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245.1—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 总则 2019 - 07 - 30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7 - 30 实施 发 布 DB4117/T 245.1—2019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 ............................................................ 2 5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林业有害生物踏查表 .............................................. 5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标准地调查表 .................................................... 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 号) .................. 10 I DB4117/T 245.1—2019 前 言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由总则和各分则组成。总则是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 的通用要求,可单独使用;分则是各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与防控要求,与总则配套使用。 本次发布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为第1部分总则,以后根据工作需要再视情况增 补。 本标准中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中的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驻马店市薄山林 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大整,朱洪,崔晓琦,陈元兵,李娟,刘奇,刘少强,邵明春,刘翠鸽,杨 谦,赵来。 II DB4117/T 245.1—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 总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驻马店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术语及定义、调查和防控。 本标准适用于驻马店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和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2011—2012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GB/T 23617—2009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LY/T 1915—2010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范 LY/T 1681—2006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林业有害生物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微生物等 有害生物。 3.2 发生程度 林业有害生物在自然状态下实际或预测发生的数量多少(统计单位有条/株、虫情级、受害株率、 感病指数、头/cm标准枝等)。 3.3 调查 在规定时期为确定一个地区某种有害生物种群特性或存在品种而采取的官方程序。 3.4 踏查 按照调查设定的预定线路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和寄主植物种类。 3.5 标准地调查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林地(地段)详细调查某种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情况。 1 DB4117/T 245.1—2019 3.6 防控 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对有害生物进行预防和防治,控制其发生危害程度,避免暴发成灾。 3.7 森林植物检疫 森林植物检疫是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 为传播,保障林业安全的措施。 4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 市、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调查辖区内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情况和危害 程度,长期监测掌握其发生发展规律。 4.1 踏查 踏查以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为导向,通过发现危害来追溯林业有害生物。 4.1.1 踏查时间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踏查应选择在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盛期或症状显露期进行。 4.1.2 踏查强度 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季节,重点区域每20天踏查一次,一般区域每30天踏查一次,根据林业有害生 物发生规律,可适当缩短踏查时间间隔。 4.1.3 踏查路线 根据当地森林资源分布及调查目的,在地图上勾绘踏查路线。 4.1.4 踏查方法 踏查首先是发现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状况,按照既定踏查路线实地踏查。在踏查过程中,发现有危害 时,要初步确定有害生物种类、寄主植物、危害部位、分布范围。每条踏查路线发现的全部有害生物填 入附录A表A.1《林业有害生物踏查记录表》。 4.2 标准地调查 根据踏查时发现的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情况和林分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地开展标准地调查。 标准地设置标准:对于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人工林标准地累计面积原则上不应少于有害生物寄主面 积的3‰,种苗繁育基地不少于栽培面积(数量)的5%;。对于检疫性有害生物,人工林标准地累计面 积原则上不应少于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3%。同一类型的标准地应尽可能有3次以上的重复,每块标准地 面积3亩左右,标准地内寄主植物至少30株以上,每块标准地随机调查30株,少于30株的全部调查。 4.2.1 叶部、枝梢部、果实虫害调查 按照每种食叶害虫或枝梢部调查统计标准,统计虫口密度,或目测叶部害虫危害树冠的严重程度。 结果记入附录B表B.1《叶部、枝梢部、果实害虫标准地调查表》。 4.2.2 叶部、枝梢部、果实病害调查 2 DB4117/T 245.1—2019 林木病害的发生程度通常以感病率、感病株率或者受害百分率表示。 以枝梢、叶片、果实为单位,每株随机抽取3枝以上的枝条,统计枝梢、叶片、果实的感病率(或 感病株率)。结果记入附录B表B.2《叶部、枝梢部、果实病害标准地调查表》。 4.2.3 干部、根部病害和虫害调查 对于树木死亡或生长不良而地上部分又没有明显危害症状的,应挖开根部进行调查。在标准地上, 以植株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健康、感病(受害)和死亡的植株数量,计算感病(受害)株率。结果记入附 录B表B.3《干部、根部病虫害标准地调查表》。 4.3 辅助调查 适用于趋光性强和对引诱剂敏感的林业害虫调查。该调查方法不能取代标准地调查,可作为踏查的 补充。辅助调查的结果填入附录B表B.4《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 4.3.1 诱虫灯调查 诱虫灯的布设、开灯时间以及诱捕时段和昆虫收集等具体方法按照LY/T 1915—2010以及产品使用 说明书操作。 4.3.2 引诱剂调查 根据引诱剂引诱害虫的有效距离,在林间挂放诱捕器(诱捕剂),并在引诱剂的有效期内进行诱捕 害虫数量调查。具体使用方法可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4.4 发生面积统计 发生面积以标准地调查的代表面积或实际调查面积进行统计,对于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发现的小班 面积统计。 4.5 危害程度分级标准 参照LY/T 1681—2006中的附表《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程度标准》和LY/T2011中的8.1.5.3。 4.6 成灾标准 参照原国家林业局印发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具体参见附录C。 5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 市、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检疫、营林、物理、生物、化学等措施,对辖区内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控。 5.1 目的任务 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针,结合本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情况及防治工作实际,以控制重点区域 主要有害生物为目标,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健康发展。 5.2 防治要求 3 DB4117/T 245.1—2019 坚持预防为主,各项防治措施并举,防控结合。保护环境和森林生态,实施无公害防治,按照国家 有关法规规定和政策、环境安全要求,科学选择药剂,优先使用植物源和仿生制剂,避免对非防治对象 的影响,杜绝使用中高毒药剂。菊酯类化学药剂,仅可用于局部暴发成灾等特殊情况下的应急防治。 5.3 防治措施 5.3.1 加强检疫 市、县森林植物检疫机构加强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检疫检查,防止有害生物的传入。 5.3.2 营林措施 调整树种结构,加强森林经营,大力营造针叶与阔叶、落叶与常绿树种相结合的混交林。 5.3.3 生物防治 利用有益生物或者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包括利用微生物、寄主性天敌、捕食性天敌等。 5.3.4 物理防治 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最简单的徒手捕杀或清除也属于物理防治。 5.3.5 药剂防治 利用无公害的生物制剂、仿生制剂、植物源杀虫剂等来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 4 DB4117/T 245.1—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林业有害生物踏查表 表A.1林业有害生物踏查记录表 县名称 踏查点 名称 地理坐标 经 度 纬 度 海 拔 乡镇名称 林分 组成 有害生物 种类 踏查路线编号 寄主 植物 危害 部位 调查面积 是 否 需 要 设 置 标准地 标 准 地 编号 备 注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填表说明: 1. 此表按踏查路线填写,每一踏查路线填写一张表,踏查点是踏查线路上的一个调查点。 2. 经度:格式为EDDD°FF′MM.M″,其中“E”为“东经”的缩写,DDD为度,FF为分,MM.M为秒; 纬度:格式为NDD°FF′MM.M″,其中“N”为“北纬”的缩写,DD为度,FF为分,MM.M为秒;海拔:数 据格式为保留1位小数的实数,单位为米(m)。 3.“林分组成”填写此

pdf文档 DB4117-T 245.1-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117-T 245.1-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 驻马店市 第 1 页 DB4117-T 245.1-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 驻马店市 第 2 页 DB4117-T 245.1-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 驻马店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5:37: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