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30 B 43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1/ T 150.1—2019 代替 DB11/T 150.1―2002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育种 Specification of dairy cattle feed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Part 1: Breeding 2019 - 06 - 18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50.1—2019 目 前 次 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育种方案 .......................................................................... 2 5 育种目标 .......................................................................... 2 5.1 外貌特征 ...................................................................... 2 5.2 体高、体重 .................................................................... 2 5.3 生产性能 ...................................................................... 3 6 育种资料的记录 .................................................................... 3 6.1 牛只编号 ...................................................................... 3 6.2 系谱 .......................................................................... 3 6.3 泌乳牛生产性能测定 ............................................................ 4 7 优秀公、母牛的选择 ................................................................ 4 7.1 优秀母牛的选择 ................................................................ 4 7.2 优秀种公牛的选择 .............................................................. 4 8 体型鉴定 .......................................................................... 4 9 选配 .............................................................................. 5 9.1 一般要求 ...................................................................... 5 9.2 选配方法 ...................................................................... 5 I DB11/T 150.1—2019 前 言 DB11/T 150《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 1 部分:育种; ——第 2 部分:繁殖; ——第 3 部分:饲养与饲料; ——第 4 部分:卫生防疫。 本部分为DB11/T 15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根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DB11/T 150.1―2002《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育种》 ,与DB11/T 150.1―2002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3157、GB/T 35568、GB/T 35569 和 NY/T 1450(见 2); ——删除了 DHI、谱系、后裔测定、体型线性鉴定、表型值、性状、表现型(见 2002 年版的 3.1、 3.2、3.3、3.6、3.10、3.11 和 3.13); ——增加了测定日模型的定义(见 3.3); ——修改了体细胞数的定义(见 3.7,2002 年版的 3.12); ——删除了第四章育种组织(见 2002 年版的 4); ——修改了体高、体尺和产奶量参数(见 5.2 和 5.3.1,2002 年版的 6.2 和 6.3.1); ——修改了母牛编号规则和进口牛编号原则(见 6.1.1 和 6.1.2,2002 年版的 7.1.1); ——删除了牛只来源的国别代号标准内容(见 2002 年版的 7.1.3); ——删除了第七章中育种报表(见 2002 年版的 7.2.5); ——修改了泌乳牛生产性能测定的内容(见 6.3,2002 年版的 7.3); ——删除了优秀母牛的选择原理(见 2002 年版的 8.1.1) ——修改了优秀母牛的选择(见 7.1,2002 年版的 8.1.2); ——删除了对种子母牛的规定(见 2002 年版的 8.1.4); ——修改了优秀种公牛的选择(见 7.2,2002 年版的 8.2); ——修改了第八章体型鉴定(见 8,2002 年版的 9); ——增加了一般要求(见 9.1); ——删除了选配原则(见 2002 年版的 10.1); ——修改了选配方法(见 9.2,2002 年版的 10.2); ——删除了附录 A 中的育种表格(见 2002 年版的表 A.1~表 A.8)。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奶牛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林、李艳华、韩广文、麻柱、李德勇、陈绍祜、肖炜、赵凤、楚康康、 朱子岳、钟代彬、陈立文、张建聪、高耀超、施亮、侯自鹏、杨宇泽。 本部分所代替的的标准历次发布情况为: ——DB11/T 150.1―2002。 II DB11/T 150.1—2019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育种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奶牛育种方案、目标、资料记录、优秀公母牛选择、体型鉴定和选配的技术要求和质 量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的育种工作,其他奶牛品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57 中国荷斯坦牛 GB/T 35568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鉴定技术规程 GB/T 35569 中国荷斯坦牛公牛后裔测定技术规程 NY/T 1450 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近交系数 inbreeding coefficient 某一个体由于近交而造成的任何一个位点上具有两个同源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亦即形成该个体的 两个配子间的相关系数。 3.2 动物模型 BLUP 法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based on animal model 应用动物模型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是一种估计种畜个体育种值的遗传评估方法。 3.3 测定日模型 test day model 基于测定日记录进行种畜遗传价值评估的遗传模型。 3.4 选配 selective mating 选择最适的公、母畜进行交配,产生符合要求的后代。 1 DB11/T 150.1—2019 3.5 育种值 breeding value 个体作为种畜对后代群体所能提供的遗传贡献,是控制一个数量性状的全部基因的加性效应值。 3.6 乳用特征 dairy character 与产奶性能有联系的体型特征。 3.7 体细胞数(SCC) somatic cell count 指每毫升牛奶中的细胞总数,多数是白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和 少量乳腺组织上皮细胞等组成,约占牛奶体细胞数的95%,其余是乳腺组织死去脱落的上皮细胞。体细 胞数高低是识别和监控奶牛乳房健康状态的一种指标。 4 育种方案 参照《中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实施。 5 育种目标 5.1 外貌特征 5.1.1 外观 毛色黑白花或红白花,皮薄有弹性,各部位匀称。头颈结合良好,体躯长、宽、深,肋骨间距宽、 长而开张;胸深、宽,背线平直;尻部长、平、宽;四肢结实,蹄质坚实,蹄底呈圆形。 5.1.2 头部 母牛清秀,公牛有雄相。 5.1.3 腹部 母牛腹大而不下垂,公牛适中。 5.1.4 乳房 母牛乳房细致,乳静脉明显,乳房大而不下垂,前伸后延,附着良好,乳头大小适中,垂直呈柱形, 间距匀称。 5.2 体高、体重 公牛和母牛不同月龄的体高、体重标准见表1。 2 DB11/T 150.1—2019 表1 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体高、体重 公 牛 母 牛 年 龄 体高 cm 体重 kg 体高 cm 体重 kg 6 月龄 118±1.74 223±12.02 105±2.39 176±14.57 12 月龄 130±4.19 345±27.52 124±1.84 336±19.14 18 月龄 136±9.73 605±28.55 130±2.12 445±35.35

pdf文档 DB11-T 150.1-2019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育种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50.1-2019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育种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50.1-2019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育种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50.1-2019 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第1部分:育种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5:57: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