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464020.7
(22)申请日 2022.09.16
(73)专利权人 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3200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江东大
道1号
(72)发明人 候爱生 牛力 郭其鑫 彭之恒
任姣姣 魏江鹏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38
专利代理师 阚梓瑄
(51)Int.Cl.
H01M 50/593(2021.01)
H01M 50/588(2021.01)
H01M 50/244(2021.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端绝缘板及电池 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端绝缘板及电池装置, 端绝缘板包括主体部,
主体部至少包括绝缘层以及支撑层, 绝缘层与支
撑层沿第一方向排列并相贴合, 绝缘层的邵氏硬
度为40~80, 端绝缘板的剪切强度大于或者等于
0.5MPa, 端绝缘板的常温导热系数小于或者等于
0.4W/(m·K)。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能
够利用支撑层的设置使得端绝缘板保持较高的
剪切强度, 便于实现端绝缘板在电池与端部结构
之间的装配, 并提升固定效果。 同时, 本实用新型
能够利用支撑层与绝缘层贴合的设计, 使得绝缘
层在支撑层的支撑作用下获得平展稳定的结构
型态, 以此能够令绝缘层选择耐高温性能及绝缘
性能较佳的软质材质, 从而提升端绝缘板的耐高
温性能及绝 缘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218160744 U
2022.12.27
CN 218160744 U
1.一种端绝缘板, 用于设置于电池装置的电池与端部结构之间, 所述电池与所述端部
结构沿第一方向排列,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绝缘板包括主体部, 所述主体部至少包括绝缘层
以及支撑层, 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支撑层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并相贴合, 所述绝缘层的邵氏
硬度为40~80, 所述端绝缘板的剪切强度大于或者等于0.5MPa, 所述端绝缘板的常温导热
系数小于或者 等于0.4W/(m·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绝缘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包括一层所述绝缘层以及
两层所述支撑层, 所述两层所述支撑层分别贴合于所述 绝缘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绝缘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包括两层所述绝缘层以及
一层所述支撑层, 所述两层所述 绝缘层分别贴合于所述支撑层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绝缘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包括两层所述绝缘层、 两
层所述支撑层以及一层中间层, 所述两层所述绝缘层的各一侧分别贴合于所述中间层沿所
述第一方向的两侧, 所述两层所述支撑层分别贴合于所述两层所述绝缘层的各另一侧, 所
述中间层的材质为玻璃纤维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端绝缘板,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
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顶部, 所述定位部具有折边, 所述折边用于至少 部分搭接于所述电池
的顶部, 用以定位所述端绝 缘板与所述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绝 缘板,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是以所述折边的一部分搭接于所述主体部的顶部, 并以所述折边的另一部
分搭接于所述电池的顶部; 或者
所述定位部具有本体以及折边, 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顶部, 所述折边连接于
所述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绝缘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经由至少一层所述支撑层
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弯折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端绝 缘板,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陶瓷化硅 橡胶; 和/或
所述支撑层的材质为PET、 PI或者PC 。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端绝 缘板,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端绝 缘板在常温环境中的绝 缘电阻大于或者 等于500MΩ; 和/或
所述端绝 缘板在80 0℃的高温环境中的绝 缘电阻大于或者 等于2MΩ。
10.一种电池 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端绝 缘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绝缘板与 所述端部结构经由
结构胶粘接固定, 所述端绝缘板与所述端部结构形成的整体结构的剪切强度大于或者等于
0.5MPa。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 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电池装置为电池包, 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以及所述电池, 所述电池容纳于所述箱
体, 所述端部结构为所述箱体的端梁; 或者
所述电池装置为电池组, 所述电池组包括电池以及端板, 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电池的
端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60744 U
2端绝缘板及电池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电池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端绝 缘板及电池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池装置的电池与端部结构之间设置有端绝缘板, 用以实现电池与端部结
构的绝缘。 现有的端绝缘板通常采用P C材质, 其 耐高温性能较差。 由于电池在发生热失控时
的温度极高(例如大于800℃), 当位于端部的电池发生热失控时, 会导致端绝缘板熔化, 导
致电池与端部结构发生短路。 再者, 对于电池装置的相 邻两个电池模块而言, 当其中一个电
池模块发生热失控时, 高温及火焰冲击会导致另一个电池模块设置的端绝缘板熔化, 导致
另一个电池模块也产生热失控并在电池与端部结构之间也发生短路。 另外, 现有端绝缘板
的导热系数较高(例如约为4W/(m ·K)), 导致电池装置在正常工作时, 与端部结构相 邻的电
池经由端绝 缘板散失大量热量而温度偏低、 DCR偏大, 进 而导致电池装置的容 量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 提供一种耐
高温性能及绝 缘性能较佳的端绝 缘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端绝缘板, 用于设置于电池装置的电池与
端部结构之间, 所述电池与所述端部结构沿第一方向排列, 其中, 所述端绝缘板包括主体
部, 所述主体部至少包括绝缘层以及支撑层, 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支撑层沿所述第一方向排
列并相贴合, 所述绝缘层的邵氏硬度为40~80, 所述端绝缘板的剪切强度大于或者等于
0.5MPa, 所述端绝 缘板的常温导热系数小于或者 等于0.4W/(m·K)。
[000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端绝 缘板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07]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端绝缘板的主体部包括相贴合的绝缘层以及支撑层, 绝缘层的
邵氏硬度为40~80, 端绝缘板的剪切强度大于或者等于0.5MPa, 端绝缘板的常温导热系数
小于或者等于0.4W/(m ·K)。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支撑层的设置使 得端
绝缘板保持较高的剪切强度, 便于实现端绝缘板在电池与端部结构之间的装配, 并提升固
定效果。 同时,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支撑层与绝缘层贴合的设计, 使得绝缘层在支撑层的支
撑作用下获得平展稳定的结构型态, 以此能够令绝缘层选择耐 高温性能及绝缘性能较佳的
软质材质, 从而提升端绝 缘板的耐高温性能及绝 缘性能。
[000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 提供一种
采用上述的端绝 缘板的电池 装置。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电池装置, 其中, 包括本实用新型提出的
所述端绝 缘板。
[00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 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8160744 U
3
专利 端绝缘板及电池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50: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