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0357799.X (22)申请日 2022.02.22 (73)专利权人 东莞誉诚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523872 广东省东莞 市长安镇振安工 业园内 (72)发明人 龙滔 彭得成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356 专利代理师 杨茵 方秀强 (51)Int.Cl. B29C 45/26(2006.01) B29C 45/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反牛角进胶模具 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 具的技术领域, 具体 涉及一种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包括面板和前模 仁, 面板设于前模仁上方, 且面板中部开有注料 口, 前模仁中部设有主流道, 且注料口底部与主 流道连接; 动模包括后模仁、 B板、 顶出机构和底 板, 后模仁设于前模仁下方, 前模仁下部形成有 与产品外侧面形状相配的凹模, 前模 仁内设有反 牛角镶件, 且牛角镶件设于后模仁上方, 后模仁 和反牛角 镶件上形成有与产品内侧面形状相配 的凸模, B板设于后模仁下方, 后模仁底部与顶出 机构连接, 顶出机构的底部与底板连接。 解决了 现有技术中后模 牛角容易断在型腔内, 顶出行程 变大, 型腔表面易产生胶粉, 而细水口点进胶会 产生大量水口料, 浪费资源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7169530 U 2022.08.12 CN 217169530 U 1.反牛角进胶模具 结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定模及设于其下 方的动模; 所述定模包括面板和前模仁, 所述面板设于前模仁上方, 且所述面板中部开有注料口, 所述前模仁中部设有 主流道, 且所述注料口底部与主流道连接; 所述动模包括后模仁、 B板、 顶出机构和底板, 所述后模仁设于前模仁下方, 前模仁下部 形成有与产品外侧 面形状相 配的凹模, 所述前模仁内设有反牛角镶件, 且所述牛角镶件设 于后模仁上方, 所述后模仁和反牛角镶件上形成有与产品内侧面形状相配的凸模, 所述B板 设于后模仁 下方, 所述后模仁底部与顶出机构连接, 顶出机构的底部与底板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 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 所述顶针面板设于顶针底板上方, 所述顶针设有多个, 每个所述顶针 的顶端依次穿过B板和后模仁, 且所述顶针的底端固定 于顶针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牛角镶件设有两 个, 两个所述反牛角镶件相对于主流道对称设置, 且所述前模 仁、 后模仁和两个牛角镶件构 成有两个相对于主流道对称的产品型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流道底部连接进胶 流道, 且所述进胶流道 底部设有冷料井, 且所述冷料井的侧壁 倾斜设置形成防脱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料井的侧壁倾斜设 置形成防脱角的角度为α, 且α 的角度为3 ‑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胶流道底部间隔均 匀的设有 多个冷料井, 且每 个冷料井的下 方均设有一顶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针底板和顶针面板 通过K.O镶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模仁和反牛角镶件 通过销钉固定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第 一导向柱和第 二 导向柱, 顶针面板、 顶针底板的四个角均开有第一定位孔, 每个所述第一定位孔内设有第一 导向柱, 所述第一导向柱底部抵在底板上方, 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过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 且 所述第一 导向柱的顶部 抵在B板的下方, 所述面板、 前模仁、 B板、 后模仁、 底板、 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 第二 导向柱依次穿过面板、 前模 仁、 B板、 后模 仁、 底板、 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的第二定位孔, 且 所 述第二导向柱上套设有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模仁和后模仁上 均设置有冷却通道。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169530 U 2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反牛角进胶模具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成型, 是指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 经冷却固化后, 得到成形品, 在 塑胶件模具注塑工艺中, 通常会使用到牛角浇口连接成型腔, 而现有牛角浇口所形成的牛 角胶口, 由于牛角胶口在顶出的过程中, 会强行顶直后脱离后模, 在牛角水口料变形变直的 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弹力, 为防止牛角胶口弹 飞。 [0003]在牛角胶口还未脱离后模前, 必须在流道上增加一段胶柱定位在后模仁中, 以确 保牛角脱口顺利脱模。 [0004]现有注塑模具会在滑块上设计牛角进胶, 产品注塑成型后在顶出时, 滑块向两侧 滑开, 此时牛角水口会与产品一同被顶出。 [0005]在生产电动工具产品时常加入玻纤, 现有进胶机构大多采用常规后模牛角进胶或 者细水口点进胶, 大批量生产时, 常规后模牛角容易断在型腔 内, 顶出行程变大, 型腔表面 (分型面)易产生胶粉, 而细水口点进胶会产生大量水口料, 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模 牛角容易断在型腔内, 顶出行程变大, 型腔表 面(分型面)易产生胶 粉, 而细水口点进胶 会产 生大量水口料, 浪费资源的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 是这样实现的, 反牛角进胶模具 结构, 包括定模及设于其下 方的动模; [0008]所述定模包括面板和前模仁, 所述面板设于前模仁上方, 且所述面板中部开有注 料口, 所述前模仁中部设有主流道, 且所述注料口底部与主流道连接; 所述动模包括后模 仁、 B板、 顶出机构和底板, 所述后模 仁设于前模 仁下方, 前模仁下部形成有与产品外侧面形 状相配的凹模, 所述前模仁内设有反牛角镶件, 且 所述牛角镶件设于后模仁上方, 所述后模 仁和反牛角镶件上形成有与产品内侧面形状相配的凸模, 所述B板 设于后模仁下方, 所述后 模仁底部与顶出机构连接, 顶出机构的底部与底板连接 。 [0009]定模与动模在注塑机的拉力下打开, 反牛角镶件在开模拉力及顶针的反向倒扣拉 力的作用下, 反牛角镶件从前模 仁中分离, 反牛角镶件留在后模仁上, 注塑机顶出系统开始 工作, 注塑机顶棍推动K.O镶件、 顶针面板、 顶针底板和顶针等一同往前运动, 最后取走流道 及产品。 [0010]进一步, 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 顶针面板和顶针底板, 所述顶针面板设于顶针底 板上方, 所述顶针设有多个, 每个所述顶针的顶端依 次穿过B板和后模仁, 且所述顶针的底 端固定于顶针面板上。 [0011]进一步, 所述反牛角镶件设有两个, 两个所述反牛角镶件相对于主流道对称设置,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169530 U 3

.PDF文档 专利 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第 1 页 专利 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第 2 页 专利 反牛角进胶模具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25:5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