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150 B 52 红 DB5325 河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25/T 94—2018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技术规程 2018 - 12 - 10 发布 红河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5325/T 94—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红河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红河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红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双有、李春祥、何作明、瞿翠萍、杨礼红、朱广红、肖燕妮。 I DB5325/T 94—2018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哈尼梯田养殖泥鳅的环境条件、养殖泥鳅田的准备、苗种投放、饲养管理、病害防治 和收获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哈尼梯田泥鳅饲养。其它梯田鱼类饲养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环境条件 3.1 水质要求 水质应符合GB 11607中3.1、3.2的规定。水源应符合NY/T 5361中3.3的规定。 3.2 产地底质 产地底质应符合NY/T 5361中3.4的要求。 4 养殖泥鳅田的准备 4.1 田埂 田水保持20 cm以上,田埂加高至距田水表面40 cm以上,埂顶宽40 cm~50 cm,做到田埂不渗漏、 不坍塌。 4.2 开挖沟、凼 主要针对面积超过1亩的单块梯田,开挖的沟、凼占田块面积的10%,其中:开挖的沟占田块面积的 5%~8%,可根据梯田具体形状开挖成“一”字形、“十”字形、“艹”字形、“井”字形或“丁”字 形,沟宽40 cm~60 cm,沟深30 cm~50 cm,沟与田埂距离最好不低于100 cm。小面积梯田无需开沟, 只需在梯田的上埂脚处往田中方向扒出一定的斜坡,使其保持40 cm~60 cm水位;开挖的凼占田块面积 的2%~5%,可开挖在沟与沟的交叉处,田的一角或上埂脚处,凼深80 cm~120 cm,凼边设有围埂的, 1 DB5325/T 94—2018 进、排水口要与沟连通。开挖沟、凼通常选择栽秧前平整田块时,开挖沟还可以选择投放泥鳅苗种前3 d~ 5 d。 4.3 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应开挖在田块相对应的两角田埂上,以便于整块田的水流畅通。进、排水口的大小应根 据田块大小和下暴雨时进水量的大小而定,以确保泥鳅不逃离。 4.4 拦置设施 进、排水口应设置拦鳅栅,防止泥鳅逃跑和野杂鱼类等敌害生物进入养殖田中。拦鳅栅可用铁丝、 竹篾或化纤网片等材料制成,孔隙或网目大小,要根据所放养的泥鳅苗种规格来定,达到水流不阻拦, 泥鳅不漏网。拦鳅栅长度为排水口的2倍,进水口凸面朝田外,排水口凸面朝田内,高出田埂20 cm~30 cm, 底部插入硬泥土30 cm。 4.5 施肥、消毒 栽秧前平整田块时,全田均匀泼洒腐熟的农家肥,最好与耕作层泥土翻犁拌均,一次施足基肥,施 用量为每亩100 kg~150 kg。施完基肥后,在每亩田间开5个~8个小坑,每个小坑内倒入生石灰4 kg~ 10 kg,或用桶装生石灰,与水化开后全田均匀泼洒消毒,施用量每亩生石灰30 kg~50 kg。 5 苗种投放 5.1 泥鳅苗种选择 宜选用台湾泥鳅。投放泥鳅苗种以体表无损伤,规格均匀,活动能力强,体表分泌粘滑液多的个体 为宜。 5.2 投放密度 每亩每茬投放规格为3 cm~5 cm的泥鳅苗种6 000尾~10 000尾。 5.3 投放时间 一年可以养殖泥鳅两茬,即:水稻稻田生育期养殖和冬闲田养殖。水稻稻田生育期养殖,一般5月 中旬,水稻返青后7 d~10 d投放泥鳅苗种。冬闲田养殖,收割水稻捕捞第一茬养殖成品泥鳅后,投放 第二茬泥鳅苗种,时间一般9月中旬。投放时应避开极端天气。 5.4 消毒 投放泥鳅苗种前,使用3%~5%食盐溶液浸洗泥鳅苗种5 min~10 min。 5.5 水温调节 尼龙袋充氧运送泥鳅苗种,最好将尼龙袋放入梯田中浸泡30 min~45 min,再打开袋口调节水温, 使运送泥鳅苗种的水温与梯田水温的温差不大于2℃后,将泥鳅苗种缓慢投放沟凼内。 6 饲养管理 6.1 2 田水管理 DB5325/T 94—2018 水稻秧苗返青期,水位应保持3 cm~5 cm;泥鳅苗种投放后,田间水位保持7 cm~10 cm,到水稻 生长中后期,随着泥鳅的生长,适时清理疏通沟凼中淤泥,捞取草渣残饵,确保水流畅通,并根据田埂 的高低逐步调节水位,做到遇大雨洪水不漫田,干旱时田水不渗漏,保证泥鳅和水稻的生长用水。 6.2 防逃 经常检查拦鳅栅、田埂有无漏洞,暴雨期间加强巡察,及时排洪、清除杂物,防止田埂坍塌。 6.3 施肥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在鱼凼一角堆放腐熟的农家肥或有机绿肥,肥水后水体透明度不低于25 cm, 水色淡绿色为宜。 6.4 投饲 6.4.1 饲料 鳅田可移栽如浮萍、绿萍之类的水生植物,增加泥鳅的天然饵料;可投喂米糠、麦麸、豆渣、酒糟、 玉米面等精饲料和泥鳅专用配合饲料。泥鳅专用配合饲料的成分比为粗蛋白43%以上,粗脂肪5%以上, 粗纤维3%以上,粗灰粉16%以下,水分13%以下,盐酸不溶性物质2%以下,安全指标限量应符合NY 5072 的要求。 6.4.2 投饲方法 6.4.2.1 6.4.2.1.1 “三看”原则 看天气 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天气骤变和阵雨时不投。 6.4.2.1.2 看水质 清淡多投,肥浓少投,恶变不投。 6.4.2.1.3 看泥鳅 活动正常食欲旺盛,不浮头多投。反之少投。 6.4.2.2 6.4.2.2.1 “四定”措施 定时 正常情况下,每天投饲时间固定在上午7:00 am~10 am,下午4:00 pm~6:00 pm。 6.4.2.2.2 定质 饲料要新鲜、卫生,不霉烂变质,以免污染水质。 6.4.2.2.3 定位 投喂饲料要固定食场,选择在沟凼某一位置投喂。 6.4.2.2.4 定量 3 DB5325/T 94—2018 日投泥鳅专用配合饲料量按存田泥鳅体重总重量的2%~5%投喂,精饲料量按存田泥鳅体重总重量 的5%~8%投喂。 7 病害防治 7.1 防御敌害 发现蛙类及其蛙卵要打捞干净,防止蛇害和野杂鱼类从进水口随流水进入田中,发现鸟类(主要危 害鸟类:白鹭鸶)接近鳅田应予驱赶或者安装防鸟网。 7.2 常见病防治 7.2.1 预防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泥鳅生长期间,每15 d~30 d向沟凼中泼洒石灰水,每立方米 用生石灰0.5 kg~1 kg,化水泼洒。 7.2.2 治疗 泥鳅常见病症状、治疗方法和用药量,详见附录A,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水稻病虫害防治,宜使 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防治时,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使用量,农药 宜喷施在水稻茎叶上,粉剂农药要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水剂农药要在露水干后喷施;施药前稻田水 深应保持在10 cm以上。 8 收获 8.1 晒田 水稻收割前需要晒田,此时可降低水位至露出田泥即可。 8.2 收割稻谷 九黄十收,谷粒成熟度达90%以上时,及时收割脱粒,晒干贮藏。 8.3 捕捞泥鳅 8.3.1 捕捞时间 9月中旬收割水稻时捕大留小,翌年整田时再次捕捞。也可结合市场需要,适时捕捞。 8.3.2 捕捞方法 8.3.2.1 地笼诱捕 笼内放上诱饵,傍晚下笼。笼放在泥鳅常出没地方,或接近食台。一部分露出水面,风大、气温低 时地笼深放,闷热或雨天,地笼浅放。连续几天可捕捞大部分泥鳅。 8.3.2.2 4 放水捕捞 DB5325/T 94—2018 捕捞泥鳅前疏通水沟,缓慢放水,使泥鳅集中在沟内,在出水口设置网具,将泥鳅顺沟赶至出水口 一端,让泥鳅落网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食用泥鳅上市出售,其他的放回梯田继续饲养或转入其他水体 饲养。夜间捕捞效果更好。 8.3.2.3 干田捕捞 慢慢放干田水,使泥鳅集中在沟内捕捞。 5 DB5325/T 94—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常见病治疗方法一览表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常见病治疗方法见表A.1所示。 表 A.1 病种名称 病原体 泥鳅烂鳍 嗜水气 病 单胞菌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常见病治疗方法一览表 症状表现 流行季节 治疗方法 鳍条基部充血,鳍条附近皮膜腐烂,背 减少病菌繁衍,避免泥鳅体表机械损伤。 鳍附近表皮脱落明显,呈灰白色。严重 用 0.3 ppm~0.5 ppm 聚维酮碘(10%), 时鳍条脱落,肌肉外露、红肿,腹部和 全年 或 0.5 ppm~0.6 ppm 强氯精(含有效氯 体侧出现红斑,逐渐变成深红色,肠管 90%),或 1 ppm 漂白粉水溶液,或 0.2 糜烂,停止摄食,衰弱致死。 ppm 二溴海因全田泼洒,连续 3 d~4 d。 用 20 ppm 生石灰,或 1 ppm 漂白粉化水 泥鳅打印 点状气 患病泥鳅身体浮肿,红色患部主要在尾 病 单胞菌 柄两侧,呈椭圆形或圆形,似打上印章。 7 月~9 月 泼洒,或用 0.3 ppm 的溴氯海因全田泼 洒,连续 3 d~4 d。还可对患病泥鳅用 2%漂白粉直接涂于患处。 泥鳅赤皮 病 (擦皮瘟 或皮瘟) 多由泥 鳅体表 擦伤、水 质恶化 引起 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胸鳍、尾鳍充 血并烂掉;鳍条间的组织常被破坏呈扫 病(肤霉 体易生长繁殖,病情高发温度 13℃~ 病) 泥鳅车轮 虫病 全年 双链季铵盐加水全田泼洒,连续 3 d~4 18℃,尤其在苗种下田时水温正适合水 捕捞运输操作要细心,防止泥鳅受伤。 全年 用 0.7 ppm 硫酸铜和亚硫酸铁(5:2)合 寄生在泥鳅鳃部和体表患病后摄食量减 少,离群独游,严重时虫体密布,不及 对患病的泥鳅可用 2%~3%的食盐溶液 浸洗 5 min~10 min。 霉菌的生长。 车轮虫 二氯异氰脲酸钠,或 0.2 ppm~0.5 ppm d。 泥鳅身上长出许多白毛。水质较清的水 水霉 表损伤。用 1 ppm 漂白粉,或 0.3 ppm 帚状。 泥鳅水霉 病或白毛 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良

pdf文档 DB5325-T 94-2018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技术规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25-T 94-2018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技术规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25-T 94-2018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技术规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25-T 94-2018 哈尼梯田泥鳅养殖技术规程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3:42:3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