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ICS 65. 020 CCS B 35 DB53 云南省地 電标准 DB53/T 856—2023 代替 DB53/T 856-2018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23 - 07 - 10 发布 2023 - 10 - 10 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53/T 85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53/T856一2018《地理标志产品昌宁红茶》,与DB53/T856一2018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按公告要求明确了昌宁红茶保护的茶树品种为大叶种茶,并在定义中明确(见3.1); 更改了栽培管理的相关内容(见5.2和5.3,2018年版的5.3和5.4); 更改了理化指标中水浸出物指标要求(见7.2,2018年版的6.7); 删除了理化指标中的污染物限量指标和农药残留限量的指标,统一调整为按GB2762、GB2763 的规定执行。(见7.3,2018年版的6.7) -增加了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见7.4); 一增加了检验规则(见8); -增加了标志、运输及保质期(见9.1、9.3和9.5)。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昌宁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昌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昌宁县农业农村局、昌宁县植保植检站、昌宁县茶叶技 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鲁治昌、洪杰、周海艳、董德润、李康、王晓霞、王洪斌、禹子凤、谢利芳、 鲁磊、赵必长、赵彬娣。 本文件于2018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DB53/T 856—2023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昌宁红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栽培管理、加工、质量指 标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的昌宁红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 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 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8302 茶 取样 GB 8305 茶 水浸出物的测定 GB 8310 茶 粗纤维的测定 GB 8311 茶 粉末的测定 GB 8313 茶叶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测定方法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SB/T 10035 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037 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昌宁红茶 changning black tea 以昌宁县行政区域内采收的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包装制 成的红茶。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昌宁红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地域范围,见附录A。 5栽培管理 5.1立地条件 海拔1600 m~2200m,宜选择红壤、黄红壤,pH值4.5~6.5,有机质含量≥1.5%,土层厚度≥100cm。 5.2种植 1 DB53/T 856—2023 6~8月下旬种植,选择苗高≥20cm,地径≥3 m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栽植 密度为24 000株/hm²~25000株/hm²。 5.3施肥 每年每公茶园施有机肥3 t ~5 t,茶叶专用复合肥1 t~1.2 t。 5.4采摘 选择一芽或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的鲜叶分别进行采摘。 6加工 6.1萎凋 6.1.1萎凋槽萎凋 注风温度应≤35℃,相对湿度6 65 6.1.2室内自然萎凋 室内自然萎调温度宜保持在 1 kg/m 6.1.3萎凋时间 室内自然萎凋8 h~16 h, 8 h, 萎凋叶含 5 ~62%,青草气味逐渐减少,有清 香味透出时,即可停止萎调。 6.2揉捻 揉捻室温宜为20℃~24 空气相对湿度85% 标 念时间30min~40 min,一芽一叶原 料揉捻时间40 min~60 min, 90 6.3发酵 发酵室温度宜为25℃~28 ℃相对 度80 发酵叶 失,泛出花果香,叶肉对光透视 6.4干燥 6.4.1第一段干燥 (毛火干燥) 干燥热风温度110℃~120℃ 雄叶 燥 min~12 min 。毛火适度,略有刺手 感,叶回软有弹性,折梗不断,含水量为20% 6.4.2第二段干燥(足火干燥) 干燥温度90℃~100℃,摊叶厚度2.0 干燥12 min~15 min。足火适度,条索紧结,有 明显刺手感,手捻成末,色泽乌润,茶香透露,含水量<6%。 6.5分栋 6.5.1筛分 用圆筛分离茶叶的长短和大小,再用抖筛区分茶叶粗细,经飘筛去除轻片、梗皮及毛衣后,即可按本身 路、长身路、圆身路、轻身路和梗筋路进行分路加工。 6.5.2切轧 用滚切机、齿切机、圆切机将粗大头子茶按成品规格切轧。 6.5.3风选 用风扇清剔非茶类物及按茶叶轻重区分茶叶级别。 2 DB53/T 856—2023 6.5.4栋剔 用手栋和机栋方式,除去筛分、风选后余下的茶梗、茶籽、茶片及夹杂物等。 6.5.5拼配及匀摊 经筛分、切轧、风选、捡剔后,根据各路茶叶品质特征和成品茶叶要求按不同的比例进行拼配。 6.5.6复烘 经拼配及匀堆后,用热风温度80℃~90 ℃,摊叶厚度3.0 cm~4.0 cm,干燥20 min~ 30 min。 7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 7. 1 感官要求 昌宁红茶感官要求见表1。 感官要求 级别 外 内 质 淮化行政 条索 (曲型) 整碎 滋味 汤色 叶底 肥嫩紧直锋 匀齐 肥嫩完整红匀 特级 苗齐(肥嫩紧 羊醇厚 红艳明亮 明亮 曲) 肥硕紧结多 易油润金 羊浓醇 肥嫩多芽红匀 一级 锋苗(肥硕紧 匀齐 红艳 亮显露 厚 明亮 曲) 肥壮紧结有 乌褐润多金 鲜醇较 肥嫩有芽红匀 二级 锋苗 (肥壮尚 尚匀齐 红尚艳 浓 亮 紧) 乌褐尚润 三级 肥壮紧结 匀整 香浓 浓醇 红亮 柔嫩红尚亮 金毫 南 7.2 理化指标及检验方法 理化指标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的 理化指标及检验方法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粉末,% 1. 5 GB/T 8311 总灰分,% > 6. 0 GB 5009. 4 水分,% > 7. 0 GB 5009. 3 水浸出物,% 38.0 GB/T 8305 粗纤维,% 15. 0 GB/T 8310 茶多酚,% 7. 0~18. 0 GB/T 8313 7.3食品安全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检验方法按GB2762的规定。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检验方法按GB2763的规定。 7.4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pdf文档 DB53-T 856-2023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T 856-2023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 云南省 第 1 页 DB53-T 856-2023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 云南省 第 2 页 DB53-T 856-2023 地理标志产品  昌宁红茶 云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9-05 13:04:1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