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202.20 B 31 备案号:51628-2017 海 DB46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6/T 410—2016 拱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2016-10-08 发布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12-08 实施 发 布 DB46/T 410—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范鸿雁、罗志文、何舒、王祥和、何凡、郭利军、华敏、周文静。 I DB46/T 410—2016 拱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拱棚西瓜生产的选址与规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 采收与采后处理等生产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拱棚西瓜生产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84 西瓜(含无籽西瓜) NY 5110 无公害食品 西瓜产地环境条件 NY 5111 无公害食品 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DB46/T 165 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NY 511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发芽期 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显露(露心、破心、两瓣一心)。 3.2 定个 果实的体积已基本定型,果皮开始变硬、发亮,果实表面的蜡粉逐渐消失。 4 选址与规划 4.1 选址 按NY 5110的规定执行外,宜选择排水良好、地势较高、阳光充足、运输便利的地块建园。提倡轮 作。 1 DB46/T 410—2016 4.2 园地规划 根据同一小区的坡向、土质和肥力相对一致的原则,将全园分为若干小区,每小区面积2 ha左右。 4.2.1 小区规划 根据同一小区的坡向、土质和肥力相对一致的原则,将全园分为若干小区,每小区面积2 ha左右。 4.2.2 拱棚规划 西瓜设施栽培主要采用全竹结构落地式拱棚。拱棚搭建跨度4 m,顶高2 m~2.5 m,棚间距为0.8 m。 棚间开宽0.5 m、深0.4 m的排水沟。用长7 m~7.2 m、宽5 cm~7 cm竹片作拱,用规格为宽8 m~10 m、厚 0.08 mm~0.12 mm、颜色为本色的棚膜封闭覆盖。参见附录A。 4.2.3 道路规划 根据瓜园的地形、地势以及面积,分别设立主干道和支道。主干道宽4 m~5 m,支道宽2 m~3 m。 4.2.4 附属设施规划 修筑蓄水池、排灌渠、沉沙池、水肥池、鲜果包装房及附属建筑物,安装滴灌、喷灌等设施。 5 品种选择 宜选用早熟、优质、抗性强、产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小果型西瓜品种,如早佳(8424)、帅童、 蜜童、墨童等。 6 育苗 6.1 实生育苗 6.1.1 育苗床准备 苗床设于规格为5 m×3 m×2.5 m的拱棚中,育苗穴盘规格为50孔(5×10)或54孔(6×9)。 6.1.2 营养土配制 宜选用未种过瓜类作物的无病新土、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充分腐熟的椰糠和河沙,按4:3:2:1过筛 后混合而成,每立方营养土中加入1.5 kg三元复合肥充分混匀。 6.1.3 营养土消毒 配制好的营养土每立方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 g 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g,洒水拌 匀盖膜闷制2 d~3 d,装入育苗穴盘备用。 6.1.4 种子处理 6.1.4.1 种子选择 选用形状、大小、色泽一致,籽粒饱满,质量符合GB 16715.1 要求的种子。 6.1.4.2 浸种催芽 2 DB46/T 410—2016 催芽前用55 ℃温水浸种10 min~15 min;或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 min~30 min;或用1%高锰酸钾 溶液浸种15 min。有籽西瓜种子直接置于33 ℃~35 ℃催芽6 h~8 h,无籽西瓜种子置于恒温32 ℃催芽4 h,砧木种子在25 ℃~28 ℃下催芽,待胚根(芽)长至0.5 cm左右(即露白)时播种。 6.1.5 播种 8月至10月播种。育苗盘浇足底水,种子平放按1粒/穴标准播种后覆营养土1.0 cm~1.5 cm,轻压。 6.1.6 实生苗管理 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28℃~30℃,夜间温度不低于15℃;出苗后尽量不浇水或少浇水,白天温度 25℃~26℃,夜温13℃~15℃。 苗期通常不追肥;瓜苗长势较弱时,宜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1%尿素混合液,施肥按NY/T 496 的要求执行。 苗床适当增加光照,清晨和傍晚进行通风降湿。定植前5d~7d,减少水肥,揭去拱棚膜,加强通风。 6.2 嫁接育苗 育苗方法及苗期管理按DB46/T 165的要求执行。 7 定植 7.1 定植前准备 7.1.1 整地 2 定植前15 d~20 d,土壤深翻耙细,清除园中杂物,开沟。每667 m 撒施100 kg生石灰,并将前茬 作物易腐烂的部分混匀翻压到地下作为有机肥。 7.1.2 搭棚、盖膜 整地后,按规格安插竹片作拱,棚架搭好后,用薄膜覆盖棚面,防雾滴油膜面要朝棚内。压膜线应 压紧拱棚膜,并用土将四周压紧。 7.1.3 施基肥 2 整地撒施生石灰100 kg,整地后每667 m 施优质有机肥1500 kg~2000 kg,复合肥40 kg~50 kg,过 磷酸钙40 kg~50 kg,将肥土混匀,耙碎整平。 7.1.4 起畦、铺膜 以拱棚的中心点起畦,分2个畦,畦高0.25 m,畦宽为1.5 m,中间沟宽0.3 m、深0.3 m。每畦铺设2 条直径15 mm滴灌毛管,间隔35 cm~45 cm,详见附录A。全棚畦面铺盖薄膜,四周用土块压紧。 7.2 定植规格 每畦定植1行,株距0.7 m,行距1.8 m。每667 m2拱棚种植400株左右。 7.3 定位打穴 根据定植规格,用直径8 cm~10 cm,深15 cm的打孔器打出定植穴。 3 DB46/T 410—2016 7.4 定植时期 拱棚西瓜最佳定植时期为每年秋季的9月~12月。 7.5 定植时间 育苗10 d~15 d,瓜苗2叶1心即可定植。选择下午定植为宜,棚内10 cm深土层温度稳定在15 ℃以 上为宜。 7.6 定植方法 定植前一天傍晚,先用滴灌系统将土壤滴足水;定植时,将带土的瓜苗放入定植穴内,定植深度以 苗土与畦面齐平或稍深为宜,浇足定根水,再用干土填平,填土低于畦面1 cm~2 cm,嫁接苗接口应高 出畦面1 cm~2 cm。 8 田间管理 8.1 营养生长期管理 8.1.1 缓苗期管理 第一片真叶展开后,选晴天上午 10:00 前后通风换气,降低空气相对湿度。维持棚内白天温度 25℃~ 28℃,夜间 13℃ ~15℃。 2 移栽后1周,施用以氮肥为主的缓苗肥,每667 m 用5 kg尿素兑水滴灌。 8.1.2 伸蔓期管理 伸蔓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20℃。 2 缓苗后结合浇水,追一次催蔓肥,每667 m 追施三元复合肥10 kg、尿素10 kg,施肥按NY/T 496的 要求执行。至开花坐果前不再浇水,如遇干旱,在瓜蔓长30cm~140cm时适宜浇一次小水。 瓜蔓长到4~5叶时,采用“三蔓整枝”法整枝,即摘除顶芽,留3根粗壮侧蔓,并及时理顺子蔓。整 枝宜选择晴天,整枝后用代森锰锌等广谱性杀菌剂喷蔓保护。选留第一批西瓜坐果后长出的孙蔓要及时 打掉;第二批瓜坐果后可放任子孙蔓生长。 8.2 生殖生长期管理 8.2.1 花期管理 瓜蔓长至13~115节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宜在早上8:00至9:00进行,阴雨连绵天气时可延后至上午 10:00至12:00进行。白天温度保持在30℃左右,夜间不低于15℃。 授粉摘取刚开放的雄花,剥去花冠,将雄蕊的花粉轻涂在雌花的柱头上,不要碰伤柱头和子房。当 棚内有大量雌花而雄花不足时,采集其他棚多余的雄花,补充花粉不足。1朵雄花涂2~13朵雌花,同时 做好授粉日期标记,以确定采收时间。上一批果坐果后约20d~125d后授下一批花粉,每一批果尽量同时 授粉。授粉后不追肥,严格控水。 8.2.2 坐果期管理 授粉受精后,摘除 13~15 节授粉不成功、子房发育不全、授粉不良的畸形果,及时在第 10~17 节 位补授粉。 4 DB46/T 410—2016 幼瓜鸡蛋大小时,选取瓜形正常,子房肥大发亮者保留,每株保留幼瓜 2~3 个,摘除分枝蔓。若出 现瓜苗生长过旺或徒长等不易坐果现象,应及时控制水肥,并用 25000 倍的 15 %多效唑薄喷瓜蔓尾端 一次。 幼瓜坐稳后及时顺瓜、垫瓜,果实膨大期适时翻瓜。具体方法是:一手握瓜柄,一手扶瓜,每次沿 同一方向翻转30°~50°,每瓜翻2~3次。 8.2.3 果实膨大期管理 果实膨大期,瓜长至鸡蛋大小时结合灌水进行施肥,第1次用沤制肥30 kg~40 kg或三元复合肥15 kg, 隔7 d施第二次,施肥按NY/T 496的要求执行;以后可根据植株长势和土壤墒情均匀灌水;阴雨天,白 天气温控制在35℃以下,夜间不低于18℃。 8.2.4 果实成熟期管理 果实“定个”后,适量喷施 0.2 %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或少量氮肥。 摘瓜后当天或第 2 天剪蔓再生,保留 45 cm~ 100 cm 长的蔓;若新侧蔓生长良好,应把旧蔓剪掉, 留蔓数与原来相同。 2 每采一批瓜,都以滴灌方式追肥一次,每667 m 用三元复合肥15 kg,同时应控制用水量,切忌忽 干忽湿。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主要病虫害为防治对象,综合考虑影响病虫害发生 的各种因素,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使用化学防治等措施对病虫害进行经济、安全、有效、简便地控 制。 9.2 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疫病、白粉病、叶枯病、细菌性角斑 病、病毒病、根结线虫病。 9.3 主要害虫有:瓜蚜、红蜘蛛、甜菜夜蛾、蓟马。 9.4 9.4.1 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9.4.1.1 9.4.1.2 9.4.1.3 9.4.1.4 9.4.1.5 9.4.2 选用抗病品种或进行嫁接; 宜采用水旱,非寄主作物轮作; 通风透光,深耕晒土,平整土地,科学排灌; 均衡施肥,重施基肥,合理施用复合肥; 加强拱棚
DB46-T 410-2016 拱棚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海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08: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