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31253.8 (22)申请日 2022.10.28 (71)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 学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 0号 申请人 中安安全工程研究院 (72)发明人 李振雷 宋大钊 陈建强 何学秋  李康 何生全 邱黎明 周超  杨华康 杨菲 兰世瑞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 责任公司 1 1237 专利代理师 张仲波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F 17/10(2006.01) G06Q 50/02(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及装 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 划分方法及装置, 涉及煤矿安全技术领域。 包括: 分析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并确定主控因素的相对 重要度; 采掘前进行冲击地压危险区静态划分; 采掘过程进行冲击地压危险区动态划分; 采掘过 程进行冲击地压危险区静动态耦合划分。 本发明 提供的方法为矿井提供科学动态划分工作面冲 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技术手段, 有助于矿井针对性 制定并动态完善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措施, 最大程 度降低冲击地压风险, 减弱甚至消除冲击地压灾 害, 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0页 CN 115511379 A 2022.12.23 CN 115511379 A 1.一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对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所述主控因素的相对重要度; S2: 根据所述主控因素的差异, 进行矿井工作面采掘前的冲击地压危险区静态划分, 获 得静态划分区; S3: 基于动态评价指标, 进行矿井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初步动态划分, 获得初步动态划分区; S4: 根据所述静态划分区和所述初步动态划分区, 进行矿井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的冲击 地压危险区静动态耦合划分, 完成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中, 根据 所述主控因素的差异, 进行矿井工作面采掘前的冲击地压危险区静态划分, 获得静态划分区, 包括: S21: 在进行矿井工作面采掘前, 根据所述主控因素的差异, 将工作面划定为若干个区 域; S22: 利用改进的综合指数法计算各个划定区域的综合指数; S23: 根据综合指数判定各个划定区域的危险等级, 获得静态划分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2中, 利用改进的综合指数法计 算各个划定区域的综合指数, 包括: S221: 将现有的综合指数法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线性归一 化处理; S222: 根据所述主控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对 归一化后的各个评价指标 赋权重; S223: 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加权均值作为综合指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中, 基于动态评价指标, 进行矿 井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的冲击地压危险区动态划分, 获得初步动态划分区, 包括: S31: 在矿井工作面采掘过程中, 将工作面进行网格化处 理; S32: 利用动态评价指标计算各个网格内的动态评价指数; S33: 根据动态评价指数判定各个网格的危险等级, 获得初步动态划分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评价指标包括: 震动场指标和应 力场指标; 所述震动场指标通过微震能量密度进行计算, 所述微震能量密度 是通过微震监测得到 的; 所述应力场指标通过波速异常系数进行计算, 所述波速异常系数是通过震动波CT监测 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2中, 利用动态评价指标计算各 个网格内的动态评价指数, 包括: S321: 根据经验类比法, 确定所述震动场指标和所述应力场指标的上下临界值, 采用线 性归一化方法计算所述震动场指标和所述应力场指标的取值; S322: 对所述震动场指标和所述应力场指标 赋权重; S323: 计算所述震动场指标和所述应力场指标的加权均值, 将所述加权均值作为动态 评价指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4中, 根据所述静态划分区和所 述初步动态划分区, 进行矿井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的冲击地压危险区静动态耦合划分, 完成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511379 A 2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 包括: 对于静态划分区域和初步动态划分区域的重叠部分, 利用耦合叠加法确定重叠区域的 最终危险等级; 对于静态划分区域和初步动态划分区域的非重叠部分, 取各自的危险等级 作为非重 叠区域的最终危险等级, 完成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耦合叠加法包括: 根据下述公式 (1) 计算耦合指数: 其中, 为耦合指数, 为综合指数, 为动态评价指数, 为综合指数的分 配系数, 为动态评价指数的分配系数; 其中, 综合指数的分配系数 和动态评价指数的分配系数 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 客观熵权法、 博 弈论或者经验 对比法确定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危险等级包括: 耦合指数 取值为[0,0.25]时, 将危险等级划分为无冲击危险; 耦合指数 取值为(0.25,0.5]时, 将危险等级划分为弱冲击危险; 耦合指数 取值为(0.5,0.75]时, 将危险等级划分为中等冲击危险; 耦合指数 取值为(0.75,1]时, 将危险等级划分为强冲击危险。 10.一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适用于上述权利要求 1‑9中任意一项的方法, 装置包括: 主控因素确定模块, 用于对冲击地压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所述主控因素的相对 重要度; 静态划分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主控因素的差异, 进行矿井工作面采掘前的冲击地压危 险区静态划分, 获得静态划分区; 动态划分模块, 用于基于动态评价指标, 进行矿井工作面采掘过程中的冲击地压危险 区初步动态划分, 获得初步动态划分区; 动静态耦合划分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静态划分区和所述初步动态划分区, 进行矿井工 作面采掘过程中的冲击地压危险区静动态耦合划分, 完成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511379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及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及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及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及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7:40:5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