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公司报告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01 CCS B 05 5304 玉溪市 地方 标准 DB 5304/T 004.4—2019 代替 DG 5304/T 1.5-2009 元江县糖料甘蔗种植综合标准 第4部分:良种繁殖 2019 - 11 - 25发布 2020 - 02 - 24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4/T 004.4 —2019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 编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是DB5304/T 004 -2019《元江糖料甘蔗种植综合标准》的第 4部分,本 标准共包含10个部分; —— 第1部分:种植区划和布局 —— 第2部分:引种、试验、示范及推广 —— 第3部分:主要种植品种 —— 第4部分:良种繁殖 —— 第5部分:蔗种质量 —— 第6部分:甘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 第7部分:常用商品农资使用规范 —— 第8部份:主要病、虫、草、鼠害防治方法 —— 第9部份:甘蔗砍运技术规范 —— 第10部份:甘蔗收购质量 本标准由元江县糖料甘蔗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元江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元江县农业农村局 、元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元 江县糖办、元江县曼来镇、元江县澧江街道、元江县金珂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兴东、杨桂林、邵远明、马云飞、白亚东、周刚、杨其久、李现明、唐金有、 周元光、苏娅玲、官亚平、白春凤、封增良、余福亮。 DB 5304/T 004.4 —2019 1 元江县糖料甘蔗种植综合标准 第4部分:良种繁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元江县糖料甘蔗良种繁育苗圃地选择、苗圃地建设、快繁技术、种苗选择、种苗处理 及施肥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元江县蔗区糖料甘蔗良种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5304/T 004.6-2019 元江县糖料甘蔗 第6部分:甘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DB5304/T 004.8-2009 元江县糖料甘蔗 第8部份:主要病、虫、草、鼠害防治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梢头苗 指用蔗茎生长点以下 80cm~120cm的一段蔗茎作种苗。 3.2 蔗茎苗 指用梢头苗以下的蔗茎作种苗。 4 苗圃的选择 4.1 土地平整,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便于耕作。 4.2 中等以上肥力,排灌方便。 4.3 通风透光,交通便利 5 苗圃地整理、开挖植沟 DB 5304/T 004.4 —2019 2 5.1 苗圃地的整理 深25~35cm,土垡细碎。 5.2 开挖植沟 a)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植沟宜浅,以 25~30cm为宜。 b)排水较好,土层深厚的地块宜深,以 30~35cm为宜。c)南北向开沟,行距为 60~80cm。 5.3 建立三级苗圃制 a)一级苗圃。繁殖试验示范选出的具有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要求纯度高,无病虫害,生长健 壮的蔗株。 b)二级苗圃。繁殖从一级苗圃采砍的蔗种,要求生产整齐,无病虫害,生产健壮。 c)三级苗圃。繁殖从二级苗圃获得的种苗经去杂去劣,保 证种苗纯度及质量,作生产用种。 6 良种快繁技术 6.1 一年两采良种繁殖法 6.1.2 适宜范围 适宜气温高,甘蔗生长快的低海拔区。 6.1.3 方法步骤 3月中旬春植蔗栽种,并采用地膜覆盖等丰产栽培技术,促进蔗苗早生快发,到 8月下旬或 9月上 旬全株采苗作秋植蔗栽种并留宿根, 到翌年 3月中旬前采苗, 并留宿根, 一年繁殖系数可达 40倍以上。 6.1.4 田间管理 建立专门的良种繁殖基地,施足底肥,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6.2 双芽单行稀播快繁技术 6.2.1 选择良好的地块,精细整地 地块要求平整、肥沃、排灌方便。连作地块在宿根收获后,深翻土壤,清除蔗桩,集中烧毁,沟深 25~30cm,行距90~100cm,并挖好排灌沟, 每公顷下芽量 60000~75000芽。 6.2.3 提早下种时间 8月下旬开始到 10月上旬结束下种,充分利用秋季气温高,土壤湿度大的季节下种,以提高繁殖 能力。 6.2.4 种苗处理 秋植采种后晒 3~5天,晒种程度以蔗种叶鞘呈皱缩状为度,每段种苗砍成双芽,采用 5﹪石灰水 浸种处理,下种方式以双芽、单行稀播下种,种芽向两侧。 6.2.5 施足底肥,防治地下害虫 腐熟的农家肥15000~30000㎏/公顷、尿素 150㎏/公顷、普鈣 750㎏/公顷、硫酸钾 150公斤/公 顷、并用米乐尔 60kg~75kg /公顷混合施用 防治地下害虫。 6.2.6 覆土、盖膜 下种后随即覆土,厚度为 3~5cm,灌水后及时盖膜。 6.2.7 田间管理 DB 5304/T 004.4 —2019 3 按《元江县糖料甘蔗 第7部分:甘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执行。 6.3 单芽育苗移栽快繁技术 此方法主要在种苗较少的情况下可大幅度地提高繁殖系数。 6.3.1 单芽育苗 主要目标是培育出蔗苗粗壮,叶色清秀,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无病虫害的健壮蔗苗 : a)苗床选择。选择土壤肥力较好,土质疏松,排灌方便,背风向阳,而又邻近移植蔗苗的大田; 育苗田要求深耕细耙,土壤细碎、平整;拉线开沟,整理成宽为 1.3m的墒面,并留 0.4m走道;以腐熟 的农家肥与普钙 900㎏/公顷、尿素 75㎏/公顷、3%米乐尔颗粒剂 60-75㎏/公顷混合作基肥 。 b)砍种及种茎处理。要求芽的上部分占节间的 1/3,下部分占 2/3,切口要平,蔗茎不破不裂,去 除死芽和病虫芽,种茎用 5﹪的石灰水蘸种,先将水份晾干后再播种。 c)播种。将处理的种苗,平排于开挖好的苗床浅沟上,芽向同侧稍向上方,两苗相距 1.5cm然后 盖一层土杂肥以盖过种苗为宜,并平整墒面、淋透水,用除草剂封草,搭拱棚盖膜。 6.3.2 苗床管理 a)温度。萌芽后膜内温度应以 25-35℃为宜,超过 42℃则要揭膜降温。 b)水份。出苗前苗床保持湿润,土壤含水量在 25-30%,苗齐后,如果早上无吐水现象则要浇水, 同时注意排水,移栽前 10天进行控水炼苗。 c)施肥。 苗齐后每公顷用 300kg尿素兑水进行浇施,或每公顷用 450kg磷酸二氢钾施用,移栽前 5天,可用 5%的清粪水浇施。 d)病虫害防治。按本标准第 9部分进行。 6.3.3 移栽 将苗床地 深耕耙平,精细整地后开沟,行距 1米,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 肥15000-20000kg、50㎏普鈣、硫酸钾 15㎏、尿素 5㎏拌5㎏辛硫磷。 a)苗龄。移栽苗龄以蔗苗 4~5片叶时移栽为宜,育苗时间 45~50天,移栽前,剪去叶片的 2/3 以减少叶片蒸腾失水。 b)移栽。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进行,种植密度以每 667m22000~2500苗为宜;移栽前浇足水,做 到随起、随运、随栽、栽苗以主茎生长点在土表处为宜,种植时注意栽均匀,边栽边浇水,以后视天气 情况补灌 1~2次水。 6.3.4 移栽后管理 a)剪苗。分蘖发生 1~2个后,选择晴天,以生长点处剪去主苗,促进分蘖生长成茎。 b)肥水管理。返青后,每 667m2施10㎏尿素。 c)其他管理。按《元江县糖料甘蔗 第6部分:甘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实行。 7 种苗选择及采收 7.1 大田块选 收获前选择生长正常,性状统一,蔗茎均匀,未受病虫为害、不倒伏、无混杂的新植甘蔗作为留种 田。
DB 5304-T 004.4—2019 元江县糖料甘蔗种植综合标准 第 4 部分:良种繁殖 玉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4-16 13:56:16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47.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ISO SAE 21434 Road vehicles— Cybersecurity engineering.pdf
GB/T 36448-2018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机房通用规范.pdf
TTAF 180.2—2023 小程序个人信息保护规范 第2部分:个人信息收集行为.pdf
中国信通院郭雪 交互式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工具能力要求 标准解读 2021.pdf
DB31-T 1341-2021 商务办公建筑格力用能指南 上海市.pdf
GB-T 37091-2018_信息安全技术 安全办公U盘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70.3-2008 内六角沉头螺钉.pdf
GB-T 37033.3-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 第3部分:密钥管理技术要求.pdf
GB-T 26250-2010 电子工业用气体 砷化氢.pdf
GA-T 1720-2020 移动警务 数字证书格式要求.pdf
T-WJDGC 0010—2022 生产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与高效节能技术.pdf
GB-T 38114-2019 纳米技术 石墨烯材料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定量分析 化学滴定法.pdf
T-CSBM 0037—2023 纺织品 医用纺粘法非织造布 抗菌抗病毒型.pdf
DB45-T 396-202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pdf
框架架构TOGAF学习指南.pdf
SN-T 1657.1-2007 进出口电动工具检验规程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T-ZSCPA 001—2023 绿色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pdf
GB-T 22186-2016 信息安全技术 具有中央处理器的IC卡芯片安全技术要求.pdf
GB-T 38540-2020 信息安全技术 安全电子签章密码技术规范.pdf
DB34-T 4145-2022 政务数据目录 核心元数据 安徽省.pdf
1
/
3
5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547.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