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3 B22 宿 迁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213/ T1014—2019 优质长粒籼稻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in high quality long grain Indica rice 2019 - 08 - 30 发布 宿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9 - 30 实施 发 布 DB3213/ T1014—2019 前 言 本规程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 本规程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由宿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宿迁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陈之政、黄年生、张明、张洪树、吴优、何兴武、张小祥。 I DB3213/ T1014—2019 优质长粒籼稻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优质长粒籼稻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组合)、产量指标、产量结构、 栽培技术要点、收获贮藏和生产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宿迁地区优质长粒籼稻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 禾谷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7891-2017 优质稻谷 NY/T 391-2013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品种品质 variety and quality 以该品种多点多年正季生产的稻谷为试样,对各项品质指标分析测定的数据进行综合评判的结果。 3.2 粒长 grain length 完整无破损精米粒两端的最大距离。 3.3 优质长粒籼稻 high quality longgrain Indica rice 指采用符合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二级标准以上(含二级)、粒长大于6.5mm的优质籼稻。 4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2013的规定。 5 品种(组合) 1 DB3213/ T1014—2019 选用适宜在宿迁地区种植的、符合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二级标准以上(含二级)、粒长大于 6.5mm的品种(组合),并优先选择有食味品质好的品种(组合)。 6 产量指标 2 600kg/667m 以上。 7 产量结构 2 有效穗(14~16)万/667m ,每穗粒数(170~19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28)g。 8 栽培技术要点 8.1 壮秧的培育 8.1.1 秧田培肥 旱育苗床有机肥的培肥在播种前2个月进行,亩用商品有机肥(有机质含量≥45%、N+P2O5+K2O总 2 2 养分≥5%) (1~2)t/667m ,速效肥在播种前(15~20)d施用,亩用45%(15-15-15)复合肥45 kg/667m , 速效肥要均匀撒施,充分拌和。 8.1.2 播期播量 2 于5月10日左右播种,旱育秧播种量(7.5~10)kg/667m 。 8.1.3 种子处理 种子应符合GB 4404.1的质量标准,使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药剂浸种,防治恶苗病等种传 病害,或使用籼型旱育保姆类高吸水种衣剂按药种比1:(3~3.5)进行拌种。 8.1.4 苗床肥水管理 旱育秧播后窨足底墒水,1叶期揭膜补水,3叶期前床土湿润;4叶期以后旱管为主,如中午叶片出 现卷叶,傍晚不能展开,应及时补水。培肥达标的旱育苗床原则上不需追肥,如需追肥,则在4叶期后 2 结合补水措施追施(5~7.5)kg/667m 的尿素。 8.1.5 病虫草害防治 2 旱育秧于播后芽前用36%丁·恶乳油(130~150)ml/667m 土壤封闭杂草。秧田灰飞虱、稻蓟马等 2 用10%的吡虫啉20g/667m 兑水(40~50)kg喷雾防治。 8.2 8.2.1 大田整地、栽插 大田整地 在麦秸秆全量还田的基础上,先将有机肥施于地表,灭茬旋耕,上水后施无机肥旋耕整平,田面高 低相差不得超过3cm。 8.2.2 栽插 2 DB3213/ T1014—2019 2 行距30cm,株距(14~17)cm,栽(1.3~1.6)万穴/667m ,每穴(1~2)苗。栽插深度(2~3) cm。 8.3 田间管理 8.3.1 施肥 8.3.1.1 施肥总量 2 2 2 氮素(14~16)kg/667m ,磷肥(P2O5)(7~8)kg/667m ,钾肥(K2O)(11~13)kg/667m ,其中有 机肥氮量占总用氮量20%以上。 8.3.1.2 肥料运筹 氮素肥料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8:2或7:3,其中基肥:分蘖肥比例为7:3,栽后(5~7)d施分蘖 肥,穗肥按促花肥:保花肥为5:5的比例施用,促花肥以复合肥为主,保花肥以尿素为主,分别在叶龄 余数3.0和1.0叶时施用;有机肥全部作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一半作基肥、一半作穗肥施用。 8.3.2 水浆管理 灌溉水质符合NY/T 391-2013的规定。移栽时水层深度(2~3)cm,返青期(3~5)cm,分蘖期以 浅水层为主,视苗情土质露田(1~2)次;在80%够苗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至幼穗开始分化期多次轻 搁,达到田面沉实;幼穗开始分化期至齐穗期以浅水层为主;齐穗至成熟期实行间隙灌溉,随着生育进 程的推进,田面无水层时间由(1~2)天逐渐加长至(3~4)天,收获前(5~7)天断水。 8.3.3 病虫草害防治 8.3.3.1 大田杂草 结合施分蘖肥时进行,推荐用药品种和剂量见附录A。 8.3.3.2 病虫害 大田主要病虫害有稻蓟马、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其防治适期、用 药应根据病虫测报,选用高效、广谱、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适时适量用药。病虫草害防治应符 合GB/T 8321的规定。推荐用药品种和剂量见附录A。 9 收获贮藏 水稻黄熟期,及时收获,及时干燥入库。 10 生产记录 全程生产记录,并保存2年。 3 DB3213/ T1014—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优质长粒籼稻生产技术的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及方法 A.1 优质长粒籼稻生产技术的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及方法见表 A.1。 表 A.1 优质长粒籼稻生产技术的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常用农药、药剂用量及方法 防治对象 恶苗病、干尖 线虫病 恶苗病 秧田草害 防治时间 防治药剂 用药剂量 浸种 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 10g/(3-4)kg 稻种 拌种 0.75%多·多唑拌种剂 (299-400)g/Kg 稻种 36%丁·恶草乳油 130ml/667m ~150ml/667m 旱育秧在秧床盖土后覆膜前 2 2 2 稻蓟马 秧田期 10%吡虫啉 20g/667m 灰飞虱 秧田期 10%吡虫啉 20g/667m 35%丁·苄可湿性粉剂 80g/667m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 ml/667m ~15ml/667m 本田草害 稻纵卷叶螟 水稻移栽后 5~7d 二、三、四代 3 龄幼虫高峰期(卷 叶尖峰期) 2 2 2 2 2 二化螟 一、二代卵孵高峰 25%杀虫双水剂 250ml/667m 白背飞虱 二代低龄若虫高峰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15g/667m 三、四代低龄若虫高峰 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15g/667m 5%井冈霉素 150ml/667m 40%稻瘟灵乳油 100ml/667m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20g/667m 褐飞虱 纹枯病 苗瘟 在病情急增期防治第一次,以后 视病情消长防治第二次 移栽前或发病初期 2 2 2 2 2 穗颈瘟 水稻破口期预防 稻曲病 水稻孕穗末期到破口前期预防 2.5%纹曲宁水剂 300ml/667m ~350ml/667m 细菌性条斑病 发病初期及 7 天后各使用一次 20%噻唑锌水剂 100ml/667m ~250ml/667m 2 2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213-T 1014-2019 优质长粒籼稻生产技术规程 宿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26: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