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00619.5
(22)申请日 2022.07.08
(71)申请人 北京科技大 学
地址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 0号
(72)发明人 冯光烁 刘艳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401
专利代理师 岳野
(51)Int.Cl.
G06F 30/17(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9/18(2020.01)
(54)发明名称
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的设计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制
造框架的设计方法, 属于智能制造领域, 所述等
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包括几何模型模块、 设
计模块、 分析模块、 制造模块四个功能模块, 本发
明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的设计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几何模型模块、 S2设计阶
段、 S3分析阶段、 S4制造阶段。 基于等几何设计/
分析/制造框架的设计方法克服了传统的设计、
分析、 制造各阶段技术中存在的转换误差、 模型
失真、 交互不畅等问题, 以等几何思想统一了设
计/分析/制造等各阶段的几何模型, 提高了模型
精度, 避免了不必要的转换误差和近似失真, 使
设计过程、 分析过程、 加工过程可 以共几何模型
平台工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115017653 A
2022.09.06
CN 115017653 A
1.一种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等几何设计/分
析/制造框架包括几何模型模块(1)、 设计模块(2)、 分析模块(3)、 制造模块(4)四个功能模
块, 所述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 框架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建立几何模型模块: 针对广义的目标产品, 建立统一的、 精确的、 完备的数学语言几
何描述; 全部几何模型构成几何模型模块; 所述几何模型模块是设计模块、 分析模块、 制 造
模块的共同基础;
S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工作在设计模块内完成; 根据目标产品设计 需求或迭代优化
需求, 基于步骤S1所建立的几何模型模块, 实现目标产品的全部设计需求和全部设计过程
的数学化, 建立满足设计要求的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 所述设计阶段 的工作的实施方式是
直接操作所述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
S21、 若需步骤S3分析阶段对目标产品进行分析, 则步骤S2输出的目标产品的几何模
型, 可以直接进入步骤S3;
S22、 若需步骤S4制造阶段对目标产品加工制造, 则步骤S2输出的目标产品的几何模
型, 可以直接进入步骤S4;
S3、 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的工作在分析模块内完成; 输入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 直接在
所述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上进行所需要的分析工作, 没有模型转换步骤; 输出经过分析之
后的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
S31、 若需步骤S2设计阶段迭代修改目标产品, 则步骤S3输出的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
可以直接返回步骤S2;
S32、 若需步骤S4制造阶段对目标产品加工制造, 则步骤S3输出的目标产品的几何模
型, 可以直接进入步骤S4;
S4、 制造阶段: 制造阶段的工作在制造模块内完成; 输入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 直接在
所述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上进行数字化加工制 造工作, 没有模型转换步骤; 输出经过数字
化加工制造 完成的目标产品;
S41、 若需步骤S2设计阶段迭代修改目标产品, 则步骤S4输出的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
可以直接返回步骤S2;
S42、 若需步骤S3分析阶段迭代优化目标产品, 则步骤S4输出的目标产品的几何模型,
可以直接返回步骤S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17653 A
2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的设计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的设计方法, 具体地说, 是基于
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IGDAM,IsoGeometric Design/Analysis/Manufacturin g)的
产品全生命周期、 集成化设计方法, 属于智能制造领域。 。
背景技术
[0002]经典有限元方法(FEM)的发展产生了一类特殊的单元, 即等参单元。 基于等参单元
的思想, 又 发展出了等几何分析(I GA,IsoGeometric Analysis)方法。 等几何设计/分析/制
造框架(IGDAM)是对等几何分析(IGA)思想的完备、 拓展和进一 步发展。
[0003]等几何分析(IGA)由美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力学专家Hughes教授在2005年提出, 其
基本思想是: 在产品周期的设计阶段和分析阶段采用相同的几何描述。 等几何分析 的优点
主要包括: 在经典有限元中, 网格划分是分析过程中最耗时的环节, 且网格模型是对原几何
模型的近似, 不可避免的引入了模型转换误差; 等几何分析采用样条模型参数域的划分以
及参数域到物理模型的映射, 避免了有限元中网格划分的复杂过程; 等几何分析中, 几何模
型与分析网格模型采用同一表达方式, 避免了网格细化过程中与几何模型数据的频繁交
互, 有利于实现自适应网格细化; 等几何分析的结果精度更高, 其分析使用的多项式直接来
源于几何模型数据, 避免了经典有限元中采用分段多项式逼近的方式而引入的误差; 由于
几何和分析采用统一的数学描述, 因此可以直接利用几何模型进 行分析, 有望实现分析、 设
计和优化的一体化。 由于等几何分析本身 所具有的上述优点, 使 得等几何分析在结构力学、
流体力学及流固耦合问题、 拓扑优化、 叶片/翼型、 接触问题等领域得到 了广泛关注。
[0004]目前国内外文献中, 关于等几何分析(IGA)的文献较多, 但鲜有文献考虑零件的加
工制造过程, 更没有文 献从统一的数学角度综合考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 分析、 制造问
题, 截至目前 未见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 框架(IGDAM)的相关研究工作和报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面向具有复杂空间曲面结构的机械零部件精密数控加工问题, 克服了传统
的设计、 分析、 制造各阶段技术中存在的转换误差、 模型失真、 交互不畅等问题, 以等几何分
析(IGA)思想贯穿设计/分析/制造全产品周期的理念, 提出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
(IGDAM), 提供了一种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制造框架的设计方法。 基于等几何设计/分析/
制造框架的设计方法以等几何思想统一了 设计/分析/制造等各阶段的几何模型, 提高了模
型精度, 避免了不必要的转换误差和近似失真, 使设计过程、 分析过程、 加工过程可以共几
何模型平台工作。
[0006]传统的机械零部件设计、 分析、 制造分阶段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存在的不足
之处主要包括:
[0007]传统的几何设计与力学分析之间存在转换误差、 模型失真、 交互不畅等问题, 如图
2所示。 在 几何设计、 力学分析、 加工制 造三个环节之间传统的交互方式是通过通用数据格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5017653 A
3
专利 基于等几何设计 分析 制造框架的设计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7 23:19: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