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2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94-2018 代替 DB11/T 194-2003 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ilapia farming 2018 - 04 - 04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9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了DB11/T 194-2003《罗非鱼池塘、网箱养殖技术规范》,与DB11/T 194-2003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场址的要求(见 3.1); ——增加了池塘清整的要求(见 3.3); ——增加了养殖设备的要求(见 3.4); ——修改了鱼池面积和水深的要求(见 3.2.1,2003 年版的 3.2.1); ——修改了亲鱼来源的要求(见 4.1.1,2003 年版的 4.1); ——修改了雌雄鉴别的要求(见 4.1.2,2003 年版的 4.3); ——修改了亲鱼选择的标准,增加了对年龄、体质和生物学特性的要求(见 4.1.3,2003 年版的 4.2); ——修改了饲养管理的要求,增加了对亲鱼配合饲料质量的要求和巡塘记录的要求(见 4.1.7,2003 年版的 5.3); ——增加了人工繁殖过程的水质调控、亲鱼管理要求(见 4.1.6 和 4.1.8); ——修改了鱼苗选择、饲养管理要求(见 5.1 和 5.2,2003 年版的 5.1、5.2 和 5.3); ——删除了网箱养殖要求(见 2003 年版的 6.2); ——修改了鱼种放养、饲料投喂的要求(见 6.1 和 6.2,2003 年版的 6.1.1 和 6.1.2); ——修改了日常管理、捕捞的要求(见 6.3 和 6.5,2003 年版的 6.1.2 和 6.1.3); ——修改了越冬鱼的选择的要求(见 6.6.4,2003 年版的 7.4); ——修改了池水调节的要求(见 6.6.5.2,2003 年版的 7.5.2); ——增加了成鱼养殖过程中生产记录的要求(见 6.4); ——修改了常见鱼病及其治疗方法要求(见 7.2,2003 年版的 9.2)。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欣、李文通、梁拥军、史东杰、朱莉飞。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1/T 194-2003。 I DB11/T 194-2018 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罗非鱼养殖的环境条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养殖、病害防治。 本标准适于北京地区罗非鱼的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 5054-2002 无公害食品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1008-1994 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 SC/T 1025 罗非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 SC/T 1105-2007 罗非鱼鱼种性别鉴定方法 SC/T 1110-2011 罗非鱼养殖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规范 3 环境条件 3.1 场址 场址所在地应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 3.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相关要求;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 5051的相关要求。 3.3 鱼池条件 3.3.1 面积和水深 2 2 2 2 亲鱼培育池和产卵池面积650m ~1300m ,水深1m~1.5m;苗种池面积1300m ~2600m ,水深1.5m~ 2 2 2m;成鱼池面积1300m ~6500m ,水深2m~3m。 3.3.2 土质 以壤土为好,粘土次之,淤泥厚度小于20cm。 3.4 池塘清整 2 池塘使用前15d左右,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用量为80~120kg/667m 。 1 DB11/T 194-2018 3.5 养殖设备 2 池塘宜按0.5kw/667m 以上标准配备增氧机,保证溶解氧在3mg/L以上。 4 人工繁殖 4.1 亲鱼 4.1.1 亲鱼来源 外购亲鱼应来自省级以上水产原种场。 4.1.2 雌雄鉴别 按照SC/T 1105-2007中5.3规定执行。 4.1.3 亲鱼选择 年龄在2~4龄为宜;雌鱼亲鱼体重在1.0kg/尾以上,雄鱼体重在1.5kg/尾以上;无病无伤,无畸形, 体质健壮。 4.1.4 亲鱼配组 2 雌雄配比3:1~4:1,放养密度为500~1000尾/667m 。 4.1.5 亲鱼放养 2 池塘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将雌雄亲鱼应分池饲养,一般每667m 水面放养600~1500尾。亲鱼放 养时要用3%~5%食盐水浸洗消毒10min左右。 4.1.6 水质调控 繁殖时,保持水温25℃~27℃,溶氧量≥5mg/L, pH6.8~7.4,氨氮、亚硝酸盐≤0.02mg/L。 4.1.7 饲料投喂 投喂配合饲料,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NY 5072和SC/T 1025的规定,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点” 原则,每天投喂3次~4次,日投饵率为3%~5%。 4.1.8 日常管理 应每天巡塘,观察亲鱼摄食和活动情况,建立亲鱼档案,记录相关生产和管理数据及描述。 4.2 鱼苗捕捞 亲鱼配组后,经10d~20d的培育,有鱼苗孵出时应及时捞苗,移至鱼种池进行培育。 5 苗种培育 5.1 鱼苗选择 应按照SC/T 1110-2011中3.2.5的规定执行。 5.2 饲养管理 2 DB11/T 194-2018 应按照NY/T 5054-2002中7.1的规定执行。 6 成鱼养殖 6.1 鱼种放养 6.1.1 放养前的准备 池塘修整、消毒、注水、施基肥及试水按SC/T 1008-1994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 6.1.2 鱼种要求 鱼种规格宜在50g/尾以上,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6.1.3 放养时间 应在每年五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一次性放养。 6.1.4 放养密度 2 放养密度应为2000~4000尾/667m 。 6.1.5 放养方式 以单养为主,也可搭配20%左右鲢鳙鱼。 6.2 饲料投喂 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饲料应符合NY5072 、SC/T1025的要求。每个池塘最少设1个投饵台定点投喂, 日投饲量为鱼总体重量的3%~6%,每天投喂2次~3次。 6.3 日常管理 应按照 SC/T 1008-1994 中 9.4 的规定执行。 6.4 捕捞 按成鱼出塘规格确定捕捞时间。当水温降至15℃时,所有成鱼均需捕完。 6.5 越冬 6.5.1 越冬方式 可采用温室内加温越冬,或室外温流水保温越冬。 6.5.2 越冬池 2 2 2 越冬池为水泥池或土池,靠近水源,避风向阳。室内池面积10m ~50m ,池深1.5m;室外池面积100m 以上,水深1.5m~3.0m。鱼入池前,应清理池底污物,并进行池塘消毒,所用消毒药物应符合NY 5071 的规定。 6.5.3 越冬时间 应在秋季室外水温降至18℃前将鱼移入越冬池,春末室外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方可移出 越冬池。 3 DB11/T 194-2018 6.5.4 越冬鱼的选择 应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个体。清塘的鱼不应入越冬池。 6.5.5 越冬鱼的放养 3 3 越冬鱼放养前应按4.1.5的规定消毒,放养密度为3kg/m ~25kg/m 。 6.5.6 日常管理 6.5.6.1 池塘消毒 按3.3的规定执行。 6.5.6.2 水质管理 保持水温在18℃以上,池水溶解氧在3mg/L以上,氨氮、亚硝酸盐≤0.02mg/L,应根据水质变化定 期换水或补充新水。 6.5.6.3 投喂 所投喂的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和SC/T 1025的规定,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左右。每天投喂2次。 7 病害防治 7.1 病害预防 鱼苗、鱼种入塘前,应进行鱼体消毒;高温季节,按每千克鱼日添加0.47g大蒜素的标准连续投喂6 天药饵;死鱼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工具使用后应及时消毒,病鱼池水未经消毒不应随意排放。 7.2 常见鱼病及其治疗方法 7.2.1 常见鱼病防治应按照 DB11/T 196 的相关规定执行,其他鱼病的诊治方法参见附录 A。 7.2.2 浸浴后药物残液不应倒入养殖水体。 4 DB11/T 194-2018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罗非鱼常见鱼病的诊治方法 表A.1给出了罗非鱼常见鱼病的诊治方法。 表A.1 罗非鱼常见鱼病的诊治方法 病名 发病季节 症状 治疗方法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鳃上及体表皮肤、 鳍上。在少量寄生时,鱼体摄食及活 动正常,无明显外观症状,大量寄生 车轮虫病 5月~8月 时易导致鳃、皮肤黏液增生、鳃丝充 血,鱼体体色加深,食欲下降、消瘦, 0.5mg/L~0.7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 2)全池泼洒,连用3d。 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症状,或者成 群绕池狂游,呈“跑马”症状。 3.5%食盐和1.5%硫酸镁合剂,浸洗15min,或 小瓜虫病 12月~6月 体表、鳍条或鳃部布满白色囊泡。 0.38mg/L干辣椒粉与0.15mg/L生姜干片混合 加水煮沸后泼洒,连用3d。 斜管虫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皮肤及鳃产 生大量黏液,体表形成苍白色或淡蓝 斜管虫病 12月-次年3~5月 色的一层黏液层。病鱼瘦弱,游动迟 钝,在水中有拖泥症状;鳃组织损伤, 0.5mg/L~0.7mg/L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 2)全池泼洒,或2.5%食盐浸洗20min,连用3d。 呼吸因难。 鲺病 常年可见,2月~5月 易发生 病鱼消瘦,肉眼可见鱼鲺成虫。 0.5mg/L~0.7mg/L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 2)全池泼洒,连用3d。 2 每667m ,1m水深用百部2kg切片,加水5kg~7 锚头鳋病 常年可见,6月~11 肉眼可见虫体;病鱼焦躁,寄生处组 kg 煮沸10min~15min,兑水后全池泼洒,或 月易发生 织发炎。 每100kg鱼用百部300g碾粉加白酒500g 浸泡 24h后拌饵投喂。 水霉病 链球菌病 溃烂病 常年可见,2月~5月 体表菌丝大量繁殖如絮状,寄生部
DB11-T 194-2018 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1:58:3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