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CCS B 10 湖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573-2020 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技术规范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improvement of soil fertility in rice-wheat rotation cropping area 2020-09-22 发布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11-22 实施 发 布 DB42/T XXXX-202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土壤培肥目标................................................................................................................................................. 4 5 培肥措施......................................................................................................................................................... 5 I DB42/T XXXX-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湖北省农 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襄阳市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桂云、张志毅、杨利、张富林、夏颖、巴瑞先、范先鹏、黄和平、罗颖、刘 冬碧、任耀武、戴志刚、段建设、余延丰、张勇、刘波。 本 文 件 实 施 应 用 中 的 疑 问 , 可 咨 询 湖 北 省 农 业 农 村 厅 , 联 系 电 话 : 027-87665821 , 邮 箱 :
[email protected] ; 湖 北 省 农 业 科 学 院 植 保 土 肥 研 究 所 , 联 系 电 话 : 027-87388218 , 邮 箱 :
[email protected]。 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联系电话: 027-87388218,邮箱:
[email protected]。 II DB42/T XXXX-2020 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土壤培肥目标,培肥技术内容(秸秆还田、 有机肥增施、绿肥种植和翻压、土壤深耕)。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稻麦轮作制农田的土壤培肥,其他相似地区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87 土壤全钾测定法 NY/T 88 土壤全磷测定法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 525 有机肥料 NY 609 有机物料腐熟剂 NY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889 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 1004 秸秆还田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121.6 土壤检测 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 1121.7 土壤检测 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 1121.24 土壤检测 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 自动定氮仪法 DB35/T 1221 紫云英绿肥种植及利用技术规范 DB51/T 1875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土壤培肥 soil fertility improvement 在稻麦轮作区,以合理轮作、施用有机物料和无机肥料、耕作措施为手段,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含 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使土壤肥力提升的措施。 3.2 3 DB42/T XXXX-2020 土壤肥力 soil fertility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并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包括土壤养分的数量、形态和土壤的保肥、 供肥性能。本文件所指土壤肥力界定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保 肥供肥性能指标。 3.3 有机肥 organic fertilizer 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废弃物或残体,经过堆腐发酵熟化后,具有改善土壤肥力,提供作物生长 所需养分的功效。本文件所指有机肥为工厂化生产的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 [来源:NY 525-2012,3.1,有修改] 3.4 秸秆还田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在收获的同时,将水稻或小麦秸秆粉碎后,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 4 土壤培肥目标 4.1 土壤肥力指标 土壤肥力宜按表1的标准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土壤有机质的测定按NY/T 1121.6执行。土 壤全氮的测定按NY/T 1121.24执行。土壤全磷的测定按NY/T 88执行。土壤全钾的测定按NY/T 87执行。 土壤碱解氮的测定按DB51/T 1875执行。土壤有效磷的测定按NY/T 1121.7执行。土壤速效钾的测定按NY/T 889执行。 表1 4.2 主要土壤培肥指标及分级 土壤肥力 有机质 全氮 全磷 全钾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等级 g/kg g/kg g/kg g/kg mg/kg mg/kg mg/kg 高 20-40 1-2 0.6-1 15-25 90-150 10-40 100-200 中 10-20 0.75-1 0.4-0.6 10-15 60-90 5-10 50-100 低 <10 <0.75 <0.4 <10 <60 <5 <50 土壤培肥的目标 经过多年的培肥,农田土壤肥力由中、低等级转变为高等;高等土壤肥力的农田,土壤肥力指标能 够更加协调。 4.3 培肥技术措施的选择 4.3.1 土壤肥力为中、低等级水平的农田宜采用秸秆还田、有机肥增施、绿肥种植和翻压等技术。 4.3.2 土壤肥力指标为高等水平的农田宜采用秸秆还田技术。 4.3.3 不同等级的农田需配合土壤深耕技术,稳定并提高耕作层厚度。 4 DB42/T XXXX-2020 4.3.4 部分土壤肥力养分指标处于中低等级水平的农田,宜采用有机肥和化学肥料配合施用,调优化肥 用量配比,并合理补充硫、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5 培肥措施 5.1 秸秆还田 5.1.1 秸秆还田方式 应用带粉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在作物收获时将小麦或水稻秸秆粉碎,粉碎的秸秆应均匀抛洒在田 面。小麦秸秆粉碎质量控制应符合NY/T 500,水稻秸秆粉碎质量控制应符合NY/T 1004。水稻季配合使 用秸秆腐熟剂将粉碎的秸秆直接翻耕入土中。应选用符合NY 609产品技术指标要求的有机物料腐熟剂, 2 腐熟剂用量为30kg/hm ,也可按照产品推荐量使用。收获机收割时,留桩不宜超过18 cm。 5.1.2 还田数量 小麦、水稻秸秆宜采取全量粉碎还田。 5.1.3 肥料施用 2 2 2 2 2 2 水稻季施用N(180 kg/hm -225kg/hm )、P2O5(45 kg/hm -82.5 kg/hm )、K2O(75 kg/hm -135 kg/hm ), 2 2 70%的氮肥、全部磷肥、钾肥作基肥,30%的氮肥作穗肥;小麦季施用N(180 kg/hm -210 kg/hm )、P2O5 2 2 2 2 (75 kg/hm -90 kg/hm )、K2O(60 kg/hm -90 kg/hm ),70%的氮肥、全部磷肥、钾肥作基肥,30%的 氮肥作拔节肥。所选肥料及施肥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 表2 作物 5.2 稻麦轮作区氮、磷、钾肥施用量推荐表 N kg/hm P2O5 2 kg/hm K2O 2 kg/hm 2 水稻 180-225 45-82.5 75-135 小麦 180-210 75-90 60-90 有机肥增施 采用符合NY 525要求的有机肥料和NY 884要求的生物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水稻移栽前或小 2 2 麦播种前2d-3d均匀一次性施入,有机肥施用量1800 kg/hm -3000kg/hm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规定。 5.3 绿肥种植和翻压 5.3.1 绿肥种类 以豆科绿肥紫云英、苕子为主,也可用油菜等,依据区域降水量、积温选择适宜的绿肥种类。 5.3.2 绿肥种植 绿肥种植时间、播种量、播种方法、施肥参照DB35/T 1221执行。 5.3.3 翻压绿肥 5 DB42/T XXXX-2020 根据当地降雨量和气温,在盛
DB42-T 1573-2020 稻麦轮作区土壤培肥技术规范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58:1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