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20 B 22 备案号:56972-2017 江 苏 DB32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3321—2017 水稻“盐稻 11 号”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Yandao 11 rice mechaniz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2 - 01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32/T 332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盐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共同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盐城市粮油作物技术指导站、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力、严国红、刘洪进、李长亚、王爱民、朱国永、周艳、王文斌、金鑫、任 仲玲、何冲霄。 I DB32/T 3321—2017 水稻"盐稻 11 号"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盐稻11号”栽培技术的品种特性、产量指标、育秧、机插、大田管理及生产记 录。 本标准适用于盐城稻麦(油)两熟地区,本省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也可参照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891-1999 优质稻谷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3 品种特性 中熟中粳稻,品质达到 GB/T 17891-1999 中三级以上的规定。 4 产量指标 4.1 产量 稻谷产量650㎏/亩左右。 4.2 产量结构 4.2.1 穗数 亩有效穗(21~23)万。 4.2.2 总粒数 每穗总粒数(130~140)粒。 4.2.3 结实率 结实率90%左右。 4.2.4 实粒数 每穗实粒数(120~130)粒。 4.2.5 千粒重 1 DB32/T 3321—2017 千粒重26g左右。 5 育秧 5.1 壮秧指标 2 秧苗整齐,秧龄(15~20)d,叶龄(3~4)叶,每cm 成苗1.7株(1.5~3.0)株,苗高(12~17) cm,苗基部扁宽,叶片挺立有弹性,叶色翠绿,百株茎叶干重2g以上,秧苗根系发达,单株白根10条以 上,根系盘结牢固,盘根带土厚度(2.0~2.5)cm,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状。无病虫草害。 5.2 育秧准备 5.2.1 5.2.1.1 种子准备 种子质量 符合GB 4404.1的规定。 5.2.1.2 用种量 每亩大田(3.5~4.0)kg。 5.2.1.3 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1~2)d,选用25%氰烯菌酯,稀释至(2500~3000)倍常温下浸种(48~60)h。 5.2.2 5.2.2.1 床土 床土(基质)选择 有条件的地区优先选用质量优、效果好的育秧基质代替床土。播前(25~30)d,制好营养土。床 土选用肥沃疏松的菜园土和耕作熟化的旱田土,或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土等。不宜选用荒草地及当 季喷施过除草剂的麦田土。 5.2.2.2 床土培肥 肥沃疏松的菜园土,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适宜土壤于2月上旬完成取土,取土前要对取土 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kg(禁用草木灰),以及25%复合肥(氮∶磷∶钾分别为12∶6 ∶7)(60~70)kg,或硫酸铵3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5kg等无机肥。床土未及时培肥的,在床土 粉碎过筛后,育秧前(2~3)d将100kg床土加(0.5~0.8)kg壮秧营养剂充分拌匀后用农膜覆盖备用。 5.2.2.3 床土过筛 选择睛好天气及土堆水分适宜时(含水率10%~15%,手捏成团,落地即散)进行过筛。细土粒径不 得大于5mm。过筛结束后继续堆制并用农膜覆盖,集中堆闷,促使肥土充分熟化。 5.2.2.4 床土用量 每亩大田备营养细土100kg作床土,另备未培肥过筛细土作盖籽土。 5.2.3 秧池田 2 DB32/T 3321—2017 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为育秧田。秧田∶大田的比例,基质育秧按1∶ 120、营养土育秧按1∶(80~100)留足秧池田。在播种前(7~10)d上水耖田耕地,开沟做板。秧板 规格为:宽(130~135)cm,沟宽25cm,沟深(15~20)cm;四周围沟宽30cm,深25cm。秧板做好后排 水晾板,使板面沉实,播前2d铲高补低,用少量细土填补秧板土壤缝隙,提高板面平整度,并充分拍实。 5.2.4 材料准备 5.2.4.1 软盘 5.2.4.1.1 数量 每亩移栽大田备足软盘(28~30)张。 5.2.4.1.2 规格 内腔长58.0cm,宽28.0cm ,高2.5cm。 5.2.4.1.3 质量要求 边框宽≥5.0mm,壁厚≥0.2 mm,质量≥40g,孔数(180~240)个,通孔率≥99.5%,拉抗力≥250N (约25kg)。45℃恒温下持续2h,不软化变形,-20℃低温下持续2h,无脆裂痕。 5.2.4.2 其它材料 5.2.4.2.1 无纺布或地膜 每亩移栽大田备幅宽2m、长4.2m无纺布或地膜。 5.2.4.2.2 芦苇杆或细竹竿 准备7m~8m芦苇秆或细竹竿,用于覆膜(布)前秧盘覆盖,以防“贴膏药”现象和高温烧苗。 5.2.4.2.3 稻草 每m秧板准备无病稻麦秸秆1.2kg,用于覆膜后盖草遮阳保温防灼。 5.2.5 确定播期 播期按秧龄(15~20)d适龄移栽来确定,掌握“宁可田等秧,切莫秧等田”原则,一般于5月25 日~6月5日播种。在适播期范围内,还应根据机具、劳力和灌溉水等生产条件实施分期播种(每台高速 机以200亩大田为一播期,每一期间隔3d~4d),确保每批次播种均能适龄移栽。 5.3 播种程序 5.3.1 补水保墒 播种前1d灌平沟水,待床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亦可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使底土吸足水分。 5.3.2 顺次铺盘 为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纵向横排两行,依次平铺,盘间紧密整齐,盘与盘飞边重叠排放,盘 底与床面紧密贴合。 5.3.3 匀铺床土(基质) 3 DB32/T 3321—2017 床土(基质)厚(2~2.5)cm,厚薄均匀,土面平整。 5.3.4 催芽标准 人工播种根长为稻谷长度三分之一,芽长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若采用机播,90%的种子“破胸露 白”即可,催好芽的种子取出晾芽并达到内湿外干,利于均播。 5.3.5 精量播种 按盘称种,一般每盘芽谷150g左右。播种时分次细播,力求均匀。 5.3.6 匀撒覆土 使用育秧基质的不撒盖籽土。使用营养土的播种后均匀撒盖籽土,覆土厚度以盖没芽谷为宜,不能 过厚。不能用营养土,尤其是拌有壮秧营养剂的营养土。覆土后不宜对表土洒水,以防止表土板结影响 出苗。 5.3.7 喷除草剂 在秧床上足底水、落谷盖土后。每亩秧池用35%丙﹒苄(100-120) mL对水(30~40)kg均匀喷雾。 5.3.8 封膜(无纺布)盖草 提倡使用无纺布覆盖。用农膜覆盖的,封膜前在板面每隔(50~60)cm放一根细芦苇或铺一薄层麦 秸草,以防农膜粘贴床土导致闷种。盖好农膜(布),将四周封严封实;农膜上铺盖一层稻草,厚度以 看不见农膜为宜,预防晴天中午高温灼伤幼芽。秧田四周开好放水缺口,雨后应及时清除膜上的积水, 以避免闷种烂芽。 5.4 5.4.1 秧田管理 揭膜(布)炼苗 一般在秧苗出土2cm左右、第l完全叶抽出时(播后3d~5d)揭膜(布)炼苗。揭膜(布)时掌握:晴 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天雨前揭,大雨天雨后揭。揭膜(布)后如遇大雨立即上水保苗,雨后立 即排水。 5.4.2 科学管水 大规模集中育秧采取间歇灌溉的水管方式,揭膜(布)时灌平沟水,待自然落干后,再灌水,如此 反复。期间若晴天中午秧苗出现卷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小规模分散育秧可采用旱管,揭 膜(布)时灌一次足水,洇透床土后排放,也可采用喷洒补水,同时清理三沟,保持水系畅通。此后若 秧苗中午出现卷叶,可在傍晚或次日清晨人工喷洒水一次,使土壤湿润即可。补水的水质要清洁。移栽 前(3~5)d控水炼苗,雨前要盖膜遮雨,做到晴天半沟水,阴雨天排干水,使盘土含水量适于机插要 求。 5.4.3 看苗施肥 床土培肥的可不施断奶肥。床土没有培肥或苗瘦的在一叶一心期(播后7d~8d)建立浅水层后施肥。 每亩秧池田用尿素(5~7)kg对水500kg,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麦茬田为防止秧苗过高,施肥 量可适当减少。移栽前(2~3)d根据叶色确定送嫁肥的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 尿素(4~4.5)kg对水200kg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洒一次清水;叶色正常、叶型挺拔而不下披 4 DB32/T 3321—2017 苗,亩施用尿素(1~1.5)kg对水(60~70)kg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应控肥、控水 提高苗质。施用送嫁肥后,秧苗应在3d内移栽到大田。 5.4.4 防病治虫 秧田期主要防好灰飞虱、稻蓟马、稻象甲、螟虫等。揭膜(布)后及时架上防虫网阻止害虫侵入, 机插前2d~3d揭网炼苗,并使用送嫁药。不用防虫网的每亩用25%吡蚜酮(25~30)mL,或60%烯丁虫 胺10~15g,或40%毒死蜱100g,或50%稻丰散100g对水(40~50)kg喷雾防治灰飞虱。所有秧田在移栽 前(2~3)d,用一次药,做到带药下田,一药兼治。 5.4.5 辅助措施 二叶期,若气温较高,雨水偏多,秧苗生长较快时,特别是不能适期移栽的秧苗,每亩秧池田用15% 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g, 2000倍对水均匀喷雾。 6 机插 6.1 大田耕整 6.1.1 旱耕水整 耕翻选用旋耕灭茬机,边灭茬边埋茬,灭茬深度为(15~18)cm。力求一次性旋耕达到埋草平整率 80%以上。对田面露出碎草多的田块,需人工适当划除,以提高大田机插质量。旋耕后进行干整拉平, 并做好清除田埂杂草,整修沟渠、田埂等工作。上水后待土垡完全吸足水分后进行耙平。高留茬或秸秆 还田的可先直接上水浸泡2d,再用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进行耕整作业。 6.1.2 施足基肥 根据土壤地力、茬口等因素施用基肥。在旋耕作业前,每亩大田施45%高浓度复合肥40kg(氮∶磷∶ 钾分别为15∶15∶15)。在缺磷土壤中应亩增施过磷酸钙20kg~25kg,对麦茬秸秆还田的田块,在插秧 前一天,每亩增施碳铵(15~20)kg作面肥,避免秸秆在腐烂过程中形成生物夺

pdf文档 DB32-T 3321-2017 水稻“盐稻11号”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2-T 3321-2017 水稻“盐稻11号”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1 页 DB32-T 3321-2017 水稻“盐稻11号”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2 页 DB32-T 3321-2017 水稻“盐稻11号”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3:38:2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