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97.040.20 Y 68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177—2016 余热回收节能灶节能率测定方法 2016 - 05 - 18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2177—2016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试验仪器设备 ...................................................................... 1 4 试验程序 .......................................................................... 1 I DB51/T 217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绵阳市树人机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市健平厨房设备有限公司、隆昌县南方厨房设备制造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忠、刘钢、何山、梁显健、伍自金、韩小平、芦翎、陈涛。 II DB51/T 2177—2016 余热回收节能灶节能率测定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余热回收节能灶节能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煤等作为燃料,在主灶工作的同时能 产生蒸汽,并利用蒸汽进行蒸饭的节能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J/T 28-2013 中餐燃气炒菜灶 CJ/T 392-2012 炊用燃气大锅灶 CJ/T 187-2013 燃气蒸箱 3 试验仪器设备 a) b) c) d) e) 4 气体流量计,测量范围 0 m3/h~6.0 m3/h,精度 0.2 L; 电子秤,测量范围 0 kg~30 kg,精度 0.1 kg; 电子秒表; 压力计,测量范围 0 kPa~6 kPa,精度 10 Pa; 温度计,测量范围 0 ℃~100 ℃,精度 0.2 ℃。 试验程序 4.1 4.1.1 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的余热回收节能灶(以下简称为节能灶)的节能率测定方法 试验原理 采用一台节能灶(外带蒸箱)与一台与节能灶相同炉头、锅口直径的普通大锅灶和一台相同热负 荷、相同结构的普通蒸箱进行对比试验。 4.1.2 试验条件和准备 4.1.2.1 节能灶、普通大锅灶、普通蒸箱分别通过气体流量计与管道天然气进行连接。 4.1.2.2 在节能灶和普通大锅灶的锅内均加入 80%锅容量的水。在节能灶的余热回收装置中加入 60% 容量的水。 4.1.2.3 普通蒸箱的蒸盘数量和节能灶外带蒸箱的蒸盘数量应相同。 4.1.2.4 在普通蒸箱的一个蒸盘和节能灶外带蒸箱的一个蒸盘内分别加入 2 kg 的米,然后在蒸盘内加 入适量的水。该蒸盘放置在蒸汽出口最远端。 4.1.2.5 在余下的普通蒸箱每个蒸盘和节能灶外带蒸箱每个蒸盘内均加入 50%蒸盘容量的水。 1 DB51/T 2177—2016 4.1.3 试验过程及要求 4.1.3.1 先后点火启动节能灶、普通大锅灶和普通蒸箱,燃气进口压力均设定为 2 kPa,各台设备燃 气进气阀门均开在最大位置,用秒表记录各自的试验时间,同时用气体流量计分别记录各台设备的耗气 量。 4.1.3.2 各台设备的试验开始时间均为点火启动时间。 4.1.3.3 节能灶试验结束时间为外带蒸箱蒸汽温度达到 95 ℃后再加 25 min,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1。 4.1.3.4 普通大锅灶试验时间与节能灶试验时间相同,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2。 4.1.3.5 普通蒸箱试验结束时间为蒸汽温度达到 95 ℃后再加 25 min,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3。 4.1.3.6 试验过程中节能灶外带蒸箱蒸汽温度应保持在 95 ℃以上。 4.1.3.7 试验结束后普通蒸箱和节能灶外带蒸箱内放置的米均应蒸熟。 4.1.4 试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 4.1.4.1 4.1.4.2 4.1.4.3 4.1.4.4 在 T1 试验时间内节能灶的耗气量记录为 V1(单位 L,下同)。 在 T2 试验时间内普通大锅灶的耗气量记录为 V2。 在 T3 试验时间内普通蒸箱的耗气量记录为 V3。 节能率计算公式 节能率= 4.2 4.2.1 V 2 +V 3 −V 1 ×100% V 2 +V 3 采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节能灶的节能率测定方法 试验原理 采用一台节能灶(外带蒸箱)与一台与节能灶相同炉头、锅口直径的普通大锅灶和一台相同热负 荷、相同结构的普通蒸箱进行对比试验。 4.2.2 试验条件和准备 4.2.2.1 在电子秤上分别称出三只液化石油气罐的初始重量并记入记录中,记为 G1a、G2a、G3a。其 中 G1a 表示连接节能灶液化石油气罐的初始重量(单位 kg,下同);G2a 表示连接普通大锅灶液化石油 气罐的初始重量;G3a 表示连接普通蒸箱液化石油气罐的初始重量。 4.2.2.2 节能灶、普通大锅灶、普通蒸箱分别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液化石油气罐进行连接。连接管道上 应带有压力计。 4.2.2.3 在节能灶和普通大锅灶的锅内均加入 80%锅容量的水。在节能灶的余热回收装置中加入 60% 容量的水。 4.2.2.4 普通蒸箱的蒸盘数量和节能灶外带蒸箱的蒸盘数量应相同。 4.2.2.5 在普通蒸箱的一个蒸盘和节能灶外带蒸箱的一个蒸盘内分别加入 2 kg 的米,然后在蒸盘内加 入适量的水。该蒸盘放置在蒸汽出口最远端。 4.2.2.6 在余下的普通蒸箱每个蒸盘和节能灶外带蒸箱每个蒸盘内均加入 50%蒸盘容量的水。 4.2.3 试验过程及要求 4.2.3.1 先后点火启动节能灶、普通大锅灶和普通蒸箱,燃气进口压力均设定为 2.8 kPa,各台设备 燃气进气阀门均开在最大位置,用秒表分别记录各自的试验时间,试验结束后应立即关闭进气阀门。 4.2.3.2 各台设备的试验开始时间均为点火启动时间。 2 DB51/T 2177—2016 4.2.3.3 4.2.3.4 4.2.3.5 4.2.3.6 4.2.3.7 4.2.3.8 4.2.4 节能灶试验结束时间为外带蒸箱蒸汽温度达到 95 ℃后再加 25 min,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1。 普通大锅灶试验时间与节能灶试验时间相同,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2。 普通蒸箱试验结束时间为蒸汽温度达到 95 ℃后再加 25 min,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3。 试验过程中节能灶外带蒸箱蒸汽温度应保持在 95 ℃以上。 试验结束后普通蒸箱和节能灶外带蒸箱内放置的米均应蒸熟。 试验结束后,再用电子称分别称出各自对应液化石油气罐的重量,记录为 G1b、G2b、G3b。 试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 4.2.4.1 在 T1 试验时间内节能灶的耗气量为 G1。 G1=G1a-G1b 4.2.4.2 在 T2 试验时间内普通大锅灶的耗气量为 G2。 G2=G2a-G2b 4.2.4.3 在 T3 试验时间内普通蒸箱的耗气量为 G3。 G3=G3a-G3b 4.2.4.4 节能率计算公式 节能率= 4.3 4.3.1 G 2 + G 3 − G1 × 100% G 2 + G3 采用煤作为燃料的节能灶的节能率测定方法 试验原理 采用一台燃煤节能灶(外带蒸箱)与一台同节能灶相同炉膛大小、锅口直径的燃煤大锅灶和一台 相同炉膛大小、锅口直径的燃煤灶上加蒸笼格进行对比试验。 4.3.2 试验条件和准备 4.3.2.1 在电子秤上分别称出三袋煤的初始重量并记入记录中,记为 G1a、G2a、G3a。其中 G1a 表示 供燃煤节能灶煤的初始重量(单位 kg,下同);G2a 表示供燃煤大锅灶煤的初始重量;G3a 表示供带蒸 笼格燃煤灶的初始重量。 4.3.2.2 在燃煤节能灶和燃煤大锅灶的锅内均加入 80%的水,在带蒸笼格燃煤灶的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4.3.2.3 在燃煤节能灶的余热回收装置中加入 60%容量的水。 4.3.2.4 在燃煤节能灶外带蒸箱的蒸盘和蒸笼格内加入米的总重量应相同。每层蒸盘中的米、每层蒸 笼格内的米重量应各自相同。 4.3.2.5 燃煤节能灶、燃煤大锅灶和带蒸笼格燃煤灶均采用同规格型号、同一批次的煤进行试验。 4.3.3 试验过程及要求 4.3.3.1 先后点燃燃煤节能灶、燃煤大锅灶和带蒸笼格燃煤灶。在试验过程中应均匀加煤,保证燃烧 充分,同时用秒表分别记录各台设备的试验时间。 4.3.3.2 各台设备的试验开始时间均为火焰燃烧正常时的时间。 4.3.3.3 燃煤节能灶试验结束时间为外带蒸箱蒸汽温度达到 95 ℃后再加 25 min,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1。 3 DB51/T 2177—2016 4.3.3.4 燃煤大锅灶试验时间与燃煤节能灶试验时间相同,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2。 4.3.3.5 带蒸笼格燃煤灶试验过程:先烧水将米煮过心滤出,再重新换水,将米放到蒸笼格内蒸制, 试验结束时间为顶层蒸笼格温度达到 95 ℃后再加 25 min,其试验时间记录为 T3。 4.3.3.6 试验过程中燃煤节能灶外带蒸箱蒸汽温度应保持在 95 ℃以上。 4.3.3.7 试验结束后带蒸笼格燃煤灶和燃煤节能灶外带蒸箱内放置的米均应蒸熟。 4.3.3.8 试验结束后,再用电子称分别称出剩下各袋对应煤的重量,记录为 G1b、G2b、G3b。 4.3.4 4.3.4.1 试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 在 T1 试验时间内燃煤节能灶的耗煤量为 G1。 G1=G1a-G1b 4.3.4.2 在 T2 试验时间内燃煤大锅灶的耗煤量为 G2。 G2=G2a-G2b 4.3.4.3 在 T3 试验时间内带蒸笼格燃煤灶的耗煤量为 G3。 G3=G3a-G3b 4.3.4.4 节能率计算公式 节能率=

pdf文档 DB51-T 2177-2016 余热回收节能灶节能率测定方法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177-2016 余热回收节能灶节能率测定方法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177-2016 余热回收节能灶节能率测定方法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177-2016 余热回收节能灶节能率测定方法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4:38:1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