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480948.8 (22)申请日 2022.06.15 (73)专利权人 石万涛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电子二 路东段18号 (72)发明人 石万涛 苏铭 曹嘉晨  (51)Int.Cl. B01D 45/12(2006.01) B01D 53/26(2006.01) B01F 35/75(2022.01) E21B 21/01(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 罐, 包括雾化器, 旋流子气沙、 气液分离器, 分离 缓冲罐上盖, 分离缓冲罐外壳, 分离缓冲罐内置 橡胶垫, 分离缓冲罐涡旋器, 鸭嘴式防溅出口, 电 机, 端盖, 密封轴承, 橡胶密封圈, 扩口管道, 管道 以及法兰盘, 岩心从分离缓冲罐外壳进入分离缓 冲罐内, 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提供缓冲作用, 分离缓冲罐涡旋器将进入的泥浆搅拌形成涡旋, 进一步将岩心缓冲减速, 三相流通过旋流子气 沙、 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收集, 通过分离缓冲罐 涡旋器的搅拌将岩心送入鸭嘴式防溅出口流出 装置, 从而达到缓冲减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 构简单, 可将高速上返的岩心缓冲减速分离, 保 证收集的岩心完整无损, 避免高速状态下岩心的 损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7410072 U 2022.09.13 CN 217410072 U 1.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其特征在于, 包括雾化器(1), 旋流子气液分离器(2), 旋 流子气沙分离器(3), 分离缓冲罐上盖(4), 分离缓冲罐外壳(5), 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 (6), 分离缓冲罐涡旋器(7), 鸭嘴式防溅出口(8), 电机(9), 端盖(10), 密封轴承(11), 橡胶 密封圈(12), 扩口管道(13), 管道(14)以及法兰盘(15), 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6)安装在 分离缓冲罐外壳(5)内部, 分离缓冲罐外壳(5)左 上角设有一个进入口, 右下角设有一个流 出口, 且流出口与鸭嘴式防溅出口(8)上端相连接, 分离缓冲罐上盖(4)安装在分离缓冲罐 外壳(5)上端, 分离缓冲罐上盖(4)中心设有一个开口, 而扩口管道(13)穿过分离缓冲罐上 盖(4)的开口连接在分离缓冲罐内, 旋流子气沙分离器(3)左侧设有进入口, 扩口管道(13) 上端通过管道(14)与法兰盘(15)连接在旋流子气沙分离器(3)左侧的进入口处, 旋流子气 沙分离器(3)上端通过管道(14)与法兰盘(15)连接在旋流子气液分离器(2)左侧的进入口 处, 旋流子气液分离器(2)上端通过法兰盘(15)连接在雾化器(1)底端, 分离缓冲罐涡旋器 (7)安装在分离缓冲罐内部, 且分离缓冲罐涡旋器(7)的旋转轴穿过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 (6)到达分离缓冲罐外部, 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6)下端开槽, 密封轴承(11)以及橡胶密 封圈(12)套在分离缓冲罐涡旋器(7)的旋转轴上安装在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6)下端的 开槽内, 密封轴承(11)下接端盖(10)将其固定在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6)内部, 分离缓冲 罐涡旋器(7)的旋转轴下端与电机(9)的旋转轴上端相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 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缓冲罐内置 橡胶垫(6)利用防水胶水连接在分离缓冲罐外壳(5)内部, 且分离缓冲罐外壳(5)左 上角设 有一个进入口, 右下角设有一个流出口, 且鸭嘴式防溅出口(8)上端通过密封连接固定在分 离缓冲罐外壳(5)的流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 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缓冲罐涡旋 器(7)固定安装在分离缓冲罐内部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轴承(11)下 接端盖(10), 端盖(10)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6)下端, 并将密封轴承 (11)以及橡胶 密封圈(12)固定在分离缓冲罐内置 橡胶垫(6)内部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 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缓冲罐上盖 (4)密封连接在分离缓冲罐外壳(5)上端, 扩口管道(13)穿过分离缓冲罐上盖(4)的开口固 定在分离缓冲罐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 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子气沙分离 器(3)左侧设有进入口, 扩口管道(13)上端利用管道(14)与法兰盘(15)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在旋流子气沙分离器(3)左侧的进入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 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子气液分离 器(2)左侧设有进入口, 旋流子气沙分离器(3)上端利用管道(14)与法兰盘(15)通过螺栓连 接固定在旋流子气液分离器(2)左侧的进入口处, 旋流子气液分离器(2)上端利用法兰盘 (15)通过螺 栓连接固定在雾化器(1)底端。 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连接具 体为焊接, 且焊接方式为满焊。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410072 U 2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钻井施工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背景技术 [0002]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是将压缩空气通过气水龙头或气盒子,经双壁主动钻杆、 双 壁钻杆的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状间隙从混合器处喷入内管, 形成无数小气泡, 气泡一面沿 内管迅速上升, 一面同时膨胀,由于压缩空气不断进入井液, 在混合器上部形成低比重的气 水混合液, 而井中的液体比重大, 根据连通器原理, 内管的气水混合液在压差作用下向上流 动, 把孔底的岩芯或岩屑连续不断带出地表, 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井、 地热井等施工领域, 其工艺技术及配套设备已发展较为成熟。 但是气举反循环取心工艺作 为一种新的工艺方法, 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相关的配套设备尚不完善, 气 举反循环取心工 艺中进渣 管上返高速的三相流包括空气、 泥浆、 岩渣和岩心, 对于地质研究而言只需其中的 岩心, 空气、 泥浆及岩渣需要分离剔除, 由于上返的三相流速度快,传统的分离方法会不同 程度地造成岩心损坏, 影响后 期的地质研究且依靠人工操作, 工作效率低, 因此需要一种岩 心收集缓冲装置, 可将高速上返的岩心缓冲减速, 保证收集的岩心完整无损。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心收集反冲回流缓冲装置, 以解决现有技术存 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可将高速上返的岩心缓冲减速 分离, 保证收集的岩心完整 无损, 避免高速状态下岩心的损坏。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5]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包括雾化器, 旋流子气液分离器, 旋流子气沙分离器, 分离缓冲罐上盖, 分离缓冲罐外壳, 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 分离缓冲罐涡旋器, 鸭嘴式防 溅出口, 电机, 端盖, 密封轴承, 橡胶密封圈, 扩口管道, 管道以及法兰盘, 分离缓冲罐内置橡 胶垫安装在分离缓冲罐外壳内部, 分离缓冲罐外壳左上角设有一个进入口, 右下角设有一 个流出口, 且流出 口与鸭嘴式防溅出 口上端相连接, 分离缓冲罐上盖安装在分离缓冲罐外 壳上端, 分离缓冲罐上盖中心设有一个开口, 而扩口管道穿过分离缓冲罐上盖的开口连接 在分离缓冲罐内, 旋流子气沙分离器左侧设有进入口, 扩口管道上端通过管道与法兰盘连 接在旋流子气 沙分离器左侧的进入口处, 旋流子气 沙分离器上端通过管道与法兰盘连接在 旋流子气液分离器左侧的进入口处, 旋流子气液分离器上端通过法兰盘连接在雾化器底 端, 分离缓冲罐涡旋器安装在分离缓冲罐内部, 且分离缓冲罐涡旋器的旋转轴穿过分离缓 冲罐内置橡胶垫到达分离缓冲罐外部, 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下端开槽, 密封轴承以及橡 胶密封圈套在分离缓冲罐涡旋器的旋转轴上安装在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下端的开槽内, 密封轴承下接端盖将其固定在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内部, 分离缓冲罐涡旋器的旋转轴下 端与电机的旋转轴上端相连接 。 [0006]进一步地, 所述分离缓冲罐内置橡胶垫利用防水胶水连接在分离缓冲罐外壳内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410072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岩心收集分离缓冲罐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58: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