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93.080 DB61 Q 84 陕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1/T 506.4—201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第 4 部分:通信数据接口规范 2010 - 11 - 23 发布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0 - 12 - 25 实施 发 布 DB61/T 506.4—201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数据通信协议 ...................................................................... 1 3 AFC 系统核心数据定义 ............................................................... 5 4 外部接口层间传输数据定义 ........................................................ 136 5 内部接口层间传输数据定义 ........................................................ 137 6 数据传输流程 .................................................................... 141 DB61/T 506.4—2010 前 言 DB61/ T 506-2010《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编码规则; ──第3部分:终端设备和票卡; ──第4部分:通信数据接口规范。 本部分由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部分由陕西省建设厅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方正国际软件系统有限公 司、上海华虹技通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深圳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三星数据系统(中国) 有限公司、上海华腾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东山、雒继峰、侯久望、管宏、党光清、陈明胜、骆红、马明、李文慧、吕 毅、吴曼、徐明、杨哲、柳志峰、陈敬平。 本部分首次发布。 II DB61/T 506.4—201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第 4 部分:通信数据接口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外部接口数据通信协议,各类交易、控制和参数数据, 以及层间数据关系。不对AFC系统内部各层间的接口进行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通信数据接口的管理和维护。 2 数据通信协议 2.1 数据通信协议 AFC 系统中所有数据的交互,根据其不同的用途进行分类,如表 1 所示。 表1 数据通信协议 序号 数据传输与交换方式 使用的通信协议 适用交互数据类型 1 文件交换 FTP 参数数据、程序文件 2 数据传输 基于 TCP/IP 的 SOCKET 交易数据、状态数据、业务数据、控制数据 3 时钟同步 NTP 时钟同步 4 唤醒服务 WOL 协议 设备远程唤醒 5 离线数据传输及交互 外部媒体存储介质 离线状态下数据传输 注1:文件形式数据的传输通过数据传输的命令启动并通过数据传输的相关命令反馈文件形式数据的传输结果; 注2:文件交换所需要的在上位登陆的用户名、登陆密码、文件存放目录或文件名通过数据传输的命令获得; 注3:时钟同步的结果通过数据传输中的相关内容报告上位; 注4:唤醒服务仅对处于休眠状态的设备使用; 注5:离线状态下数据交互与在线状态下数据交互的格式相同,通过外部媒体存储介质实现传输; 注 6:车票处理单元与上位的连接采用 USB 端口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2 Socket 协议构成 2.2.1 消息格式 消息构成格式如表2所示。 表2 Socket 消息格式 起始标记 传输数据头 0xF0 38 字节 数据体 不定长,数据体长度在传输数据头中确定; 如果没有数据体,本部分长度为 0 校验数据 结束标记 0/4 字节 0xFF 1 DB61/T 506.4—2010 2.2.2 传输数据头 传输数据头详细数据格式如表 3 所示。 表3 传输数据头 字段名 长度 Byte 数据类型 描述 报文长度 4 BIN 协议标识 4 BIN 固定为 1,其他数据时按照错误消息处理。 协议版本号 1 BIN 传输协议版本号,固定为 1。 数据格式版本号 1 BIN 数据体中数据编码格式版本号,固定为 1。 数据传输类型 1 BIN 预留 1 BIN 固定为 0。 传输命令编码 1 BIN 注1 发送时间戳 7 BCD 数据发送的时间:YYYYMMDDHH24MISS 消息整体长度,即从开始标记到结尾标记的字节长度。取值范 围:40~8*1024+40。 0:协议数据;1:预留数据;2:交易数据; 3:业务数据;4:控制数据;5:状态数据。 用于区分同一时间发出的多个数据包。 发送序列号 2 BIN 数据 发送递增 1,到达 65535 后归 1。 包唯 设备类型 1 BIN 线路 ID 1 BCD 车站编号 1 BCD 设备编号 1 BIN 设备分组编号 1 BIN 数据发送方所属分组标识 设备组内编号 1 BIN 数据发送方的组内编码 预留 2 BIN 固定为 0。 分包总数 1 BIN 分包序号 1 BIN 预留 1 BIN 固定为 0。 加密算法 1 BIN 0:不采用;1:DES。 加密算法补位长度 1 BIN 密钥版本 1 BIN 加密数据体采用密钥版本号。 校验码算法 1 BIN 固定 0 预留 1 BIN 固定为 0。 一标 设 识 备 ID 2 向指定通讯对象发出数据包时由发送方产生,初值为 1,每次 数据发送方唯一标识 若待传输数据总字节长度超过 8*1024+40 字节时,进行分包传 输,并填写分包总数。否则,固定为 1。 当前数据分包序号,如果总包数=1,序号为 1;如果总包数>1, 分包序号从 1 开始递增。 执行加密算法前对有效数据体进行补位操作时补充的字节数。 取值范围:0~15。 0:不采用;1:CRC32。 DB61/T 506.4—2010 表 3 传输数据头(续) 注 1:消息的总长度为起始标记(1)、协议数据头字节数(38)、前置处理头字节数、数据体字节数、校验数据字 节数、结束标记(1)六部分长度之和。 注 2:起始标记:用于标识一个消息的开始,固定值:0xF0。该值不正确时,断开连接。 注 3:传输数据头:用于描述传输协议控制以及消息的唯一性控制。 注 4:数据体:包含传输数据内容,数据体的大小由所传输数据的内容决定。 注 5:校验数据:采用 CRC32 方式对传输的数据体内容进行校验。 注6:结束标记:用于标识一个消息的结尾,固定值:0xFF。 2.3 FTP 协议构成 2.3.1 参数数据和程序数据通过 FTP 传输,程序数据文件格式由各厂商自定义,参数文件格式如表 4 所示。 表4 参数文件格式 参数文件头 分段数据偏移量记录体 分段数据体 28 字节 N*8 字节,随参数分段数据个数而变化 不定长,数据体长度根据数据头信息获取 2.3.2 参数文件的总长度为参数文件头字节数(28)、分段数据偏移量记录体(N*8)和分段数据体字 节数三部分长度之和。 2.3.3 参数文件头格式如表 5 所示: 表5 序号 数据项 长度 参数文件头格式 编码类型 说明 Byte 1 包格式版本号 1 BIN 标识组包格式的版本号,当前格式版本约定为 0x01 2 数据来源方 1 BIN 0x01:PACC;0x02:长安通;0x03:AFC 3 数据包长度 4 BIN 数据包总长度,即文件字节长度。 4 数据类型代码 2 BCD 指参数 ID 5 版本号 4 BIN 参数版本号 6 生成时间 7 BCD 版本创建时间 7 生效日期 4 BCD 版本的生效日。未到达该日期时,版本不能投入使用。 8 数据分段总数 2 BIN “分段数据偏移量记录体”中的记录条数 N。 9 预留字段 3 BIN 0x000000 2.4 数据交换方式 2.4.1 在上位要求时、操作员指定时均需进行数据交换。 ——定时进行交换的数据:在到达规定时间间隔时、业务结束时、与上位建立连接时进行交换; ——即时进行交换的数据:在数据产生时、建立连接时进行交换; ——按计划交换的数据:在达到计划时间后、建立连接时进行交换。 3 DB61/T 506.4—2010 2.4.2 数据在交换双方之间以数据包组织形式进行交换。 2.4.3 交换双方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完成数据交换,首先交换 未交换的产生时间更早的数据。与时效性相关的数据(包括状态数据和控制数据),仅交换当前有效的 数据,过时的数据不需要进行交换。 2.5 数据即时交换时序 2.5.1 数据即时交换流程的整体规定。 2.5.1.1 数据交换双方只有在建立基于数据交换应用协议的连接之后才能进入正常的数据交换过程。 2.5.1.2 动。 数据交换双方在完成业务结束断开连接之后,在再次建立正常连接之前不能进行数据交换活 2.5.1.3 在下位(车票处理单元除外)开启电源并完成自检之后,启动与上位建立连接的同步时序。 当上下位之间出现各类异常导致上下位之间连接中断后,下位等待一定时间(参数约定)后重新启动与 上位建立连接的同步时序。 2.5.1.4 业务结束是一个同步时序,下位(SLE 除外)业务结束之后,非 24 小时运营时必须与上位断 开连接,依据之前的约定可以进入休眠状态等待唤醒或直接自动关闭电源;24 小时运营时继续保持与 上位的连接。 2.5.2 其他约定 2.5.2.1 在各层之间建立连接(含开机)的过程中,上位均需要对下位连接的合法性进

pdf文档 DB61-T 506.4-201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第4部分: 通信数据接口规范 陕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1-T 506.4-201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第4部分: 通信数据接口规范 陕西省 第 1 页 DB61-T 506.4-201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第4部分: 通信数据接口规范 陕西省 第 2 页 DB61-T 506.4-2010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 第4部分: 通信数据接口规范 陕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8 03:39:4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