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020.30 B43 怒 DB 江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33/T 12.3—2018 兰坪乌骨绵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饲养管理 2018 - 06 - 20 发布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09 - 20 实施 发 布 DB5333/T 12.3—2018 前  言 《兰坪乌骨绵羊养殖技术规范》分为以下6个部分: ——第 1 部分:品种; ——第 2 部分:区域布局; ——第 3 部分:饲养管理规范; ——第 4 部分:饲草加工调制技术; ——第 5 部分:胚胎移植技术; ——第 6 部分:产品质量。 本部分为DB5333/T12的第3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兰坪县兰坪乌骨绵羊养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怒江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洪琼花、李俊东、李东江、权国波、张兴仁、李庆亮、和术良。 I DB5333/T 12.3—2018 兰坪乌骨绵羊养殖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饲养管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兰坪乌骨绵羊饲养术语和定义、饲养管理基本要求、种羊的饲养管理、育肥羊的饲养 管理、疫病防治、养殖档案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兰坪乌骨绵羊的规范化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 534 家畜耳标及固定器 NY/T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 816 肉羊饲养标准 DB53/T 280.5 肉羊养殖综合标准 第5部分:疫病防治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2006年农业部令第67号)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3〕34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羔羊 4 月龄以内的小羊。 3.2 育成羊 4月龄至12月龄的羊。 3.3 初乳 母羊产后7天内分泌的乳汁。 3.4 种羊 符合品种标准,具有繁殖育种价值并选留作种用的公、母羊。 3.5 去势 将动物以外来方式除去生殖系统或使其失去功能称其为去势。 1 DB5333/T 12.3—2018 4 饲养管理基本要求 4.1 满足营养需要 4.1.1 能量、粗蛋白、维生素及钙、磷需要应符合 NY/T 816-2004 肉羊饲养标准的要求。 4.1.2 根据兰坪乌骨绵羊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和生产目的配合日粮。日粮应营养全面,种类多样,适 口性好,易消化,精、粗合理搭配。 4.1.3 羔羊应在出生后 0.5~2 小时内吃饱初乳。 4.1.4 哺乳羔羊出生 1 周后即诱食羔羊料、优质青干草,促进瘤胃发育。 4.1.5 生长羊日粮以粗饲料为主,根据生产目的和粗饲料品质,搭配一定比例的精料。 4.1.6 繁殖母羊妊娠后期应提高营养水平,保证胎儿后期正常生长发育。 4.2 适宜的饲养条件 4.2.1 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夏秋季每隔 15~20 天、冬春季每 30 天对圈舍、饲养用具进行一次彻底 消毒,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孳生蔓延,注意做好灭蝇防鼠。 4.2.2 保证羊只能够自由运动和充足饮水,饮用水应符合 NY/T 5027 的规定。 4.2.3 冬季注意防寒保暖,使不同生理阶段的羊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 4.3 给羊编号 4.3.1 带耳标法 按NY 534家畜耳标及固定器的规定佩带。 4.3.2 剪耳法 用缺口钳在羊耳朵上打上口,不同部位的缺口代表不同数字。其规定是:左耳作个位数,右耳作十 位数,耳的上缘剪一缺口代表3,下缘代表1。 4.3.3 刺墨法 用特制的墨刺钳(上边有针制的字钉,可随意置换)蘸墨汁,把所需要的号码打在羊耳内的皮肤上。 这种方法经济简便,不掉号,但时间长了,字迹易模糊不清,可作为辅助编号。 4.4 羔羊去势 4.4.1 方法 4.4.1.1 结扎去势法 适用于7~10日龄的小公羔。 4.4.1.2 切割去势法 2周以上的公羊都可用此法进行去势。 4.5 4.5.1 2 断尾 热断法 DB5333/T 12.3—2018 用一个留有半月形缺口的木板将尾巴套进并紧紧压住,用烧红的断尾铲在羔羊2~3尾椎节间处切断 尾巴。 4.5.2 结扎法 即用细绳或橡皮筋在羔羊尾椎2~3节处紧紧扎住,断绝血液流通,一般经10~15天尾巴自行脱落。 此法的好处是经济简便,容易掌握。缺点是结扎部位易遭蚊蝇骚扰,造成感染,尾巴脱落时间长,羔羊 痛苦大。 4.6 剪毛 4.6.1 剪毛时间 一般年剪两次。春、秋季各剪一次。 4.6.2 剪毛前准备 4.6.2.1 时间、场地 选择晴天,剪毛前羊应空腹。剪毛场地,则视羊场的大小而异。 4.6.2.2 剪毛方法 先将羊的左侧前后肢捆住,使羊左侧卧地,先由羊后肋向前肋直线开剪,然后按与此平行方向剪腹 部及胸部毛,再剪前后腿毛,最后剪头部毛,一直将羊的半身毛剪至背中线。再用同样方法剪另一侧毛。 4.7 药浴 4.7.1 药浴时间 一般在剪毛后7~10天进行。 4.7.2 药浴要点 选择晴朗天气。 药浴前停止放牧半天,并供足水,防止羊因干渴而喝药水中毒。 4.7.2.1 4.7.2.2 4.7.3 药浴药物 螨净、舒利保、30%烯虫磷乳油等药物。 4.8 驱虫 4.8.1 时间 一般羊的驱虫为一年两次,春季3~5月份一次,入冬前再驱一次。舍饲羊每季度驱一次。 4.8.2 常用的驱虫药物 苯硫丙咪唑、左旋咪唑和驱虫净等。其中苯硫丙咪唑为广谱驱虫药,驱虫效果较好,给药剂量按每 千克体重10~15毫克计算。 4.9 修蹄 3 DB5333/T 12.3—2018 羊的蹄形不正或蹄形过长,将造成行走不便,影响放牧或发生蹄病,严重时会使羊跛行。因此,每 年至少要给羊修蹄一次。 5 种羊的饲养管理 5.1 羔羊的饲养管理 5.1.1 新生羔羊的护理 羔羊自母体产出后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及鼻孔内的粘液,在清除粘液后,如其脐带尚未自然扯断,应 进行人工断脐。羔羊产下后,2小时内吃上初乳。若发生异常,不能及时吃到初乳的,应采取人工辅助 法,尽早吃到初乳。 5.1.2 管理要点 5.1.2.1 保温防寒,新生羔羊最适宜的温度是 20℃左右。 5.1.2.2 每天观察羔羊的吃乳、采食、饮水、精神状态及粪便情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5.1.2.3 做好羔羊的补饲:一般羔羊生后 10 日龄开始训练吃草料,日补精料 50 克,随日龄增长而增 加,一月龄后逐渐以采食草料为主。这时,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形成,不能大量利用粗饲料,所以 强调补饲优质蛋白质和纤维少、干净脆嫩的干草。 5.1.2.4 无奶羔羊的人工喂养:人工喂养就是用牛奶、羊奶、奶粉或其他流汁食物喂养缺奶的羔羊。 人工喂养的关键是搞好“定人、定时、定温、定量和讲究卫生”。 5.1.2.5 断奶:常用母子隔离法,一般隔离 4~5 天即可断奶成功。也可用断奶不离圈,断奶不离群的 方法,以减小应激。断奶后按性别、体质分群放牧。 5.2 育成羊的饲养管理 5.2.1 合理的日粮搭配 需要适当的粗饲料搭配多样化,青干草、青贮饲料、块根块茎等多汁饲料。另外还要注意矿物质如 钙、磷、食盐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5.2.2 合理的饲喂方法和饲养方式 公、母羊分群,给予不同的营养水平。饲料类型对育成羊的体型和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优良的干草、 充足的运动是培育育成羊的关键。 5.2.3 适时配种 一般育成母羊在满8~10月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以上时配种。 5.3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5.3.1 饲料要求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易消化,适口性好。 5.3.2 最好的饲养方式是放牧加补饲,可分为配种期和非配种期。配种期间要加强运动,清晨运动 3 公里左右;种公羊应单独组群放牧和补饲,避免公母混养。 5.3.3 5.3.3.1 4 非配种期 以恢复和保持其良好的种用体况为目的 DB5333/T 12.3—2018 配种结束后,种公羊的体况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使体况很快恢复,在配种刚结束的1~2个月内, 种公羊的日粮应与配种期基本一致,但对日粮的组成可作适当调整,加大优质青干草或青绿多汁饲料的 比例,并根据体况的恢复情况,逐渐转为饲喂非配种期日粮。 5.3.3.2 常年放牧的非配种期种公羊 冬季每日补混合精料500克,放牧期适当补充混合精料,每日饲喂2~3次,饮水1~2次。 5.3.3.3 舍饲的非配种期种公羊 日喂混合精料0.8~1.2千克,干草2~2.5千克,多汁饲料1.0~1.5千克。 5.3.4 配种期 5.3.4.1 种公羊在配种期内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和体力,适当补充蛋白质饲料。 5.3.4.2 常年放牧的配种期种公羊 配种预备期混合精料按配种期的60~70%给予,从每日给0.5千克开始,渐增至配种期水平。配种 期日补混合精料1.2~1.4千克、干草2千克、胡萝卜0.5~1.5千克、食盐15~20克、骨粉5~10克,随着 配种任务的增加还要另加鸡蛋3~4个、牛奶0.5~1千克;配种后期逐渐降低饲养水平。 5.3.4.3 舍饲的配种期种公羊 日喂混合精料1.0~1.5千克,青绿饲料1.0~1.3千克,优质青干草2~2.5千克,鸡蛋2~3枚,增加 运动时间。配种后期渐降低饲养水平。 5.4 繁殖母羊的饲养管理 5.4.1 空怀期 抓好放牧,恢复体况,尤其在配种前,对个别体况较差者进行短期优饲,使羊群膘情一致,发情集 中,便于配种、产羔。 5.4.2 妊娠期 5.4.2.1 妊娠前期(前 3 个月),胎儿发育缓慢,需要的营养物质与空怀期基本相同,一般在青草期 放牧即可满足营养需求,防止早期流产。 5.4.2.2 妊娠后期 (后 2 个月),胎儿生长迅速,其中 80%~90%的初生重是此时生长的,因此这一 阶段需要营养水平较高。日补混合精料 0.3 千克、青干草 1~1.5 千克、青贮料 1 千克、胡萝卜 0.5 千 克、骨粉 5 克。防止母羊由于霜草或霉烂饲料、惊吓、意外伤害而发生早产。 5.4.3 5.4.3.1 哺乳期 哺乳前期(前 2 个月) 羔羊的营养主要依靠母乳。如果母羊营养好,奶水就充足,羔羊发育好、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对 产单羔的母羊日补混合精料0.3~0.5千克、干草1.0千克、多汁饲料1.5千克。带双羔的母羊日补混合精 料0.4~0.6

pdf文档 DB5333-T 12.3-2018 兰坪乌骨绵羊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饲养管理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33-T 12.3-2018 兰坪乌骨绵羊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饲养管理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33-T 12.3-2018 兰坪乌骨绵羊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饲养管理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33-T 12.3-2018 兰坪乌骨绵羊养殖技术规范第3部分:饲养管理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58:5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