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200 C 78 备案号:57476-2017 北 京 DB11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481—2017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nterprises to assess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work place accidents 2017- 12 - 15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481—2017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一般要求 .......................................................................... 1 4 评审方法 .......................................................................... 1 5 评审流程 .......................................................................... 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 1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 4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 ......................................... 11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 ......................................... 14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 ......................................... 17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应急预案评审流程图 ............................................. 20 I DB11/T 148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 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怀冰、关磊、王欣、封光、许学瑞、许铭、史伟静、赵守超。 II DB11/T 1481—2017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以下简称评审)的一般要求、评审方法、 评审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39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 一般要求 3.1 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或修订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3.2 应急预案评审包含形式评审、要素评审两个环节,形式评审合格后方可进行要素评审,由同一组 评审专家进行。 3.3 应急预案应符合 GB/T 29639 的要求,重点审查应急预案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及编制过 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 3.4 应急预案的各要素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在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各个环节上,全面覆盖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点; b) 责任分工具体明确; c) 科学合理易于操作; d) 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应急能力建设; e) 应急保障措施完备有效,掌握相关应急资源。 4 评审方法 4.1 资料分析:针对评审目的和评审内容,查阅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等 相关的文件资料,梳理有关规定、要求及证据材料,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 4.2 现场审核:通过现场实地查看、操作检验等方式,核实和检查风险评估、应急资源、工艺设备等 各方面的问题情况。 4.3 质询讨论:采取抽样访谈或座谈研讨等方式,向有关人员收集信息、了解情况、考核能力、验证 问题、沟通交流、听取建议,论证有关问题情况。 5 评审流程 5.1 评审准备 5.1.1 a) b) c) d) 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应急预案工作组(简称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并准备以下评审材料: 风险评估报告;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应急能力评估资料; 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说明; 1 DB11/T 1481—2017 e) 应急预案文本及附件; f) 其他必要资料,例如往年的应急预案评审报告、事故调查报告中的应急处置评估报告、本单位 应急演练的评估报告等。 5.1.2 应组织成立评审专家组,组内评审专家应不少于 5 人,且总人数应为奇数。评审专家应符合下 列要求: a) 与生产经营单位无利害关系; b) 具备相关行业(领域)在安全生产、工艺装备、应急救援、应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技能或专业 知识。 5.2 形式评审 5.2.1 形式评审宜采用函审方式和资料分析的方法。 5.2.2 评审专家在接到生产经营单位的评审材料后,按照附录 A 对应急预案进行形式评审,并及时反 馈评审意见至工作组。 5.2.3 评审专家应根据附录 A 对各评审项目进行打分,形式评审结论判定如下: a) 未按照 GB/T 29639 编制,要素未全覆盖所要求的相关内容的,以及未提供独立的风险评估和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的,评审结论为不合格; b) 所有评审专家打分均高于等于 70 分的评审结论为合格,有任一专家打分低于 70 分即为不合格。 5.2.4 不合格的预案应返回工作组重新修改完善,并再次进行形式评审。 5.3 要素评审 5.3.1 要素评审应采用会议评审的方式,宜使用资料分析、现场审核、质询讨论等方法。 5.3.2 要素评审会议由预案编制单位负责组织和主持。 5.3.3 评审专家组内专家共同推选 1 名组长,由专家组长组织听取编制单位的汇报,进行资料分析、 质询讨论,如有必要,组织现场审核。 5.3.4 评审专家应根据附录 B、附录 C、附录 D 和附录 E 对各要素评审项目进行打分,取所有打分表得 分合计的平均值作为要素评审得分。设要素评审最终得分为 Z,计算后 Z 值取整。计算方法如下: n 5 Z z i 1, j 1 ij nm 式中: n——专家数; m——预案数量; zij——第i个专家的第j张要素评分表合计得分。 5.3.5 要素评审结论判定如下: a) 得分低于 70 分的评审结论为不合格; b) 高于或等于 70 分且低于 90 分的评审结论为基本合格; c) 高于或等于 90 分的评审结论为合格。 5.3.6 专家组根据 5.3.5 判定原则形成评审结论,出具专家组书面评审意见,并附专家签名的个人评 审表及资质材料,指出存在问题及不足。 5.3.7 评审结论为不合格的应再次组织评审。 5.4 持续改进 5.4.1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要素评审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认真修改完善。 5.4.2 评审结论为合格的可修改后直接发布;评审结论为基本合格的应由专家组组长对修改情况进行 确认,直至确认后方可正式发布。 5.5 评审流程图 评审工作程序框图参见附录F。 2 DB11/T 1481—201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表A.1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 评审日期: 评审项目 封 面(10分) 批准页(5分) 目 正 评审内容及要求 1 应急预案版本号、应急预案名称、生产经营单位名 称、编制单位名称、发布日期等内容。 2 格式符合规范要求。 1 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2 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3 批准时间标注规范。 录(5 分) 1 目录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2 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略)。 文(30 分) 1 2 3 4 文字通顺、语言精炼、通俗易懂。 结构层次清晰,内容格式规范。 图表、文字清楚,编排合理(名称、顺序、大小等)。 无错别字,同类文字的字体、字号统一。 专家签名: 评审细则 得分情况 评审意见 1 预案封面反映的内容完整,缺一项扣 1 分。(5 分) 2 预案封面反映的内容正确、合理。(5 分) 1 概述应急预案的内容及编制过程,对发布及实施提出具体要求。(2 分) 2 批准页设置预案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批或发布单位盖章。(2 分) 3 预案签发日期(年、月、日)应与预案封面的预设颁布日期一致或更早。(1 分) 1 包含批准页,章的编号和标题、条的编号和标题,附件等内容。(2 分) 2 编号和标题文字及顺序等正确无误。(2 分) 3 目录的页码与实际内容页码对应无误。(1 分) 1 预案要素应与《导则》所要求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无重复或跳跃。(5 分) 2 段落结构清晰,层次明显,章节编排合理,可快速、方便地查找有关内容。(6 分) 3 用词用语准确,句式语法规范,意思明确。 (5 分) 4 图表标注规范,注释、索引等符号和语言等符合 GB/T 1.1 的规定,排序无误。 (6 分) 5 无错别字,文字通常从左至右横写、横排,特殊除外。(4 分) 6 通常采用宋体或仿宋,不采用特殊的艺术字体。同类文字字体、字号大小统 一。(4 分) 3 DB11/T 1481—2017 表 A.1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表(续) 评审日期: 评审项目 附 件(30 分) 编制过程(20 分) 评审内容及要求 1 附件项目齐全,编排有序合理。 2 多个附件应标明附件的对应序号。 3 需要时,附件可以独立装订。 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 全面分析本单位危险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 类型及危害程度。 3 针对危险源和事故危害程度,制定相
DB11-T 1481-2017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19: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