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39.060 Y 88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874—2018 大化玉 Dahua jade 2018 - 11 - 05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2 - 05 实施 发 布 — DB45/T 1874 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广西观赏石协会、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 府、大化瑶族自治县工商行政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大化铭马矿业发展有限公司、广西珠宝协会、 大化瑶族自治县赏石文化协会、南宁市静艺工艺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彩和、陆东农、张士中、黄馗、莫雨翼、韦爱銮、奉明、黎毅、刘红清、 覃卫、李军民、梁冬云、梁丽、韦作胜、谢姗姗、黎易、梁欢、葛涵希、蓝智勇、陆仕文、陆铭、韦苇、 黎志诚、苏柳明。 I — DB45/T 1874 2018 大化玉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化玉的术语和定义、特征、鉴定方法、鉴定规则、分类、产品工艺要求、标识、包 装、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大化玉制品的加工、鉴定、交易、评估、观赏等领域。大化玉原石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506(所有部分)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GB/T 16552 珠宝玉石 名称 GB/T 16553—2017 珠宝玉石 鉴定 GB/T 17412(所有部分)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 31912 饰品 标识 DZ/T 0275.4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岩石薄片鉴定 DZ/T 0275.5 岩矿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矿石光片鉴定 SY/T 5368 岩石薄片鉴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16552、GB/T 16553—2017、GB/T 17412(所有部分)、GB/T 319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化玉 Dahua jade 又称透闪石玉、阳起石玉、透闪石玉~阳起石玉,当符合GB/T 16552和GB/T 16553—2017中第5.2.2 条软玉的要求时可称和田玉。主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天峨县、百色 等地,主要矿物为透闪石或阳起石,符合本标准第4章要求的玉石。 3.2 飘花浸染 floral impregnation 暗色矿物呈斑点状、飘花状浸染分布于玉石中,常见于花斑玉。 3.3 条纹浸染 stripe impregnation 暗色矿物呈条纹状、花斑状分布于玉石中,常见于花纹玉。 1 — DB45/T 1874 2018 4 特征 4.1 玉石名称 透闪石玉、阳起石玉、透闪石玉~阳起石玉。 4.2 岩石名称 透闪石岩、阳起石岩、透闪石岩~阳起石岩。 4.3 材料性质 化学成分:Ca (Mg,Fe) Si O (OH) 。 矿物成分:以透闪石或阳起石为主,含少量透辉石、绿泥石、黝帘石、蛇纹石、磷灰石、金红 石、白钛石、石榴石、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等。 4.3.3 常见颜色:白、灰、黑、绿、黄褐~褐等色,不同类别的大化玉特征有所不同,综合特征见附 录 A,外观特征参见附录 B。不同类别大化玉的颜色为: ——大化乳白玉:乳白色; ——大化青玉:主色为浅灰至深灰的黄绿、蓝绿色; ——大化青白玉:介于乳白玉和青玉之间; ——大化糖玉:主色为黄褐至褐色; ——大化红玉:表皮主色为红色和红褐色; ——大化黄玉:表皮主色为黄色; ——大化花斑玉:底色为白色、褐色、灰白色,有黑色斑点; ——大化花纹玉:底色为白色、褐色、灰白色,有黑色条纹、条带等花纹; ——大化墨绿玉:主色灰黑至黑色,强光下绿色; ——大化墨石:主色黑色,强光下不透明。 4.3.4 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瓷状光泽。 4.3.5 摩氏硬度:5~7。 4.3.6 密度:2.82 g/cm ~3.18 g/cm 。 4.3.7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4.3.8 折射率:1.60(点测法)~1.64(点测法)。 4.3.9 荧光观察:一般惰性。 4.3.10 放大检查:纤维交织结构、交织结构、毛毡状交织结构、纤维变晶结构、浸染状构造、条带状 构造。 4.3.11 透明度: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4.3.12 红外光谱:主要组成矿物具有透闪石或阳起石特征图谱。 4.3.1 4.3.2 2 5 3 8 22 2 3 5 鉴定方法 5.1 常规鉴定方法 5.1.1 颜色 目测,在自然光下对外部颜色进行描述,用强光透射观察记录颜色,采用先次要色调后主要色 调的方法,也采用一些惯用的颜色描述词汇。 5.1.1.1 2 — DB45/T 1874 2018 5.1.1.2 颜色特征复杂难以表达时,可采用过渡性、关联性方法进行描述分类、命名。 5.1.2 光泽 目测,可分为玻璃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瓷状光泽。 5.1.3 结构构造 5.1.3.1 5.1.3.2 结构类型分为纤维交织结构、交织结构、毛毡状交织结构、纤维变晶结构等。 构造类型分为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 5.1.4 透明度 目测,主要为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等类型。 5.1.5 规格 5.1.5.1 仪器 5.1.5.1.1 5.1.5.1.2 5.1.5.1.3 钢卷尺:量程:(0~5)m,分度值 1 mm。 钢直尺:量程:(0~1)m, 分度值 0.5 mm。 游标卡尺:量程:(0~200)mm, 分度值 0.02 mm。 5.1.5.2 检验步骤 直接读取测量值。 5.1.5.3 精度要求 见表1。 表1 精度要求 长度(L) 测量误差 L≤0.2 m ≤3 mm 0.2 m<L≤0.5 m ≤5 mm 0.5 m<L≤1 m ≤10 mm L>1 m ≤20 mm 5.1.6 放大检查、折射率、密度、质量、光性特征、荧光观察 按GB/T 16553规定的方法进行。 5.2 特殊鉴定方法 5.2.1 摩氏硬度 、化学反应、无损成分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X 射线衍 射分析 按GB/T 16553—2017规定的方法进行。 5.2.2 化学成分分析 按GB/T 14506(所有部分)规定的方法进行。 3 — DB45/T 1874 2018 5.2.3 红外光谱分析 定性分析玉石材料矿物共生组合。 5.2.4 薄片鉴定法 按DZ/T 0275.4、SY/T 5368规定的方法进行。 5.2.5 光片鉴定法 按DZ/T 0275.5规定的方法进行。 6 鉴定规则 6.1 鉴定方法选择 常规鉴定方法适用于正常检测过程中需要全面检测的项目。综合判断各项目检测结果,以确保 检测结论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6.1.2 某些项目因样品条件不符,不能作某些项目检测时,可不测。但其它检测项目所测结果的综合 证据,应足以证明所得鉴定结论的准确性。 6.1.3 常规鉴定方法中,某些方法可同时推导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实测过程中,依据样品条件 选择最为适合的方法,以获得较为全面的鉴定特征。 6.1.4 用常规鉴定方法无法获得足够的鉴定依据时,应采用必要的特殊鉴定方法确定。 6.1.1 6.2 鉴定项目 鉴定项目包括: a) 目测观察项目(包括颜色、光泽、结构、构造等项目); b) 总质量; c) 放大检查; d) 折射率(样品有抛光面,样品状态允许时); e) 密度(样品状态允许时); f) 光性特征(样品状态允许时); g) 荧光观察(样品状态允许时); h) 红外光谱分析(样品状态允许时); i) 摩氏硬度(原石,必要时); j) 化学成分(必要时,可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法等其他特殊鉴定方法检验); k) 矿物成分(必要时,可采用薄片鉴定法、光片鉴定法、X 射线衍射法、红外光谱法)。 6.3 定名规则 6.3.1 玉石材料定名 当鉴定结果符合本标准第4章质量要求时,定名为透闪石玉或阳起石玉、透闪石~阳起石玉。 6.3.2 产品类型确定 根据产品加工的类型进行定名,大化玉产品类型可划分为摆件、手镯、挂件等类别。 4 — DB45/T 1874 2018 6.3.3 产品定名 6.3.3.1 采用大化玉(玉石材料名称)+产品类型进行定名。 6.3.3.2 也可直接采用玉石类型进行定名。 示例:大化玉(阳起石玉)摆件、大化玉(透闪石玉)挂件。 示例:大化墨绿玉(阳起石玉)、大化乳白玉(透闪石玉)。 6.3.4 双定名原则 当鉴定结果同时符合 GB/T 16552 和 GB/T 16553—2017 中软玉质量要求时,可命名为软玉,也可采 用双命名方法。 示例:软玉(大化玉)挂件、和田玉(大化玉)挂件。 6.3.5 经人工处理备注规则 经优化处理的大化玉应在标识上备注说明,定名为大化玉(处理)。 6.3.6 未能确定处理类型备注规则 未能确定处理类型的大化玉,可采取以下描述方式:“未能确定是否经 XX 处理”或“XX 成因未能 确定”。 6.3.7 其他定名规则、处理方法 按 GB/T 16552 和 GB/T 16553—2017、GB/T 17412(所有部分)、SY/T 5368、DZ/T 0275.4、 DZ/T 0275.5 规定执行。 7 分类 7.1 分类原则 依据矿物组成不同、颜色特征不同大化玉分为大化乳白玉、大化青玉、大化青白玉、大化糖玉、大 化红玉、大化黄玉、大化花斑玉、大化花纹玉、大化墨绿玉、大化墨石十个玉石类型,大化玉分类见附 录A,大化玉代表性样品照片参见附录B,大化玉代表性样品的红外光谱图参见附录C。 7.2 大化乳白玉 乳白色;玻璃光泽,蜡状光泽。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透闪石含量大于50%。密度较低,常低于 2.90 g/cm 。 3 7.3 大化青玉 主色为浅灰至深灰的黄绿、蓝绿色;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透闪石含量大 于50%。密度常为2.90 g/cm ~3.10 g/cm 。 3 3 7.4 大化青白玉 青白色;玻璃光泽,蜡状光泽。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透闪石含量大于50%。密度常为2.90 g/cm ~ 3.10 g/cm 。 3 3 5 — DB45/T 1874 2018 7.5 大化糖玉 主色为黄褐至褐色;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主要组成矿物为透闪石,透闪石含量大于

pdf文档 DB45-T 1874-2018 大化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874-2018 大化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874-2018 大化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874-2018 大化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7:04: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