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245.2—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 美国白蛾 2019 - 07 - 30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7 - 30 实施 发 布 DB4117/T 245.2—2019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美国白蛾的调查 .................................................................... 1 5 美国白蛾的防控 .................................................................... 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美国白蛾生活史(驻马店) ........................................ 5 I DB4117/T 245.2—2019 前 言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由总则和各分则组成。总则是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 的通用要求,可单独使用;分则是各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与防控要求,与总则配套使用。 本次发布的《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规范》为第2部分 美国白蛾,以后根据工作需要再视情 况增补。 本标准中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驻马店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驻马店市林业技术推广站,驻马店市薄山林 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范大整,崔晓琦,朱洪,陈元兵,李娟,刘奇,刘少强,邵明春,刘翠鸽、杨 谦,陈星、王志敏,杨秀丽,李建武,赵来,李京泽,徐彬,王德军 II DB4117/T 245.2—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 美国白蛾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驻马店市美国白蛾的术语及定义、调查和防控。 本标准适用于驻马店市美国白蛾的调查和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474-2009 美国白蛾检疫技术规程 LY/T2111-2013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规程 LY/T1704 白蛾周氏啮小峰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LY/T1915 诱虫灯林间使用技术规程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国白蛾 属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属于世界检疫性有害生物,是典型的杂食性害虫,可危害多种林木、 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以危害阔叶树为主。在驻马店市的生活史参见附录A。鉴定特征参见GB/T23474- 2009中的附录C。 3.2 幼虫网幕 美国白蛾1龄~4龄幼虫群集取食危害寄主叶片,吐丝将被害叶片包围形成网幕。 3.3 扩散幼虫 4龄后的美国白蛾幼虫脱离网幕分散危害,进入暴食期,且有极强耐饥饿能力。 3.4 周氏啮小蜂 属膜翅目、姬小蜂科,是目前人工培育控制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昆虫。 3.5 检疫性有害生物 局部地区发生,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的病、虫、微生物、杂草等。 1 DB4117/T 245.2—2019 4 美国白蛾的调查 4.1 寄主植物 以调查美国白蛾喜食树种为重点。 驻马店市常见的喜食树种有复叶械、白蜡、樱花、杏、柿、桑、榆、法国梧桐、樱桃等; 驻马店市常见一般喜食树种有杨、柳、桃、梨、刺槐、臭椿、山楂、泡桐、核桃、枫杨等。 4.2 调查时间 调查的最适时期是美国白蛾的幼虫网幕期,根据美国白蛾生活史和驻马店市的气候特征,第1代幼 虫调查时间为5月10日—5月31日,第2代幼虫调查时间为7月10日~7月20日,第3代幼虫调查时间为8月 20日~9月10日,根据当年天气和温度适当进行调整。 4.3 调查方法 在监测区,首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踏查,踏查方法按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 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的4.1执行。 以自然村、居民区、机关单位为调查点,公路以道班、铁路以站段、街道以街区为调查单位,平原 区农田防护林网以路为调查单位。每调查单位要抽查10%~30%的树木,观察树上网幕。第1代幼虫网 幕集中在树冠中下部外缘;第2、3代幼虫网幕多集中在树冠中上部外缘。 经过踏查,如果发现疫情,应立即对疫情发生区设立标准地进行详细调查。标准地调查按照《主要 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的4.2执行。 每年 4 月上旬越冬蛹羽化后,至 10 月第 3 代幼虫化蛹前,可悬挂诱虫灯和性引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调 查,具体按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 总则》的 4.3 执行。 4.4 发生(危害)程度 参照LY/T 1681—2006,根据有虫(网)株率,将被害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标准如下: 轻度发生:有虫(网)株率0.1%~2%; 中度发生:有虫(网)株率2.1%~5%; 重度发生:有虫(网)株率5.1%以上。 4.5 成灾标准 参照原国家林业局文件《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林造发[2012]26号),美国白蛾发生区域, 失叶率达到20%以上或林木受害株率达到2%以上为成灾。 5 美国白蛾的防控 5.1 防治要求 严格检疫检查,防止人为传播。以第1代幼虫网幕期防治为重点,注重易发地点、喜食树种的监测 与防治,突出风景区、城区、绿化通道、林业工程等重点区域、敏感地区的防治。人工放烟时,应注意 防火。剪除网幕时,应注意不可造成网幕破裂。其他要求按照《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1部分 总则》的5.2执行。 5.2 防治措施 2 DB4117/T 245.2—2019 5.2.1 检疫检查 美国白蛾是世界检疫性有害生物,检疫检查执行GB/T23474的规定。 5.2.2 物理防治 5.2.2.1 剪除网幕 在幼虫网幕期,对3龄前幼虫的网幕,利用高枝剪等剪除网幕,并就地将虫踩死、集中烧毁或喷药 杀死。对幼虫4龄后的已开始扩散的网幕,要先喷洒无公害药剂防治,再剪除网幕,杀死残留的活幼虫。 喷洒药剂参照5.2.4。 5.2.2.2 绑草把诱蛹 根据美国白蛾老熟幼虫下树化蛹特性,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0.8至1.5米高处,用谷草、稻草、 草帘等围成下紧上松的草把,诱集老熟幼虫集中化蛹,定期解下草把连同老熟幼虫集中烧毁。采取措施 分为三个时间段,分别为6月10日~6月30日,7月20日~8月10日,9月20日~10月10日根据当年天气和 温度适当进行调整。。 5.2.2.3 灯光诱杀 成虫羽化期,设置诱虫灯诱杀成虫。诱虫灯悬挂方法按照LY/T1915和诱虫灯使用说明书操作。 5.2.3 天敌防治 老熟幼虫期和化蛹初期,人工释放白蛾周氏啮小蜂。具体技术执行LY/T1704。 5.2.4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要在美国白蛾幼虫期进行,由于第一代美国白蛾虫龄较为整齐(5月10日-6月10日,根据 当年天气和温度适当调整),多在树干中下部危害,易防治作业,是最佳防治时机,其它每代美国白蛾 均宜在幼虫破网前施药。 利用轻型直升机等航空器、机动喷雾(喷烟)机等,喷施生物制剂、仿生制剂、植物源杀虫剂和无 公害的化学药剂。喷烟、放烟应在人畜活动少、林分郁闭度高的大面积片林,在无风或微风天气的早晨 和傍晚作业 5.2.4.1 微生物防治 喷施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Bt)防治。 球孢白僵菌,在林间温度24℃~30℃时喷施,施菌量15万亿孢子/hm²~45万亿孢子/hm²,干旱少 雨季节不宜使用。 苏云金芽孢杆菌(Bt),在林间温度20℃~30℃时喷施,施菌量0.5亿国际单位/hm²~2.5亿国际单 位/hm²,多雨季节不宜使用。 5.2.4.2 植物源杀虫剂防治 使用烟碱·苦参碱乳油稀释1500~2000倍液,常用喷药量为30克/亩~50克/亩。 5.2.4.3 仿生制剂防治 常用仿生制剂及其参考用量: 使用25%甲维·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常用喷药量为30克/亩~50克/亩。 3 DB4117/T 245.2—2019 使用10%阿维·除虫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常用喷药量为30克/ 亩~50克/亩。 使用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常用喷药量为30克/ 亩~50克/亩。 5.2.4.4 喷烟防治 选择晴朗天气或雨后,无风或微风天气,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用烟雾机进行喷烟防治。常 用药剂为烟碱·苦参碱乳油,使用剂量为30克/亩~50克/亩,药剂与柴油的配比为1:9。 4 DB4117/T 245.2—2019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美国白蛾生活史(驻马店) A.1生活史(驻马店) 美国白蛾在驻马店市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的4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期高峰期,并产卵。 幼虫5月上旬开始危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7月上旬,第1代成虫出现。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 8月中旬危害严重,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8月,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初龄 幼虫、老龄幼虫、蛹及成虫。8月中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直至 11月上旬;10月上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越冬蛹期一直持续到第二年4月。由于气候及各种天敌 的作用,越冬蛹残废率很高,能达到70%至80%。见表A.1。 表 A.1 美国白蛾生活史图表 世 1-3 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代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9月 中 下 上 10 月 中 下 上 中 下 11-12月 上中 下 越 △ △ △ △ △ △ △ 冬 + + + + + + + O O O O O O 代 第 1 代
DB4117-T 245.2-2019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与防控技术规范 第2部分 美国白蛾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40: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