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0712886.2
(22)申请日 2022.03.29
(73)专利权人 襄阳相相避雷器有限公司
地址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汉江北
路16号2幢一层
(72)发明人 刘玉彬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智恒永道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42 290
专利代理师 赵泽夏
(51)Int.Cl.
B29C 45/26(2006.01)
B29C 45/14(2006.01)
B29C 45/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避雷器 封装注塑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雷器封装注塑模
具, 其包括工作台、 下模座、 放置架和驱动机构;
所述下模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下模
座具有一型腔, 所述型腔内用于放置避雷器本
体; 所述放置架活动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 并与
所述避雷器本体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
座、 连接轴及伸缩驱动件, 所述传动座滑动设置
于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传动座上开设有弧形槽,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弧形槽内, 所述连
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
型的有益效果是: 不再需要人手伸入 下模座内将
避雷器取出, 避免了因出现误操作, 而导致上模
座下移对人手 造成一定 压伤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7495011 U
2022.09.27
CN 217495011 U
1.一种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工作台;
下模座, 所述下模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下模座具有一型腔, 所述型腔内用
于放置避雷器本体;
放置架, 所述 放置架活动设置 于所述下模座上, 并与所述避雷器本体连接;
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座、 连接轴及伸缩驱动件, 所述传动座滑动设置于所
述工作台上, 所述传动座上开设有弧形槽,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弧形槽内, 所述连
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架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驱动件与所述传动座连接、 并用于驱动所
述传动座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上沿着所
述下模座的长度方向两侧开设有滑槽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座上沿着所
述型腔的外围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 放置架活动设置 于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座长度 方向
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卡槽, 所述 放置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卡 块, 所述卡块卡进所述 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架上开设有
两个放置 槽, 所述避雷器本体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述 放置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架包括两个
横梁和两个纵梁, 两个所述纵梁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两端, 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固定安
装在两个所述横梁上, 两个所述 放置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纵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 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 座底部固定
安装有滑块, 并通过滑块滑动连接 于所述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 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另一端与
所述卡块固定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 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驱动件固定
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驱动件为
气缸。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95011 U
2一种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避雷器封装设备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避雷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时高瞬态过电压危害, 并限制续流时间, 也
常限制续流幅值的一种电器。 在对避雷器进行封装时通常采用注塑成型, 注塑成型又称注
射模塑成型, 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 方法。
[0003]申请号20202262805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整体封装避雷器壳体注
塑成型模 具, 包括上模架和下模架, 所述上模架的一侧设置有 上模, 所述下模架的一侧设置
有下模, 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座, 所述上模的下侧设置有凸模, 所述
下模的表面开设有凹模, 所述下模的表面围绕凹模开设有密封槽, 所述密封槽的内侧设置
有密封圈, 所述上模的下表面围绕凸模固定连接有密封凸起, 所述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推
板, 所述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弹簧。
[0004]上述注塑模具没有设置移动机构, 当避雷器注塑完成后, 需要人手伸入下模座内
将避雷器取 出, 容易因出现误操作, 从而 使上模座下移对人手造成一定的压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 提出一种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解决
现有技术中注塑模具没有设置移动机构, 当避雷器注塑完成后, 需要人手伸入下模座内将
避雷器取 出, 容易因出现误操作, 从而 使上模座下移对人手造成一定的压伤的技 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包
括:
[0007]工作台;
[0008]下模座, 所述下模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下模座具有一型腔, 所述型腔
内用于放置避雷器本体;
[0009]放置架, 所述 放置架活动设置 于所述下模座上, 并与所述避雷器本体连接;
[0010]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座、 连接轴及伸缩驱动件, 所述传动座滑动设置
于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传动座上开设有弧形槽, 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卡设于所述弧形槽内, 所
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放置架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驱动件与所述传动座连接、 并用于驱
动所述传动座移动。
[0011]进一步的, 所述工作台上沿着所述下模座的长度方向两侧开设有滑槽 。
[0012]进一步的, 所述下模座上沿着所述型腔的外围开设有安装槽, 所述放置架活动设
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0013]进一步的, 所述下模座长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开设有卡槽, 所述放置架上固定安
装有两个卡 块, 所述卡块卡进所述 卡槽内。
[0014]进一步的, 所述放置架上开设有两个放置槽, 所述避雷器本体两端分别放置在所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495011 U
3
专利 一种避雷器封装注塑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24: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