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425115.8
(22)申请日 2022.09.14
(73)专利权人 孚能科技 (赣州) 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341000 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 术开发
区金岭西路北侧彩蝶路西侧
专利权人 孚能科技 (镇江)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肖芳志 邱飞 林桐华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112
专利代理师 彭瑞欣 王婷
(51)Int.Cl.
H01M 10/617(2014.01)
H01M 50/244(2021.01)
H01M 50/209(2021.01)
H01M 10/6554(2014.01)H01M 10/6555(2014.01)
H01M 10/6556(2014.01)
H01M 10/6557(2014.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电池箱体组件、 电池 包和电池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箱体组件、 电池包
和电池系统, 该电池箱 体组件中, 箱体包括边框;
热交换板组件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 底板与边框
合围形成用于容置电芯堆叠体的容置空间; 多个
侧板均与底板连接, 且将容置空间分隔成用于容
置至少一组电芯组的子空间; 每个侧板中均设置
有热交换通道, 底板中设置有传输通道结构, 传
输通道结构具有分别与各侧板中的热交换通道
的入口和出口连通的连接出口和连接入口, 以及
用于分别与流体供应源的出口和入口连通的总
入口和总出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仅解决了 现
有技术中电池系统存在温差较大的问题, 而且还
可以实现箱 体与传热结构的集 成化, 提高空间利
用率, 节省物料和工序成本 。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CN 218123559 U
2022.12.23
CN 218123559 U
1.一种电池箱体组件, 用于容置电芯堆叠体, 所述电芯堆叠体包括多组电芯组, 每组所
述电芯组由多个电芯堆叠而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箱体组件包括: 箱体和热交换板组
件, 其中, 所述箱体包括边框; 所述热交换板组件包括底板和多个侧板, 所述底板与所述边
框合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电芯堆叠体的容置空间; 多个所述侧板均与所述底板连接, 且将
所述容置空间分隔成用于容置 至少一组所述电芯组的子空间;
每个所述侧板中均设置有热交换通道, 所述底板中设置有传输通道结构, 所述传输通
道结构具有分别与各所述侧板中的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入口和出口连通的连接出口和连接
入口, 以及用于分别与流体供应源的出口和入口连通的总入口和总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与 所述边框相邻的所述侧板上设
置有沿其 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排气孔, 多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与所述热 交换通道相互隔
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所述排气孔的所述侧板的
背离所述电芯组的侧面上设置有防冲击组件, 所述防冲击组件对应各个所述第一排气孔的
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开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冲击组件包括防冲击板和
设置在所述防冲击板的与所述侧板相对的侧 面上的柔性排气件, 其中, 所述防冲击板上设
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一一对应地设置的多个第二排气孔; 所述柔性排气件上设置有
所述排气开缝。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电芯的底面或顶面设置
有散热板, 所述散热板具有两个翻折至所述电芯与所述侧板之间的折边, 所述折边上对应
各个所述第一排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排气孔, 且在所述折边的除所述第三排气孔的区
域通过导热胶与所述侧板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体组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边与所述电芯彼此相对的
两个侧面之间填充 有导热胶。
7.一种电池包, 包括电芯堆叠体和用于容置所述电芯堆叠体的电池箱体组件,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电池箱体组件 采用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子空间中的所述电芯组为多
组, 且沿平行于所述侧板的延伸方向的第一方向排成一列; 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
耳位于所述电芯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电芯堆叠体还包括对应设置于每个所述子空间中的两个端部组件, 两个所述端部
组件分别位于排成一列的多组所述电芯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 每个所述端部组件上
设置有汇流 排, 用于将与所述汇流 排相邻的不同层的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串联;
所述端部组件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电芯组之间填充 有胶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电池包, 其特征在于, 各相邻的两个所述电芯之间、 位于最上
层的电芯顶部和位于最下层的所述电芯底部均设置有第一隔热层;
位于最下层的所述电芯底部的所述第一隔热层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热层。
10.一种电池系统, 包括电池包和用于对所述电池包进行调 控的电池管理模块,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电池 包采用权利要求8 ‑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包。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23559 U
2电池箱体组件、 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 具体地, 涉及一种电池箱体 组件、 电池包和电池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电池系统的空间利用率对其体积能量密度至关重要, 如何高效利用系统内部空间
成为了电池系统结构设计的难点。 传统的传热 组件是由水管、 水嘴、 流道板、 传热板组成, 构
成传热系统的组件过多, 占用了大量的内部空间。
[0003]具体来说, 传统的传热设计通常有多根水管布置在电池系统中, 利用转接头、 水管
等连接置于电芯模组侧 面的传热板, 使其形成传热回路, 但是这种传热结构 需额外设置传
热组件(如水管、 转接头、 流道板等), 空间利用率低, 物料和工序成本较高, 并且泄露风险
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之一, 提出了一种电池箱体
组件、 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其不仅可以提高温度分布均匀性,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系统存
在温差较大 的问题, 而且还可以省去传统电池系统传热设计中额外设置的传热组件(如水
管、 转接头、 流道板等), 从而可以实现箱体与传热结构的集成化, 提高空间利用率, 节省物
料和工序成本 。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箱体 组件, 用于容置电芯堆叠体, 所
述电芯堆叠体包括多组电芯组, 每组所述电芯组由多个电芯堆叠而成; 所述电池箱体组件
包括: 箱体和热交换板组件, 其中, 所述箱体包括边框; 所述热交换板组件包括底板和多个
侧板, 所述底板与所述边框合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电芯堆叠体的容置空间; 多个所述侧板
均与所述底板连接, 且将所述 容置空间分隔成用于容置 至少一组所述电芯组的子空间;
[0006]每个所述侧板中均设置有热交换通道, 所述底板中设置有传输通道结构, 所述传
输通道结构具有分别与各所述侧板中的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入口和出口连通的连接出口和
连接入口, 以及用于分别与流体供应源的出口和入口连通的总入口和总出口。
[0007]可选的, 与所述边框相邻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沿其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第一排气
孔, 多个所述第一 排气孔与所述热交换通道相互隔离 。
[0008]可选的, 在具有所述排气孔的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电芯组的侧面上设置有防冲击
组件, 所述防冲击组件 对应各个所述第一 排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开缝。
[0009]可选的, 所述防冲击组件包括防冲击板和设置在所述防冲击板的与所述侧板相对
的侧面上的柔性排气件, 其中, 所述防冲击板上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排气孔一一对应地
设置的多个第二 排气孔; 所述 柔性排气件上设置有所述 排气开缝。
[0010]可选的, 每个所述电芯的底面或顶面设置有散热板, 所述散热板具有两个翻折至
所述电芯与所述侧板之 间的折边, 所述折边上对应各个所述第一排气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说 明 书 1/8 页
3
CN 218123559 U
3
专利 电池箱体组件、电池包和电池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50: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