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7.120.01 52 DB5308 DB5308/T 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 普洱咖啡 2014 - 02- 25 发布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4 - 04- 01 实施 发 布 1 DB5308/T 7—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办公室、普洱市咖啡产业联合会、普洱市咖啡试验示范场、 云南思茅北归有限公司、普洱市气象局、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寒、刘标、李忠恒、李光华、曾仲仁、许正宏、苏东、李维秀、黄许俊、罗 正刚。 DB5308/T 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 普洱咖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普洱咖啡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规程、加工、产品质量、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普洱境内生产的生咖啡(俗称咖啡米)的种植、加工、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T 5009.6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GB/T 5009.8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T 5009.19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5033 生咖啡 嗅觉和肉眼检验以及杂质和缺陷的测定 GB/T 19182 咖啡 咖啡因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379 水果、蔬菜及茶叶中吡虫啉残留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3502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测定 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NY/T 358 咖啡 种子 NY/T 359 咖啡 种苗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04 生咖啡 NY/T 606 小粒种咖啡初加工技术规范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761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留的测定 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 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1680 蔬菜、水果中多菌灵等4种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1 DB5308/T 7—2014 SN/T 0519 进出口食品中丙环唑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SN/T 1952 进出口粮谷中戊唑醇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ISO 4150 咖啡豆 粒径分析(手筛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中国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咖啡 咖啡果实的种仁。 3.2 破损米 加工过程中受到机械等损坏的生咖啡。 3.3 碎米 不完整的生咖啡。 3.4 异色米 外观颜色不是浅蓝色或浅绿色,对杯品质量有不良影响的生咖啡。 3.5 异物 生咖啡以外的其他物质。 4 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 4.2 宜植地选择 宜植地应选择在年平均温度19 ℃~21 ℃,最适海拔800 m~1200 m,坡度25 度以下及法律允许、 地形开阔的缓坡丘陵,超过1200 m以上无霜的区域也可种植。 4.3 咖啡园开垦 4.3.1 开垦时间 2 DB5308/T 7—2014 最佳开挖种植沟的时间为10 月~次年4 月,沿等高线开挖。 4.3.2 开垦规格 台面宽1.8 m~2.0 m,种植沟的规格为口宽60 cm、深50 cm、底宽40 cm。 5 播种 5.1 种子质量 普洱咖啡的种子应选择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稳产的良种,且符合NY/T 358的要求。 5.2 制种 鲜果要及时去掉果皮脱胶,洗净的种子只能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摊开晾干,不能在太阳光下曝晒; 用人工拣除机损豆、大象豆、圆豆和果皮、石头等杂质;在种子晾干(约8~10)d后,即可播种,种子 保存期不超过100 d。 5.3 播种前种子处理 5.3.1 浸种:咖啡种子用 40 ℃的温水浸泡 24 h。 5.3.2 消毒:种子、土壤和沙床要进行消毒处理。 5.4 营养土制备及袋子规格 营养土以60 %细碎表土、38 %腐熟农家肥或油枯和2%钙镁磷混合而成。当年苗营养袋规格为16 cm ×20 cm,一年苗袋规格为25 cm×30 cm。 5.5 播种 播种量每平方米最多0.8 kg,均匀播种。播后要用木板把种子压入沙中,使之与沙面平整,盖一层 厚约1厘米细沙,以看不见种子外露为宜,再铺一层5 cm厚经过消毒的保温保水物质,然后均匀浇透水, 最后在沙床上搭建50 cm~60 cm高的小拱棚,盖上薄膜,以保温保湿,促进种子早发芽。 5.6 播种 一般一公斤种子可定植5亩~7亩,最适宜播期是12月~次年1月,以保证6~7月培育出株高15cm以 上、4~5对叶色浓绿无病的壮苗。 5.7 催芽 当催芽床上的幼苗子叶舒展成蝴蝶状,早、晚气温低时,取苗移入营养袋中,移苗人员应经培训, 严格执行规程,避免移栽过深或过浅,掐去根尖1 cm~2 cm;适时淋水、除草、浇施腐熟清粪水,注意 防治病虫害,在苗木出圃前30 d~45 d逐渐疏棚炼苗。 5.8 种苗 普洱咖啡的种苗应符合NY/T 359的要求。 6 咖啡园管理 6.1 定植 3 DB5308/T 7—2014 6.1.1 种植沟于 5 月之前回土并高于台面 5 cm,保持台面内倾(5~6)度;一般每穴施足底肥 2 kg~ 3 kg,以农肥为主; 6.1.2 定植时间:6 月至立秋前移栽。 6.1.3 定植方法:在定植时必须用刀切去塑料袋底部 2 cm~3 cm,以防弯根。撕去塑料袋后将苗木放 入植穴适中位置,并使土面与平台面高度一致,分层回土,分层压实。 6.1.4 定植密度:按品种特性和管理水平,一般株距以 0.8 m~1.2 m,亩植(280~416)株。 6.2 除草松土 咖啡属浅根作物,绝大部分吸收根分布在0 cm~30 cm土层内,台面不宜常翻动,确需松土时应在 株间浅锄并打碎土块,经常保持台面水平。树冠内的杂草只能用手拔除,每年除草(2~3)次,保护带 只能钐埂,杜绝铲埂。每年10 月深翻内外埂一次。 6.3 套种 定植(1~2)年的咖啡,可充分利用内、外台面种植豆科作物(黄豆、花生等),间作物离咖啡树 50 cm。 6.4 压青改土 定植(1~2)年,在种植沟内侧台面挖口宽40 cm、深30 cm的压青沟,将绿肥(杂草、桔秆等)埋 入沟中。 6.5 种植荫蔽树、增加覆盖物 咖啡生长发育自身需一定的荫蔽度,投产后的咖啡园需要30 %荫蔽,按照坡向,因地制宜选种荫蔽 树。对荫蔽树要加强管理,达到旱季荫蔽,雨季透光。 6.6 灌溉 6.6.1 在干湿季分明,特别是干旱的(3~5)月咖啡开花期,每月灌 2 次透水,增产显效。雨季中较 长的间隙性干旱期需灌水。 6.6.2 灌溉方法最好滴灌,省水效果最好,也可沟灌、浇灌、喷灌等。 6.6.3 灌溉水质应符合 NY/T391 中灌溉水质的要求。 6.6.4 当园地土壤含水量低于 18 %时需灌水,灌水量以渗透土层深度 20 cm~30 cm 为宜。 6.7 土壤施肥 用地养地,培肥地力,多施有机肥,采用测土施肥、配方施肥或营养诊断施肥方法;幼龄树以氮、 磷肥为主,投产树以氮、钾肥为主,适当配施磷和其他微量元素。根据土壤分析测定PH值,根据咖啡生 长需要撒石灰适时调节土壤PH值。幼龄树每年施肥(3~4)次,投产树至少要施开花肥、壮果肥和冬肥 三次。所使用肥料按NY/T 394肥料使用准则中生产A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 6.8 咖啡树管理 6.8.1 去顶控高 第一次在株高120 cm进行,第二次在株高180 cm去顶,最终株高控制在2 m。去顶时间立春后进行。 6.8.2 修枝抹芽 4 DB5308/T 7—2014 病虫枝、纤弱枝、徒长枝、直生枝要及时修除,枯枝、下垂枝、衰老枝待果实采收结束半月后再行 修除;去腋芽,每年气温回升后萌生大量腋芽长成分枝,一般每条一分枝上离主干10 cm外均衡保留(3~ 5)条水平错生的二分枝,每条2 分枝上保留(2~3)条水平错生的三分枝,其余及时修除,使枝条分 布均匀,横可以看到邻株、竖可以看到地面,利于通风透光。 6.9 咖啡树更新 6.9.1 咖啡树更新标准:每年亩产生咖啡低于 40 kg,植株保存率不到 60 %,无切干复壮能力的老咖 啡园需进行更新; 6.9.2 咖啡树更新措施:重新整理台面,挖沟定植,全面消毒杀菌;将老树根全部清除。 6.10 霜冻咖啡树处理 6.10.1 霜冻咖啡树症状表现 霜冻灾害使得咖啡树组织细胞间间隙水结冰,体细胞破裂。首先叶片表现出缺水症状、继而叶片枯 黄、自叶柄处脱落。无叶的枝、干受害部份失去汁液,韧皮部失绿变黑,木质部无腐。受灾1 个多月后 主干上的症状才会明显,切干不可操之过急,以免造成重复处理。 6.10.2 霜冻咖啡树处理办法 6.10.2.1 待症状明确后进行修剪和锯杆,在受害部位下端切去健壮主干 2 cm~3 cm。 6.10.2.2 锯干切口呈 45 度角,斜面向东北(西南高、东北低),且用石蜡、松香(石蜡的 1/4)溶 化后涂切口,以堵塞导管防止水分蒸发和切口不受病源侵染。 6.10.2.3 对切干咖啡园进行深翻改土,加强水肥管理和防旱工作。 7 咖啡树病虫害防治 7.1 咖啡树主要病虫害 7.1.1 咖啡病害 咖啡病害主要有叶锈病、炭疽病、褐斑病、镰刀菌病、幼苗立枯病、枯梢干果、细菌性叶斑病、埃 尔根回枯病等。 7.1.2 主要虫害 咖啡虫害主要有灭字虎天牛、旋皮天牛、木蠹蛾、蚧壳虫类(地上地下)、蝽蟓、鼠害、大头蟋蟀、 地老虎、叶蝉。 7.2 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改善咖啡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 种措施对病虫害进行

pdf文档 DB5308-T 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 普洱咖啡 普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8-T 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 普洱咖啡 普洱市 第 1 页 DB5308-T 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 普洱咖啡 普洱市 第 2 页 DB5308-T 7-2014 高原特色农产品 普洱咖啡 普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5:22:5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