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7.040 CCS X 83 3502 福 建 省 厦 门 市 地 方 标 准 DB3502/T 080—2022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Lion’s Mane Hedgehog Mushroom 2022 - 06 - 13 发布 2022 - 06 - 13 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02/T 080—2022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栽培分类………………………………………………………………………………………………………2 5 场所要求………………………………………………………………………………………………………2 6 生产设施 ……………………………………………………………………………………………………2 7 生产投入品要求 ……………………………………………………………………………………………3 8 栽培技术要求…………………………………………………………………………………………………4 9 采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 …………………………………………………………………………7 10 转潮管理 ……………………………………………………………………………………………………8 11 菌渣处理 ..…………………………………………………………………………………………………8 12 病虫害防控 ………………………………………………………………………………………………8 13 生产档案管理 …………………………………………………………………………………………… 9 附录 A(资料性)消毒剂施用方法 …………………………………………………………………………13 附录 B(资料性)培养料质量要求……………………………………………………………………………14 附录 C(资料性)培养料配方…………………………………………………………………………………15 附录 D(资料性)农药施用方法 ……………………………………………………………………………16 附录 E(资料性)生产档案管理记录…………………………………………………………………………18 I DB3502/T 08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标准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 本文件由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市菌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厦门市翔安区莲塘宏路茶树菇专业合作社、厦门 南泰食品有限公司、厦门高原山食品有限公司、厦门市同安区菌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阮时珍、邱小蓝、林文化、林一帆、江旺坤、阮以恒、阮召校、阮诗权、郭宝 珠、阮召渠、何华、阮诗明、曾淑玲。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II DB3502/T 080—2022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猴头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分类、场所要求、生产设施、生产投入品要求、栽培 技术要求、采收、加工、包装、贮存、运输、转潮管理、菌渣处理、病虫害防控、生产归档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季节栽培和工厂化栽培猴头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钙(包括轻质和重质碳酸钙)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及其制品 GB/T 10463 玉米粉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GB 1310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糖 GB/T 24616 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GH/T 1262 棉籽壳 NY/T 119 饲料原料 小麦麸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2798.5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5部分:食用菌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猴头菇 Lion’s Mane Hedgehog Mushroom 3 DB3502/T 080—2022 猴头菇 Hericium erinaceus (Bull.) Pers. 又名猴头、猴头菌、刺猬菌、花菜菌、对脸蘑等。隶 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齿菌科、猴头菌属。 4 栽培分类 4.1 按栽培模式不同,分为季节栽培和工厂化栽培。 4.2 按接种方式不同,分为短袋接种、长袋接种。 4.3 按栽培容器不同,分为栽培袋、栽培瓶。其中栽培袋又分为常压料袋和高压料袋。 5 场所要求 5.1 总要求 5.1.1 生产用水:可采用井水、山泉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5.1.2 土壤: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5.1.3 栽培场地环境:应符合 NY/T 2375 的规定。 5.2 季节栽培场地要求 5.2.1 季节栽培宜采用坐北朝南的菇房(或大棚),顶部应有覆盖物,地面应坚实、平整,便于清洗、 消毒。 2 2 5.2.2 菇房面积宜为 80 m ~150 m ,高度 380 cm~430 cm。墙体采用具有防火保温、坚固、平滑的材 料制成。 5.2.3 大棚采用热镀锌钢管材料或竹、木等材料搭建拱圆形内骨层架,再覆盖塑料薄膜建造而成。棚 顶高宜为 330 cm~380 cm,宽度宜为 800 cm~1000 cm,长度为 1000 cm~1500 cm。 5.3 工厂化栽培场地要求 5.3.1 工厂化栽培应采用封闭式菇房。 5.3.2 菇房应密闭良好,保温防潮。 例:菇房墙体采用厚 10 cm 的聚氨酯夹芯彩钢板建造,在地面底层平铺 7.5 cm 厚泡沫板后进行地 面硬化;顶部采用钢架结构搭建宽 800 cm~1000 cm,长 1500 cm~2000 cm,高 380 cm 的弧形(或人 字形)房顶。间隔 200 cm~300 cm 设置一个排气孔;一侧设置宽 80 cm~130 cm,高 200 cm~230 cm 的入口门,两侧上中下对应开设 40 cm×50 cm 的排气窗口。 5.3.3 厂房和车间的设计通常划分为一般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清洁作业区,各区之间应有效隔离, 防止交叉污染。应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时,其施用方法参见附录 A。一般作 业区通常包括:培养料预处理区、仓库、外包装区等;准清洁区通常包括:配料区、装瓶(袋)区、培 养区、灭菌区、出菇区等;清洁作业区通常包括:冷却区、接种区、包装区等。应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合 理设计生产功能区域的面积、洁净度及布局。 6 生产设施 6.1 季节栽培生产设施 4 DB3502/T 080—2022 6.1.1 总则 季节栽培应配备层架、温控设备、通风设施、光照设施及喷雾设施、冷却室设施、接种室设施。 6.1.2 层架 层架规格根据出菇方式、栽培袋(瓶)规格和数量而定。层数宜为 4 层~6 层。层架层间距宜为: 下层距地面 20 cm~30 cm,层高间距 45 cm~55 cm,最高层距顶棚 70 cm~90 cm。层架宽度宜为:靠 墙单边处 60 cm, 过道中间处 90 cm~100 cm,过道宽 70 cm~90 cm。 6.1.3 温控设备 应根据菇房面积及生产规模配备数量、功率匹配的温控设备。 2 2 2 例:面积80 m ~100 m 的菇房宜安装功率为(7.35~9.555)kW的高温制冷机组一台,面积100 m ~ 2 180 m 的菇房宜安装功率为(11.025~14.7)kW 的高温制冷机组一台。 6.1.4 通风设施 菇房两侧上中下位安置排气窗口,规格为(40 cm×40 cm),两侧窗口对应开设,安装功率(40w~100w) 2 2 2 2 的外壳有带百叶窗的排气扇,以80 m ~120 m 安装6台~9台;120 m ~180 m 安装9台~12台;并同步 应安装防虫(网)。 6.1.5 光照设施 采用节能灯、白色或黄色 LED 灯带,光照的设计控制在200 Lux~500 Lux。 6.1.6 喷雾设施 应配备喷雾设施。 例:微喷系统每间距 150 cm~200 cm 设置微喷头(也可安装超声波增湿器雾化系统)。 6.1.7 冷却室设施 洁净冷却,以自然冷却为主,可配备排气扇。有条件的可配备制冷设备。 6.1.8 接种室设施 有条件的可配备制冷系统设备。应提前做好清洁消毒;接种操作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 6.2 工厂化栽培生产设施 6.2.1 工厂化栽培应配备与生产能力和实际工艺相适应的生产设施,一般包括:拌料机、装瓶(袋) 机、栽培床架、温控设备、喷雾设施、光照设施、空气净化设备等。 6.2.2 应合理设计栽培床架的规格、层数。栽培床架应摆放合理,架与架之间应留有通道以方便作业。 6.2.3 温控设备、喷雾设施、光照设施、空气净化设备应满足生产调控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度、 洁净度、 。其中空气净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高效过滤器、空气净化装置、紫外灯、臭氧发生器、高效 空气过滤净化设备、风淋、层流罩等。 6.2.4 冷却室设施 5 DB3502/T 080—2022 应配备制冷设备、过滤净化设施。 6.2.5 无菌室设施 应配备输送设施。 例:工厂化无菌室接种,应安装自动输送带配套设备。 7 生产投入品要求 7.1 培养料 以各种农作物为主要原料,如棉籽壳、杂木屑、玉米秸秆、玉米芯、麦麸、玉米粉等,应新鲜、洁 净、干燥
DB3502-T 080-2022 猴头菇栽培技术规程 厦门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1:29: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