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7-010 A 15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338—2016 石窟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 2016 - 12 - 08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3 - 08 实施 发 布 DB41/ 1338—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龙门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天远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侯玉珂、李仁举、李随森、査红彬、黎毅、董伟超。 1 Ⅰ DB41/T 1338—2016 石窟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窟文物三维数字化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方案、三维点云采集、三维点云几何建模、 三角网格纹理贴图、三维数字化成果检查与交付。 本标准适用于石窟现存石质文物的三维数字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94-2002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三维数字化 运用三维技术对物体进行三维信息采集、处理及构建数字模型的过程。 3.2 三维点云 三维空间中点的集合,通常由三维扫描仪采集物体表面三维信息而获得的离散点组成。 3.3 三维采集分辨率 三维扫描仪采集的点云中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3.4 点云配准 将多视角拍摄的三维点云数据变换到同一坐标系下的过程。 3.5 三角网格模型 以按照一定拓扑关系连接的三角形面片描述物体三维形貌的几何数据。 3.6 点云三角网格化 基于三维点云生成三角网格模型的过程。 3.7 网格精简 对网格数量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削减,从而达到降低数据量的目的。 3.8 2 1 DB41/ 1338—2016 网格平滑 改善由于三维采集噪声影响而导致网格数据不光顺的现象。 3.9 三角网格纹理贴图 按照数码相机相对于三角网格模型的拍摄位姿,将相机照片贴附至三角网格模型上,从而生成带有 纹理信息的三角网格模型。 3.10 纹理融合 消除依附于三角网格模型的多视点纹理照片在衔接处的色差,使纹理过度光顺化。 4 三维数字化技术方案 三维数字化工作开始前应制定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如下几点要素: a) 三维数字化任务的工程目的及技术指标; b) 三维数字化对象的关键属性,包括尺寸、材质、周围环境等; c) 三维点云采集的方法及仪器; d) 三维点云几何建模的软件及处理流程; e) 三角网格纹理贴图的软件及操作流程; f) 三维数字化成果的交付内容。 5 三维点云采集 5.1 三维点云采集方法 5.1.1 对允许测量误差小于 2 mm 的待测对象,如中小佛像、佛龛、碑文、字刻、浮雕等,应采用基于 三角法的面结构光三维扫描仪或者线激光三维扫描仪采集三维点云,扫描仪精度不得低于测量精度要求 的 1/3。 5.1.2 对允许测量误差为 2 mm~10 mm 的待测对象,如完整洞窟内壁、洞窟外立面等大型场景,宜采 用基于光飞行时间的大场景激光三维扫描仪采集三维点云,扫描仪精度不得低于测量精度要求的 1/3。 5.1.3 对允许测量误差大于 10 mm 的待测对象,宜采用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方法采集三维点云,通过 相机拍摄系列照片并利用图像建模软件快速生成场景的三维模型。 5.1.4 三维采集分辨率应满足待测对象特征表现要求。 5.2 三维点云采集步骤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采集: a) 布置三维点云采集的现场条件; b) 校准仪器,确保其工作性能达到最佳水平; c) 规划扫描视点,采集三维点云; d) 在数据采集软件中对原始点云进行处理; e) 按照后续软件的接口要求输出处理后的点云数据。 6 三维点云几何建模 2 3 DB41/T 1338—2016 6.1 点云预处理 对原始点云应进行杂点删除、噪点平滑、点云采样等预处理。 6.2 点云配准 多次测量的点云数据应变换到同一坐标系下,用于实现坐标变换计算的对应点应不少于4个,对多 片点云要进行全局优化调整以实现整体误差控制。 6.3 点云三角网格化 利用三角形面片建立三维点云中点与点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生成三角网格模型。 6.4 三角网格处理 6.4.1 三角网格精简 在保留物体细节特征的前提下,根据实际应用要求和计算机处理能力对三角片数量进行合理控制。 6.4.2 三角网格平滑 在保持物体细节特征的基础上,应适当进行噪声处理,使整体网格更加光顺。 6.4.3 三角网格修补 应保证修补部位与已有相邻网格光顺连接,而且修补部位尽可能逼近物体的原貌。 6.4.4 几何建模结果输出 几何建模结果为被测物体的三角网格模型,输出格式应为通用的三角网格文件格式,如STL,OBJ, PLY等。 7 三角网格纹理贴图 7.1 纹理照片拍摄 按照以下要求拍摄纹理照片: a) 相机拍摄方向应尽量与物体表面垂直; b) 照片应覆盖物体的所有部位; c) 照片分辨率不低于 100 dpi。 7.2 三角网格纹理贴图 7.2.1 建立三角网格模型与二维照片的映射关系,应精确标定照片拍摄视点相对于三角网格模型的位 姿参数,投影误差不超过 1 个像素。 7.2.2 对多幅纹理图像的相邻边界进行纹理融合,实现纹理颜色光滑过渡,无明显色差。 7.3 纹理贴图结果输出 贴图完成后导出通用格式的三维纹理模型文件,如OBJ,WRL,3DS等。 8 三维数字化成果检查与交付 4 3 DB41/ 1338—2016 8.1 三维数字化成果检查 按照如下要素进行检查: a) 特征表现:三维模型包含被测物体需要表现的特征; b) 模型正确性:三维模型无拓扑错误及分层现象; c) 模型完整性:三维模型覆盖物体整个表面 90%以上的部位; d) 贴图质量:二维纹理与三角网格模型实现精确对应,不存在错位、拉伸、扭曲等现象,整体纹 理图像的多视点接缝处不存在色彩过渡不光滑的现象。 8.2 三维数字化成果交付 三维数字化成果的归档和管理应符合GB/T 18894-2002的规定,交付成果应包括如下内容: a) 技术方案书; b) 采集过程记录表; c) 对每个对象的扫描完成后,应提交三维数据采集记录表,见附录 A; d) 数据文件: 1) 原始测量文件; 2) 几何建模结果文件; 3) 纹理贴图结果文件。 e) 总结报告。 4 5 DB41/T 1338—2016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三维数据采集记录表 三维数据采集记录表见表A.1。 表A.1 三维数据采集记录表 文物名称 文物编号 扫描信息 扫描人员 扫描日期 扫描设备 扫描视点数 扫描分辨率 数据量 照相信息 照相人员 照相日期 相机型号 照片数量 光源参数 相机参数 备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5
DB41-T 1338-2016 石窟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规范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38: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