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140.10
CCS
CTMA X 55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团体标准
T/CTMA 050—2022
宜宾早茶
Yibin Earliest Tea
2022 - 12 - 7发布 2023 - 1 - 1实施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TMA 050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 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宾市茶产业研究院、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宜宾学院、翠屏区农业农村局、高县
农业农村局、筠连县农业农村局、屏山县农业农村局、四川省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早白尖茶业
有限公司、四川峰顶寺茶业有限公司、筠连茶业有限公司、宜宾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仲华、曾旭、蔡元强、王玮、李小嫄、刘跃云、刘俊、刘云、于英杰、肖罗
丹、李露、赵先明、廖雷、胥仕蓉、何美樟、吴洪见、杨朝林、杨泉、李鑫、叶昌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TMA 050 —2022
1
宜宾早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宜宾早茶的产品分类与等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标签、包装、运输
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宜宾市行政区域内,以茶树 [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新梢的芽、叶、嫩茎为原
料,经过加工而成的“宜宾早茶”绿茶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残留最大限量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3 茶 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
GB/T 8305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 18795 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
GB/T 23776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
GB/T 30375 茶叶贮存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宜宾早茶 Yibin Earliest Tea
产于四川省宜宾市行政区域内,于每年 3月上旬前采摘,以茶树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
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精制等工序制作的绿茶产品。
4 产品分类与等级
产品依据加工工艺和外形的不同分为:扁形茶、条形茶、针形茶、卷曲形茶。
扁形茶不设等级。
条形茶、针形茶、卷曲形茶等级分别设特一级、特二级、一级。
按每个产品的分类等级设实物标准样,每三年更换一次。实物标准样的制备按 照 GB/T 18795 的
规定执行。
5 要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TMA 050 —2022
2
基本要求
产品应具有“宜宾早茶”的感官品质特征。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洁净,不得含非茶类夹杂
物,不得加入任何食品添加剂。
感官品质
5.2.1 扁形茶感官品质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1 扁形茶感官品质要求
外形 内质
形状 整碎 净度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微扁、挺直秀丽、尖
削、隐毫 匀整 净 嫩绿润 嫩栗香
高长 醇厚
鲜爽 嫩绿
清亮 全芽、肥壮
嫩绿鲜亮
5.2.2 条形茶感官品质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2 条形茶感官品质要求
级别 外形 内质
形状 整碎 净度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一级 芽头肥壮、形似
雀舌、白毫显露 匀整 净 嫩绿润 嫩香馥
郁、幽长 鲜爽
甘醇 嫩绿
清亮 嫩绿
匀亮
特二级 芽叶肥壮、毫
显、条微卷 匀整 净 绿润 嫩香
高长 鲜醇爽 嫩黄绿
亮 嫩黄绿
明亮
一 级 芽叶较肥壮、条
微卷、多毫 较匀整 净 较绿润 清香 醇厚 黄绿亮 尚嫩匀
黄绿亮
5.2.3 针形茶感官品质应符合表 3的规定。
表3 针形茶感官品质要求
级别 外形 内质
形状 整碎 净度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一级 紧细圆直、挺
秀、形似松针、
白毫显 匀整 净 嫩绿润 清香高长 鲜爽
甘醇 嫩绿
清亮 嫩绿
匀亮
特二级 紧细圆直、形似
松针、白毫略显 匀整 净 绿润 清香持久 鲜
醇爽 嫩黄绿
亮 嫩绿
明亮
一 级 紧直、形似松针 较匀整 净 较绿润 清香 醇厚 绿
明亮 尚嫩匀
黄绿亮
5.2.4 卷曲形茶感官品质应符合表 4的规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TMA 050 —2022
3 表4 卷曲形茶感官品质要求
级别 外形 内质
形状 整碎 净度 色泽 香气 滋味 汤色 叶底
特一级 细秀卷曲
显锋毫 匀整 净 嫩绿润 嫩香馥郁
带毫香 鲜爽
甘醇 嫩绿
明亮 嫩绿
匀亮
特二级 紧细卷曲
多锋毫 匀整 净 绿润 嫩香持久 醇爽 绿亮 嫩绿亮
一 级 紧结卷曲
有锋苗 较匀整 净 较绿润 清香 醇厚 黄绿
明亮 尚嫩匀
黄绿亮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5的规定。
表5 理化指标
项目 指 标
扁形茶 条形茶 针形茶 卷曲形茶
水分/(g/100g) ≤ 7.0
总灰分(以干物质计 ) /(g/100g) ≤ 7.5
水浸出物 (质量分数) /% ≥ 36.0
粉末(质量分数) /% ≤ 1.0
食品安全指标
5.4.1 污染物限量应符 合 GB 2762 的规定。
5.4.2 农药残留限量应符 合 GB 2763 的规定。
净含量
净含量要求见《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6 检验方法
感官品质
感官品质检验按 GB/T 23776 的规定执行。
理化指标检验
6.2.1 试样制备按 GB/T 8303 的规定执行。
6.2.2 水分检验 按 GB 5009.3 的规定执行。
6.2.3 总灰分检验按 GB 5009.4 的规定执行。
6.2.4 水浸出物检验 按 GB/T 8305 的规定执行。
6.2.5 粉末检验 按 GB/T 8311 的规定执行。
净含量
按 JJF 1070 的规定执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TMA 050 —2022
4 7 检验规则
取样
7.1.1 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
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一致。
7.1.2 取样按 GB/T 8302 的规定执行。
检验
7.2.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的项目为感官品质、水
分、粉末、净含量和标志标签。
7.2.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 第5章中的全部项目,检验周期每年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时;
b) 原料来源、关键工艺、机具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判定规则
按第 5章要求的项目,任一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 。
复验
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 应对留存样进行复验, 或在同批产品中重 新按 GB/T 8 302 的规定加倍取样,
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并以复验结果为准 。
8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标志标签
产品的标志标签应符 合 GB 7718 的要求。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 合 GB/T 191 的规定。食品标识
管理规定见《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的决定》 。
包装
8.2.1 包装应符合 GH/T 1070 的规定,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应符 合 GB/T 28118 的规定。
运输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曝晒;装卸时轻放轻卸,严
禁与有毒、有害、有异气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贮存
应符合 GB/T 30375 的规定。
保质期
在符合8.4的规定下,保质 期24个月。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TMA 050 —2022
5 参考文 献
[1]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 200
T-CTMA 050—2022 宜宾早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4-05 00:27:4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