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520532.4 (22)申请日 2022.06.16 (73)专利权人 新密市昌通熔料有限公司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米 村镇 杨岗村 (72)发明人 李慧娟 张宗卫 姚海昱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专利代理师 陈康 (51)Int.Cl. B01F 35/75(2022.01) B01F 27/70(2022.01) B01F 27/61(202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混料机双出 料通道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包括混料机主体, 所述混料机主体底部一侧连通 有第一出料斜斗, 且混料机主体底部另一侧连通 有第二出料斜斗;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在混料机 主体底部连通第一出料斜斗和第二出料斜斗, 且 在第一出料斜斗和第二出料斜斗的出料管上安 装电动闸板阀, 当支撑条上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检 测到料斗时, 控制面板则开启电动闸板阀, 促使 第一出料斜斗或第二出料斜斗排料, 实现自动排 料, 相较于传统手动排料的方式, 能够提升排料 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由于在混料机主体底部设置 第一出料斜斗和第二出料斜斗, 能够实现双通道 出料, 既能够增加出料效率, 也能够避免单通道 出料因堵塞 而无法保持出料的现象发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910244 U 2022.11.29 CN 217910244 U 1.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包括混料机主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机主体(1)底部 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料斜斗(5), 且混料机主体(1)底部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出料斜斗(11), 所 述第一出料斜斗(5)和第二出料斜斗(11)的一端均连通有出料管(9), 且出料管(9)的表面 安装有电动闸板阀(10), 所述混料机主体(1)下部表 面对应出料管(9)焊接有支撑条(3), 且 支撑条(3)底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4), 所述第一出料斜斗(5)和第二出料斜 斗(11)的外表面均开设有维护口(13), 且维护口(13)内通过螺钉紧 固安装有维护盖(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料斜斗(5) 和第二出料斜斗(11)的表面均紧固安装有电机(6), 且电机(6)输出端贯穿第一出料斜斗 (5)或第二出料斜斗(11)固定连接有端柱(7), 所述端柱(7)的表面环 绕焊接有多个搅拌板 (8), 且多个搅拌杆的表面均开设有直角三角形 结构的开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维护口(13)为等腰 梯形结构, 且维护口(13)内安装有等腰梯形 结构的维护盖(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机主体(1)底 面的边缘处焊接有支腿(12), 且支腿(12)的底部焊接有圆盘型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条(3)和红外 传感器(4)设置有两组, 且两组支撑条(3)和红外传感器(4)分别与第一出料斜斗(5)和第二 出料斜斗(1 1)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料斜斗(5) 和第二出料斜斗(11)结构相同, 且第一出料斜斗(5)和第二出料斜斗(11)呈八字形排布在 混料机主体(1)的底部 。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机主体(1)的 下部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2), 且控制面板(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6)和电动闸板阀(10) 电性连接, 所述红外传感器(4)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2)电性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10244 U 2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耐火材 料生产设备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混料机双出 料通道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 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 耐火度是指耐火材料锥 形体试样在没有荷重情况下, 抵抗高温作用而不软化熔倒的摄氏温度。 广泛用于冶金、 化 工、 石油、 机械制造、 硅酸盐、 动力等工业领域, 耐火材料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通过混料机将 多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 [0003]现有耐火材料生产用混料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通常混料机采用单个出料通道进 行出料, 同一时间只能够 对单个料斗输送原料, 当混料机的出料通道发生堵塞时, 需要即刻 疏通, 影响混料机的出料效率, 同时, 现有混料机的出料通道通常采用手动开启排料, 自动 化程度不高。 [0004]为此, 提出了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具备双通道出料和自动排料的优点, 进而解 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混料机双出料通 道机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包 括混料机主体, 所述混料机主体底部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料斜斗, 且混料机主体底部另一侧 连通有第二出料斜斗, 所述第一出料斜斗和第二出料斜斗的一端均连通有出料管, 且出料 管的表面安装有电动闸板阀, 所述混料机主体下部表面对应出料管焊接有支撑条, 且支撑 条底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 所述第一出料斜斗和 第二出料斜斗的外表面均开 设有维护口, 且维护口内通过螺钉紧 固安装有维护盖 。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出料斜斗和第二出料斜斗的表面均紧 固安装有电机, 且电机输出端贯穿第一出料斜斗或第二出料斜斗固定连接有端柱, 所述端 柱的表面环绕焊接有 多个搅拌板, 且多个搅拌杆的表面均开设有直角三角形 结构的开口。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维护口为等腰梯形结构, 且维护口内安装 有等腰梯形 结构的维护盖 。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料机主体底面的边缘处焊接有支腿, 且 支腿的底部焊接有圆盘型垫块。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条和红外传感器设置有两组, 且两组 支撑条和红外传感器分别与第一出 料斜斗和第二出 料斜斗一 一对应。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出料斜斗和第二出料斜斗结构相同, 且第一出 料斜斗和第二出 料斜斗呈八字形排布在混料机主体的底部 。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 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混料机主体的下部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910244 U 3

PDF文档 专利 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第 1 页 专利 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第 2 页 专利 混料机双出料通道机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58: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