℃,500 h
耐黄变 温度60 ℃,UV波长为340 nm,光强为0.89 W/m2,UV
光照射8 h,然后无UV光照下 50 ℃冷凝4 h,共6个周
期循环 黄变值(△ YI)≤12
7 试验方法
7.1 表观质量
7.1.1 点缺陷
按HG/T 5657—2019中6.2规定的方法测定。
7.1.2 划伤
按HG/T 5657—2019中6.2规定的方法测定。
7.1.3 脏污
按HG/T 5657—2019中6.2规定的方法测定。
7.1.4 翘曲度
按GB/T 25257规定的方法测定。
7.2 标称厚度允许偏差
按GB/T 33399规定的方法测定。
7
T-ZZB 1939—2020 液晶显示用无保护膜棱镜型光学增亮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4 22:24: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