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20 B 35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846—2019 代替 DB11/T 846-2011 茶菊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tea chrysanthemum 2019 - 06 - 18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846—2019 目 次 前 言 ............................................................................... II 引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设施准备 ............................................................................ 1 5 母株养护 ............................................................................ 2 6 扦插育苗 ............................................................................ 2 7 栽植 ................................................................................ 3 8 田间管理 ............................................................................ 3 9 病虫害防治 .......................................................................... 3 10 采收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土壤和育苗基质及器具消毒方法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茶菊组培方法 ...................................................... 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茶菊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7 I DB11/T 84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11/T 846—2011《茶菊生产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 DB11/T 846—2011 相比,除编辑 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母株的选择(见 5.1) ; ——修改了母株数量的确定(见 5.2) ; ——修改了母株的栽植(见 5.3) ; ——调整了母株的栽植时间和行距(见 5.3) ; ——修改了母株的养护管理(见 5.4) ; ——修改了插穗的准备(见 6.1) ; ——修改了种苗出圃(见 6.4) ; ——增加了茶菊组培方法(见附录 B) 。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四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 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北京市延庆区园林绿化项目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丛林、罗昌、程曦、陈东亮、刘华、张斌、杜少昆、苏国辉、陈菲、黄敦辉、 李明远、任志怀。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1/T 846—2011。 II DB11/T 846—2019 引 言 茶菊的生产用苗主要以扦插苗为主,由于采穗母株退化使扦插苗容易导致品质和产量下降,影响茶 菊规模化生产的发展,因此在该规程中引入组培提纯复壮技术,用组培苗做采穗母本,提高种苗生产质 量和稳定茶菊产量,以推动茶菊生产管理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III DB11/T 846—2019 茶菊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菊的设施准备、母株养护、扦插育苗、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茶菊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茶菊 tea chrysanthemum 用于茶饮的菊花。 3.2 胎菊 chrysanthemum bud 花蕾刚露色、未展开的茶菊。 4 设施准备 4.1 母株栽培温室的准备 4.1.1 日光温室进行母株栽培。整地前进行温室及土壤的消毒,消毒方法参见附录 A。 3 3 4.1.2 每公顷施有机肥 45 m ~75 m ,将有机肥均匀撒在地中并进行洇地和土壤深翻,深度 25 cm~30 cm,使有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 4.1.3 沿温室长度方向作低床,床宽 100 cm~120 cm,长度视温室长度而定,当温室长度大于 60 m 时可分为两段。床与床之间留操作通道。用耙子将种植床土壤耙平、耙细待用。 4.2 扦插育苗设施准备 1 DB11/T 846—2019 4.2.1 扦插苗床的准备 3 每公顷均匀撒施 30 m 腐熟有机肥,旋耕 10 cm~15 cm,沿温室或塑料大棚长度方向做育苗床。床 宽一般为 100 cm~120 cm。也可采用穴盘育苗,基质可采用体积比为 1:1 的草炭土和蛭石。 4.2.2 消毒 扦插前做好插床、穴盘、扦插基质的消毒,消毒方法参见附录A。 5 母株养护 5.1 母株的选择 应选用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品种。宜选择根系粗壮、茎粗、叶色正的组培苗做母株;也可选择生长 势强、植株健壮、分枝力强、无病虫害、花朵繁密、花色纯正、花瓣厚实的植株作为母株并做好标记。 5.2 母株数量的确定 组培苗母株:按母株与种苗比例为 1:15 确定组培母株数量。组培详细流程参见附录 B。 常规母株:母株与种苗比例为 1:30。 5.3 母株的栽植 组培苗母株:当年 1 月底 2 月初,炼苗后的组培苗,栽植在日光温室种植床上,株行距 15 cm×15 cm,栽后及时浇透水,20 d 后进行第一茬采穗。 常规母株:土壤上冻前,将选好母株的地上部分齐地面割除,挖出地下部分,去除部分老根,栽植 在准备好的日光温室种植床上,株行距 25 cm × 25 cm 土壤上冻前,栽后及时浇透水。 5.4 母株的养护管理 组培苗母株养护:最低温度应不低于 5 ℃,最高温度应不高于 30℃。母株具有 5 片完全展开叶时 摘心,当侧枝长到 10cm 左右时取侧枝做插穗。 常规母株养护:夜间最低温度不应低于 0 ℃。当脚芽长到 10cm 左右时取脚芽做插穗。 母株养护期间应适当控水,以嫩叶不发生萎蔫为宜。每次采穗后立即施一次 N-P2O5-K2O 比例为 14-14-14 的复合肥,促新梢快速旺盛生长。 母株养护过程中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具体防治方法见 9.2 和 9.3。 6 扦插育苗 6.1 插穗的准备 6.1.1 母株采穗 采穗前 5 d~7 d 喷洒一次杀菌剂,宜在晴天傍晚进行。 采穗工具宜用 70%~75%的酒精消毒。母株采穗不宜超过 4 次。组培苗母株采穗部位在侧枝,15 d 左右采一茬;常规母株采穗部位在脚芽,7 d~8 d 采一茬。 采穗宜在晴天上午进行。当组培苗母株的侧枝或常规母株的脚芽长至 10 cm 左右时,选择生长健 壮、无病虫害、粗细和节间均匀的侧枝或脚芽做插穗,长度 5 cm~7cm,去除插穗基部叶片,仅保留上 2 DB11/T 846—2019 部 2 片展开叶的下半部分和顶梢。如果插穗不能及时扦插,将插穗放入具有透气孔的塑料袋并置于纸箱 中,2 ℃~3 ℃下低温保存。 6.1.2 插穗的生根处理 冷藏超过 48 h 的插穗应在 15 ℃~20 ℃的清水中吸水 1 h。将插穗基部剪口用生根粉或 0.1% ~ 0.2% 吲哚丁酸(IBA)溶液进行速蘸处理。 6.2 扦插 将插穗及时扦插到浇透水的插床或 128 孔穴盘中。株距 3 cm,行距 4 cm ~5 cm,扦插深度 2 cm ~ 3 cm。 6.3 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及时喷雾保湿。白天温度不高于 30 ℃,夜间不低于 15 ℃。扦插后前 3 d 每天喷水 2~3 次;之后视天气情况减少喷水次数,每天 1~2 次,以保持插穗叶片不萎蔫为宜。扦插后 10 d 内保持遮 荫率 60%~70%。扦插 15 d~20 d 后应加强通风、降温炼苗。 6.4 种苗出圃要求 健壮无病虫害,茎粗不低于 0.2 cm,高度不低于 10 cm,机械化定植苗高宜 15 cm~20 cm。 7 栽植 7.1 栽植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不积水、土壤透气透水条件好的栽植地,环境条件符合 NY/T 5010 的要求。同一块地 连续种植茶菊不应超过 3 茬。 7.2 栽前准备 3 2 第一年土地上冻前耕翻土地 25 cm~30 cm。土壤解冻后 4 月上中旬进行整地,施有机肥 75 m /hm ~ 3 2 120 m /hm ,均匀撒施,旋耕一遍,深度 15 cm~20 cm。做大小垄,大垄行距 70 cm,小垄行距 30 cm。 7.3 栽植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移栽到大田。移栽前 1 d 将苗床浇透水,带土移栽。5 月底以前栽植,株距宜 50 cm;5 月底以后栽植,株距宜 40 cm。 宜机械化栽植,栽植深度 10 cm~1

pdf文档 DB11-T 846-2019 茶菊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846-2019 茶菊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846-2019 茶菊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846-2019 茶菊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6:53:2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