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2971153.9
(22)申请日 2021.11.30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2023094449.9 2020.12.21 CN
(73)专利权人 赵培翔
地址 266301 山东省青岛市三里河办事处
澳门路翰林苑小区C8一单 元101室
(72)发明人 赵炳仁 王浩 赵培翔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力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特殊普通 合伙) 11900
专利代理师 周厚民
(51)Int.Cl.
B32B 17/02(2006.01)
B32B 27/32(2006.01)
B32B 27/12(2006.01)B32B 17/10(2006.01)
B32B 17/06(2006.01)
B32B 1/08(2006.01)
B32B 3/12(2006.01)
B32B 15/02(2006.01)
B32B 15/04(2006.01)
B32B 9/04(2006.01)
B32B 9/00(2006.01)
B32B 15/085(2006.01)
B32B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 塑料叠层复合片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叠
层复合片材, 包括宽幅纵向片材复合层和横向片
材复合层, 二者以交错叠加融合为一体的方式层
叠有至少两层; 宽幅纵向片材复合层具有纵向主
体部分和纵向侧边部分, 纵向主体部分具有若干
均匀分布的纵向连续纤维, 延伸方向与叠层复合
片材的长度方向一致; 纵向侧边部分为不包含纵
向连续纤维的热塑性塑料片材; 横向片材复合层
具有横向连续纤维, 延伸方向与叠层复合片材的
宽度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叠层复合片材的宽度
可以为1.5 ‑32米, 制造大口径管道时, 直接整片
连续热熔缠绕包覆, 生产效率提高10倍以上; 只
含横向连续纤维的侧边部分可以随扩口直径变
化, 形成变径扩口端, 使大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
道的工业 化生产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216545122 U
2022.05.17
CN 216545122 U
1.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宽幅纵向片材复合层(1)
和横向片材复合层(2), 所述宽幅纵向片材复合层(1)和所述横向片材复合层(2)以90度交
错叠加融合 为一体的方式层叠有至少两层, 以形成叠层复合片材;
所述宽幅纵向片材复合层(1), 具有纵向主体部分(12)和位于所述纵向主体部分(12)
一侧或两侧的纵向侧边部 分(13); 所述纵向主体部 分(12)包括热塑性片材和均 布在所述热
塑性片材内的纵向连续纤维(11), 所述纵向连续纤维(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叠层复合片材
的长度方向一 致; 所述纵向侧边部分(13)为 不包含所述纵向连续纤维(1 1)的塑料片材;
所述横向片材复合层(2), 与所述宽幅纵向片材复合层(1)叠加融合, 包括热塑性片材
和均布在所述热塑性片材内的横向连续纤维(21), 所述横向连续纤维(21)的延伸方向与所
述叠层复合片材的宽度方向一 致;
沿所述横 向连续纤维(21)的长度方向, 所述横向片材复合层(2)的长度与所述宽幅纵
向片材复合层(1)的宽度基本相同;
所述纵向主体部分(12)与所述横向片材复合层(2)层叠融合形成叠层复合片材网状主
体部分(3);
所述纵向侧边部分(13)与所述横向片材复合层(2)层叠融合形成只含横向连续纤维
(21)的叠层复合片材侧边部分(4);
所述叠层复合片材的宽度为1.5 ‑32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复合片材,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叠层复合片材的一侧具有所述叠层复合片材侧边部分(4)时, 所述叠层复合片材
侧边部分(4)的宽度占所述叠层复合片材宽度的5 ‑15%;
所述叠层复合片材的两侧均具有所述叠层复合片材侧边部分(4)时, 任意一个所述叠
层复合片材侧边部分(4)的宽度均占所述叠层复合片材宽度的5 ‑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复合片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连续纤维(11)和/或所
述横向连续纤维(21)为玻璃纤维、 玄武岩纤维、 碳纤维、 金属纤维等无机纤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层复合片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塑性片材为 聚乙烯或聚丙
烯等聚烯烃类塑料。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45122 U
2一种宽幅 纤维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塑性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片材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段
制造带扩口端的超大口径聚乙烯管道的宽幅纤维网增强 塑料叠层复合片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国内外生产的热塑性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乙烯片材, 称为热塑性玻纤带(或
片), 热塑性玻纤带的宽度规格一般在500毫米至1000毫米之间, 我们称之为窄幅热塑性玻
纤带。 常用规格的热塑性玻纤带宽度为600毫米左右, 根据玻璃纤维直径的不同, 所制造的
热塑性玻纤带厚度在0.15毫米至0.4毫米之间。 这种片材主要用于纤维增强塑料管道的制
造, 宽度要裁切成更窄(一般是50 ‑160毫米)的热塑性 玻纤带来使用。 该单向热塑性玻纤带,
长度方向均匀平行分布有连续玻璃纤维, 连续玻纤与纵向带长度方向的角度为零度, 我们
称这种单向热塑性 玻纤带叫零度玻纤带, 只承受纵向拉力, 不承受横向拉力, 主要应用在螺
旋正反向缠绕聚乙烯增强压力管道的制造 。
[0003]图1示出了一种常见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 包括内管01, 包覆在内管0 1外侧的玻纤
增强层02, 以及包覆在玻纤增强层02外侧的塑料层03。 上述的玻纤增强层是使用零度玻纤
带在内管01外侧正反交错缠绕多层, 直至 达到目标厚度, 从而满足管道的抗压性能要求。
[0004]传统的生产方式是, 在内管01生产出来后, 使用裁切好的零度玻纤带, 沿内管0 1轴
向, 在内管01的外侧螺旋正反交错缠绕多层, 在缠绕时加热熔融, 使多层热塑性 玻纤带紧紧
融合在一起, 从而 形成热塑性 玻纤增强层02。 传统的这种生产方式, 只适用于生产小 管径的
纤维增强塑料管道(内管内径 一般在20 ‑630毫米), 而如果要生产大口径的纤维增强塑料管
道(内管内径为1000 ‑6000mm), 这种单片螺旋正反缠绕方式效率低, 而且耗能大, 无法生产
带承插口的大口径纤维增强 塑料管道。
[0005]实用新型人经过研究, 提出了侧边只含横向连续纤维的一种宽幅玻纤网增强塑料
叠层复合片材, 并改变了片材在内管上 的缠绕方式, 使分段生产大 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
效率提高10倍以上, 降低耗能数倍, 侧边部 分只含横向连续纤维不含纵向连续纤维, 可以生
产带扩口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 进而使得分段制造大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的快速生产成
为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因此,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单向零度玻纤带, 只
能采用螺旋正反缠绕的方式包绕内管, 导致生产效率低、 耗能高 以及无法生产带承插口大
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的缺陷, 从而提出一种可以改变热塑性玻纤片材在内管上的缠绕方
式, 进而能够提升缠绕效率、 降低耗能, 并可以生产带承插口大口径纤维增强塑料管道的宽
幅玻纤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
[0007]为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 包括宽幅纵向片
材复合层和横向片材复合层, 所述宽幅纵向片材复合层和所述横向片材复合层以90度交错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545122 U
3
专利 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叠层复合片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30:1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