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05
团体标准
T/SDAS 338—2022
T/SDAS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decreasing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increasing use
efficiency ofthe double cropping of winter wheat and summer maize
2022-01-12发布 2022-01-12实施
山东标准化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DAS 338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农业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山东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吉旺、任佰朝、于宁宁、赵斌、刘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DAS 338 —2022
1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化 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冬小麦 -夏玉米周年化肥减施增效生产的品种选择、施肥原则和方式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黄淮海冬小麦 -夏玉米一年两熟地区生产,其他自然生态要素相似区域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 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3348 缓释肥料
HG/T 4215 控释肥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995 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
NY/T 1411 小麦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262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品种
选择适宜该生态区种植的品质好、抗逆性强、高产、稳产的小麦、玉米品种。选用品种应通过国家
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鉴)定,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 的规定,要求种子纯度应不小于 98 %,
种子发芽率应不小于 95 %,净度应不小于 98 %。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包衣 或拌种,以防治地
下害虫和苗期病害。 种子包衣符合 GB/T 15671的规定。
5 播期
冬小麦播期宜为 10月5日至10月15日; 在冬小麦收获后尽早抢茬播种玉米, 播种时间宜为 6月上中旬。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DAS 338 —2022
2 6 田间管理
6.1 整地
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还田,根据地块需要,进行耕地、耙地等作业。耕地选用旋耕、深耕或深松结合
的耕作方式。已连续 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深耕或深松 35 cm以上,破除犁底层,耕耙整平,使得耕层土
壤上松下实;最近 3年内深耕或深松过的地块,可旋耕 2遍,耕深 ≥10 cm。
6.2 播种方式
6.2.1 小麦:选用小麦精播机或半精播机播种, 所选播种机具应符合 NY/T 1411 的规定。 行距为 20 cm~
25 cm,播种深度为 3 cm~5 cm,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没有浇水
造墒的秸秆还田地块,播种后再 用镇压器镇压 1~2遍。精量播种,在适宜播种期内,分蘖成穗率低的
大穗型品种,基本苗 225万株/hm2~270万株/hm2;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基本苗 180万株/hm2~
240万株/hm2。适宜播种期后,每推迟 1 d播种,增加基本苗 7.5万株/hm2~15万株/hm2。
6.2.2 玉米:推荐精量单粒播种,所选播种机具均符合 NY/T 1628 的规定。麦后抢茬直播,宜采用等
行距机械播种,行距 60 cm~65 cm;播种深度为 3 cm~5 cm。墒情不足时需浇底墒水或播后及时浇“蒙
头水”,以保证播种出苗质量。 合理密植,留苗 67 500株/hm2~72 000株/hm2,可根据品种耐密特性酌
情增减。
6.3 施肥方式
6.3.1 施肥原则:统筹小麦 -玉米周年养分需求和土壤、肥料养分供应平衡,施肥 2~3次,具体施肥
量按照表1。
表1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肥料施用量( kg/hm2)
氮肥(N) 磷肥(P2O5) 钾肥(K2O) 有机肥(农家肥)
小麦季 195~210 90~120 75~90 1050~1500(4 500~6 000)
玉米季 180~210 60~90 90~105
周年 375~420 150~210 165~195 1 050~1 500(4 500~6 000)
6.3.2 小麦季:氮肥(N)的40 %作为基肥, 60 %作为起身 -拔节期追肥(叶色发黄的宜起身前追肥,
叶色深绿的宜拔节期追肥) ,推荐使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追施,需符合 NY/T 2624 。磷肥(P2O5)、钾肥
(K2O)、硫酸锌30 kg/hm2~45 kg/hm2(锌肥隔年施用) 作底肥结合播前整地一次性施入。 小麦季推荐
有机无机配施,配施商品有机肥或农家肥。 肥料施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6.3.3 玉米季:推荐施用氮磷钾配比为 28:7:9玉米专用缓(控)释肥(控释氮所占比例为总氮量的
30 %左右)750 kg/hm2~900 kg/hm2,种肥同播一次性施 入,后期不追肥。 肥料施用应符合 HG/T 4215 、
NY/T 496 和GB/T 23348的规定。
7 病虫草综合防控
7.1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原则,根据当地小麦、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合理选用药剂及
用量,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 和NY/T 1276 的要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SDAS 338 —2022
3 7.2 化学除草
7.2.1 小麦
冬前或返青后及时进行化学除草 1次。 阔叶杂草可用 40 %唑酮草酯干悬浮剂 60 g/hm2~75 g/hm2或20 %
氯氟吡氧乙酸乳油 750 mL/hm2~900 mL/hm2防治;禾本科杂草可用 3 %甲基二磺隆乳油 375 mL/hm2~
450 mL/hm2或15 %炔草酸可湿性粉剂 375 g/hm2~450 g/hm2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
以上药剂混合使用。
7.2.2 玉米
7.2.2.1 播种后出苗前,墒情好时可直接喷施 40 %乙·莠悬浮剂等按 3 000 mL/hm2~3750 mL/hm2对水
750 kg进行封闭式喷雾;墒情差时, 在玉米3~5叶期进行化学除草,可选用 26 %苯唑 ·莠去津可分散油
悬浮剂2 250 mL/hm2~3 000 mL/hm2兑水750 kg进行喷雾 。化学除草时,应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合
理配方,药剂搅拌均匀,适时适量均匀喷洒;
7.2.2.2 选择合理的喷洒方式和机具。
7.3 病虫害防控
7.3.1 小麦
7.3.1.1 苗期:地下害虫可用 3 %的辛硫磷 颗粒剂45 kg/hm2~60 kg/hm2沟施或20 %的毒死蜱 微胶囊悬
浮剂8.25 kg/hm2~9 kg/hm2灌根;结合使用吡虫啉和 阿维菌素 防治蚜虫和红蜘蛛。
7.3.1.2 返青至拔节期:用 5 %井冈霉素水剂 4.5 L/hm2~6 L/hm2,兑水15 L,喷雾防治纹枯病和白粉
病。
7.3.1.3 开花至灌浆期 :将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 %吡虫啉、20 %甲氰菊酯乳油和 0.2 %~0.3 %
磷酸二氢钾 兑水混配,进行一喷三防, 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的目的。
7.3.2 玉米
7.3.2.1 苗期:结合种衣剂包衣或拌种 综合防控粗缩病、灰飞虱、粘虫、蓟马等病虫害 。
7.3.2.2 大喇叭口期(第 11~12叶展开) :用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 1 000倍液和200 g/L氯
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3 000倍液进行混合喷施,防治玉米后期易发病虫害。 在规模较大区域,可用上述药
剂合理稀释后进行统一飞防。
8 适期收获
8.1 小麦籽粒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 ,籽粒水分含量降至 16 %~17 %时即可收获,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995 要求。
8.2 玉米根据成熟度适时收获,籽粒成熟标志为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 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1355 要求。
9 秸秆处理
小麦和玉米 收获后秸秆全量还田,做到切碎和均匀铺撒秸秆,秸秆长度 ≤10 cm,秸秆切碎合格率
≥90 %,抛撒不均匀率 ≤10 cm,小麦
T-SDAS 338—2022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1:39:0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