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52 昭 DB5306 通 市 地 方 标 准 DB5306/T 21—2019 代替 DG5306/T 20—2015 昭通市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2019 - 11 - 15 发布 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11 - 15 实施 发 布 DB5306/T 21—2019 前 言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本规范由昭通市渔业管理站提出。 本规范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昭通市渔业管理站。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发国、艾祖军、王登山、刘文明。 本规范代替了DG5306/T 20—2015。 I DB5306/T 21—2019 昭通市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稻田养鱼环境条件、鱼田工程、鱼种投放、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和田鱼捕捞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昭通市稻田鱼类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鱼沟 在养鱼稻田中开挖通鱼凼的沟道 3.2 鱼凼 在养鱼稻田中开挖的集鱼池 4 环境条件 4.1 环境 符合GB/T18407.4要求 4.2 水质 水质应符合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 4.3 稻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受旱、涝影响的稻田。 5 养鱼稻田设施 1 DB5306/T 21—2019 5.1 加固加高田坎 田坎高0.5米~0.7米,顶宽0.4米~0.5米以上,不漏不垮。提倡用石料、水泥板、三合土护坡。 5.2 注、排水口及拦鱼设施 5.2.1 注、排水口 根据稻田的排灌系统,在稻田对角处设置注、排水口,注、排水口用石料修建,进水口宽0.4~0.8 米,面积1亩以下排水口0.5 米~0.8米,面积1~2亩排水口宽1米~2米,面积大于2亩的排水口开设2 个以上,宽1.2米以上。 5.2.2 拦鱼设施 在注、排水口设置拦鱼设施,拦鱼设施用竹条、尼龙网等材料制作,长度为排水口宽度的3倍以上, 成弧形安置于注、排水口的迎水面,牢固插入田泥中,高出田坎20厘米以上,宽30厘米. 5.3 开挖鱼沟、鱼凼 5.3.1 鱼沟 栽秧前挖好鱼沟,宽0.8米~1米,深0.5米~0.7米,稻田面积1亩以下,开挖成“一”型,1亩以上 可挖成“十”字形、“井”字形或“目"字形等不同形状. 5.3.2 鱼凼 鱼凼建于稻田中央或背阴处,面积占稻田面积的6%~8%,凼深1米以上,凼顶高出田底20厘米以上, 凼内壁用石料或三合土铺砌,防止垮塌,凼与鱼沟相接处开一缺口,使凼沟相通,并安装拦鱼栅。 6 鱼种投放 6.1 稻田消毒 耕田、加施基肥后,按每亩25~35千克,融化成浆均匀泼洒,待8~10天后再插秧。 6.2 放养品种 以草鱼、鲤鱼、鲫鱼为主。 6.3 鱼种消毒 鱼种下田前用2%~4%食盐水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浸泡10~20分钟。 6.4 鱼种投放量 每亩放养鱼种数量为250尾~450尾。 6.5 放养规格 放养全长为10厘米~15厘米的鱼种。 6.6 鱼种投放比例 鲤鱼50%—60%,草鱼20%—30%,鲫鱼10%—20%。 DB5306/T 21—2019 6.7 鱼种投放时间 待秧苗返青后放养草鱼、鲤鱼、鲫鱼鱼种, 运鱼水温和田水水温温差大于3 ℃,要调节水温。 7 饲养管理 7.1 饲料投喂 7.1.1 喂养原则 稻田水浅,天然饵料有限,要提高产量必须补充人工饵料,并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投喂。 7.1.2 养鱼饲料 配合颗粒饲料:符合NY 5072的规定;农家饲料:蚕蛹、菜子饼、米糠、麦麸、豆渣、酱糟、酒糟、 玉米面等;青饲料:浮萍、瓢沙、水草、旱草、豆叶、菜叶、苕藤等。 7.1.3 饲料投喂量 a) 日投喂量:水温在 15 ℃~20 ℃,配合饲料按鱼体重的 1%—3%投喂,农家饲料按鱼体重的 2 —4%投喂,青饲料按草鱼体重的 30%—40%投喂。水温在 20 ℃以上,配合饲料按鱼体重的 3% —5%投喂,农家饲料按鱼体重的 4—6%投喂,青饲料按草鱼体重的 40—50%投喂。 b) 全年饲料需要量:每亩饲料需要量,需配合颗粒饲料 80 千克~100 千克,农家饲料 30 千克~ 50 千克,青饲料料 1000 千克~1500 千克。 7.1.4 投饲技术 青饲料应新鲜,以当天吃完为宜,次日投草前需将陈草捞去。浮萍覆盖鱼凼水面不可超过30%。先 喂青饲料后配合颗粒饲料, 不喂变质饲料。投料地点:固定在鱼凼(沟)内。投饲时间:每天投1次~ 2次。第1次在上午7时~9时,第2次在下午3时~5时为好。 7.2 日常管理 7.2.1 水位管理 水稻生育期间的水位管理按水稻裁培技术要求,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水位。水稻 收割后,尽可能将田水加深。 7.2.2 防逃 经常田埂,检查拦鱼设施,疏通排洪沟,特别在大雨天要加强巡视,防止洪水漫坎和鱼类逃逸。 7.3 7.3.1 施肥 施肥原则 养鱼稻田的施肥原则是施足基肥,减少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基肥占全年施肥总量的70%,追肥占30%。 7.3.2 基肥 3 DB5306/T 21—2019 每亩可施碳酸氢铵15千克~20千克,也可施钙镁磷肥50千克,或施硝酸钾8千克~10千克,也可施 厩肥150千克~250千克。农家粪作基肥以800千克~1000千克为宜。 7.3.3 追肥 每亩每次施碳酸氢铵2.5千克~5千克,或尿素7.5千克~10千克,或钙镁磷肥15千克~20千克。 农家粪作追肥每亩不超过500千克。 7.3.4 施肥方法 施肥时用纱布袋装肥料、用竹竿在稻禾的叶子上进行敲击,使肥料落在叶子上而施肥,先施半边田, 次日再施另半边田。每批追肥分2~3次施放。 8 病害防治 8.1 水稻病虫害防治 8.1.1 稻田养鱼对水稻病虫害有生物防治作用。 8.1.2 用药 根据安全农产品生产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光谱性的农药,禁用对鱼类有剧毒的农药,农药的 使用要符合GB 4285标准,允许使用的农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主要 农药 防治 品种 允许使用的农药 施药量 商品药量 对象 喷施 对水量 次数 (公斤) (次) 收鱼距最后一次施 药时间(天) 扑虱灵 稻飞虱、稻叶蝉 24-30 克/(次、亩) 40-50 ≤2 ≥14 稻瘟灵 稻瘟病 24-30 毫升/(次、亩) 60-75 ≤2 ≥30 叶枯灵 水稻白、叶枯病 300-400 毫升/(次、亩) 60-75 ≤2 ≥30 多菌灵 稻瘟病、纹枯病 100-150 毫升/(次、亩) 100 ≤2 ≥30 井岗霉素 纹枯病 100-150 克/(次、亩) 75-100 2 不限 托布津 稻瘟病 50-75 克/(次、亩) 40-50 ≤3 ≥15 吡虫啉 褐稻飞虱 20-60 克/(次、亩) 40-50 ≤3 ≥15 8.1.3 施药方法 施药前,先疏通鱼沟,加深田水至7厘米~10厘米,粉剂趁早上稻禾沾有露水时用喷粉器喷,水剂 宜在晴天露水干后以雾状喷出,应把药喷在稻禾上,尽可能避免药物落入水中。 8.2 鱼病防治 8.2.1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8.2.2 鱼病发生时要及时对田水消毒,并投喂药饵进行治疗。常见鱼病防治方法 DB5306/T 21—2019 a) b) c) d) e) 8.2.3 9 细菌烂鳃病:用生石灰 20 克/立方米或枫树叶 20 千克/亩。 赤皮病:用漂白粉 1 克/立方米或磺胺嘧啶内服 1 克/10 千克鱼。 肠炎病: 用漂白粉 1 克/立方米或每 50 千克鱼用大蒜头 0.5 千克,捣烂如泥,加食盐 0.2 千克。 草鱼出血病:投喂杨、柳树叶或用猪血拌饵喂鱼。 白头白嘴病:用漂白粉 1 克/立方米或五倍子汁液 1 克/立方米。 渔药使用严格按 NY 5071 渔药使用准则进行。 田鱼捕捞 9.1 时间 每年11月至第二年4月集中捕鱼。 9.2 工具 捞海、抄网、小网。 9.3 方法 捕鱼前,要先疏理鱼沟,然后缓慢放水,使鱼慢慢游到、或人为驱赶到鱼沟或鱼凼中,再用小网、 抄网或捞海进行捕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5306-T 21—2019 昭通市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昭通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9:52:1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