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151305.5
(22)申请日 2022.08.16
(73)专利权人 陕西中创勘察测绘有限公司
地址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 开发区四
路38号院
(72)发明人 李东丽 岳峰 王立辉 谭小松
王云会
(51)Int.Cl.
B64F 5/50(2017.01)
B62B 3/04(2006.01)
B62B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人机电池集 成充电箱,
包括充电机构、 无人机电池本体和充电箱体, 所
述充电箱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放置腔室和第二
放置腔室, 所述第二放置腔室自上而下等距离设
置有若干个, 所述第二放置腔室的内侧等距离设
置有若干个充电机构, 通过电机的转动端转动带
动第二锥齿轮转动, 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
转动, 第一锥齿轮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 通过第
一移动块与双向螺纹杆上的右旋螺纹螺纹连接,
通过双向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
动块运动且相互靠近, 从而分别带动第二L形杆
和第一L形杆使第二夹持块和第一夹持块相互靠
近, 从而通过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无人机
电池本体进行夹紧 固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8055673 U
2022.12.16
CN 218055673 U
1.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包括充电箱体(6),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箱体(6)的内侧设
置有第一放置腔室(3)和第二放置腔室(5), 所述第二放置腔室(5)自上而下等距离设置有
若干个, 所述第二放置腔室(5)的内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充电机构(1), 所述充电机构(1)
包括第一活动槽口(101)、 盒体(102)、 第一移动 块(103)、 双向螺纹杆(104)、 电机(105)、 第
二移动块(106)、 第二活动槽口(107)、 充电座本体(108)、 第一L形杆(109)、 第一夹持块
(110)、 无人机电池本体(111)、 第二夹持块(112)和第二L形杆(113), 所述盒体(102)固定连
接于第二放置腔室(5)的内侧底部, 所述充电座本体(108)固定连接于盒体(102)顶部, 所述
双向螺纹杆(104)横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盒体(102)的内侧, 所述双向螺纹杆(104)的外侧
横向贯穿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 所述电机(105)固定连接于盒体(102)的内侧底部, 所述
电机(105)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一活
动槽口(101)和第二活动槽口(107)对称纵向贯穿开设于盒体(102)顶部, 所述第一移动块
(103)和第二移动块(106)对称横向贯穿螺纹套设于双向螺纹杆(104)的外侧, 所述双向螺
纹杆(104)上设置有旋向对称的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所述第一移动块(103)与双向螺纹杆
(104)上的右旋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移动块(106)与双向螺纹杆(104)上的左旋螺纹螺
纹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块(103)顶端穿过第一活动槽口(101)后与第二L形杆(113)底端固定
连接, 所述第二L形杆(113)顶端与第二夹持块(112)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移动块
(106)顶端穿过第二活动槽口(107)后与第一L形杆(109)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L形杆
(109)顶端与第一夹持块(1 10)一侧固定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块(110)
和第二夹持块(1 12)对称设置 于无人机电池本体(1 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块(103)
和第二移动块(10 6)对称滑动设置 于盒体(10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箱体(6)顶部
固定连接有开关(4), 所述第一放置腔室(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锂电池组(8), 所述充电座本
体(108)通过导线与开关(4)电性连接, 所述 开关(4)通过导线与锂电池组(8)电性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箱体(6)底部
对称固定连接有四个行 走轮(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箱体(6)的顶
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7)。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55673 U
2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充电箱技 术领域, 具体是 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背景技术
[0002]无人机, 顾名思义是无人驾驶的飞机, 从20世纪初飞机的诞生起, 由于考虑到驾驶
飞机的安全性, 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提出了无人驾驶 飞机的想法, 直至20世纪30年代, 英国费
雷尔公司将一架 “女王”双固定翼飞机改造成无人靶机, 开启了无人机进入航空史的序幕,
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 制造成本和进入门槛降低, 消费级无 人机市场已经爆发。
[0003]在对多个无人机电池进行充电时一般需要使用到充电箱, 目前市面上的充电箱通
常不具备对电池进 行夹持的结构, 在进 行充电时, 如 若不小心使充电箱体被碰撞到, 往往容
易导致其内部在充电的无人机电池与充电座之间出现松脱而影响充电的问题, 为此, 我们
提出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对其进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 术方案:
[0006]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包括充电箱体, 所述充电箱体 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放置腔
室和第二放置腔室, 所述第二放置腔室自上而下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 所述第二放置腔室
的内侧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充电机构, 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槽口、 盒体、 第一移动
块、 双向螺纹杆、 电机、 第二移动块、 第二活动槽口、 充电座本体、 第一L形杆、 第一夹持块、 无
人机电池本体、 第二夹持块和第二L形杆, 所述盒体固定连接于第二放置腔室的内侧底部,
所述充电座本体固定连接于盒体顶部, 所述双向螺纹杆横向设置且转动连接于盒体的内
侧, 所述双向螺纹杆 的外侧横向贯穿固定套设有第一锥齿轮, 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盒体的
内侧底部, 所述电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 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 所
述第一活动槽口和 第二活动槽口对称纵向贯穿开设于盒体顶部, 所述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
动块对称横向贯穿螺纹套设于双向螺纹杆的外侧, 所述双向螺纹杆上设置有旋向对称的左
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所述第一移动块与双向螺纹杆上 的右旋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移动
块与双向螺纹杆上的左旋螺纹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移动块顶端穿过第一活动槽口后与第二
L形杆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L形杆顶端与第二夹持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移动块
顶端穿过第二活动槽口后与第一L形杆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L形杆顶端与第一夹持块一
侧固定连接 。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对称设置于无人机
电池本体的两侧。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 所述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对称滑动设置于
盒体的内侧。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8055673 U
3
专利 无人机电池集成充电箱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55: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