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43 DB 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400—2022 代替 DB11/T 400—2006 肉牛生产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beef cattle production 2022-03-24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7-01 实施 发 布 DB11/T 400—2022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选址和布局......................................................................... 1 5 环境要求........................................................................... 2 6 饮水质量........................................................................... 2 7 引牛............................................................................... 2 8 饲料............................................................................... 2 9 饲养管理........................................................................... 3 10 疫病防控.......................................................................... 5 11 档案记录.......................................................................... 5 I DB11/T 40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11/T 400—2006《肉牛生产技术规范》,与DB11/T 400—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饲养管理中的肉牛育肥方法(见 9.3); b) 更改了饲养管理内容(见第 9 章,2006 年版的第 7 章); c) 删除了饮用水水质指标表格(见 2006 年版的 4.5); d) 删除了牛舍空气环境质量指标表格(见 2006 年版的 4.6); e) 删除了生长育肥牛每日营养需要量表格(见 2006 年版的 6.5); f) 删除了肉牛对日粮微量矿物元素量表格(见 2006 年版的 6.5); g) 删除了所有规范性附录(见 2006 年版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附录 E)。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畜牧总站、北京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市 朝阳区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房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瑞峰、唐艳荣、侯引绪、张海云、张小梅、王保中、于泽、刘康、王莹、梅 婧、王雅琴、杨秀环。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DB11/T 400—200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 400—2022 肉牛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选址和布局、环境要求、饮水质量、引牛、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及档案记录的 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肉牛养殖场、肉牛养殖小区和肉牛养殖户的肉牛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8645 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 GB/T 18646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GB/T 18935 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 36195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815 肉牛饲养标准 NY/T 3075 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NY/T 3445 畜禽养殖场档案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水水质 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犊牛 calf 从出生至六月龄的牛。 3.2 育成母牛 feeder cattle 母犊牛断奶(7月龄)至首次配种受孕(15~18月龄)牛。 3.3 架子牛 store cattle 体重 350 kg 以上,没有经过专门育肥的牛。 1 DB11/T 400—2022 4 选址和布局 4.1 选址 4.1.1 新建肉牛养殖场、肉牛养殖小区选址周围 3 km 内无大型工厂、矿厂等污染源,远离其它畜禽场、 牲畜交易市场、畜禽屠宰加工场和居民区,选址应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饮 用水、食品厂下游。 4.1.2 场区地势较高且干燥,采光充足,排水良好。 4.1.3 肉牛养殖场不应建设在禁养区内。 4.2 布局 4.2.1 建设布局按照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相互隔离,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生活 区与生产区应设大门、消毒池和消毒室。 4.2.2 生活区设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上风向处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办公设施与外界接 触紧密的生产辅助设施,设主大门和消毒池。 4.2.3 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处及地势较低处,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等。 4.2.4 粪便污水处理设施和尸体焚烧炉应设在生产区和生活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5 环境要求 空气环境应符合 NY/T 388 要求。 6 饮水质量 水质应符合NY 5027的要求。 7 引牛 7.1 种牛 7.1.1 7.1.2 7.1.3 7.1.4 7.1.5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应从疫区及受疫情威胁地区引进牛只、胚胎、精液。 引进牛只时,应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肉牛场引种。 引进的种牛应带有系谱和种畜合格证。 牛只在装运及运输过程中不能接触其他偶蹄动物,运输车辆应经过清洗消毒。 牛只引入后至少隔离饲养 45 d,在此期间进行观察、检疫,确认为健康者方可合群饲养。 7.2 架子牛 7.2.1 不应从疫区及受疫情威胁地区引进。应携带检疫证明。 7.2.2 引入后至少隔离饲养 15 d,在此期间进行观察、检疫,确认为健康者方可合群饲养。 8 饲料 8.1 各阶段营养需要和营养指标按照 NY/T 815 的规定执行。 8.2 饲料卫生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 2 DB11/T 400—2022 8.3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及 NY 5032 的规定。 9 饲养管理 9.1 饲养方式 可选择散栏饲养或拴系饲养。 9.2 肉用母牛饲养管理 9.2.1 犊牛(0~6 月龄) 9.2.1.1 犊牛出生后立即清除口、鼻、耳内的粘液,在距腹部 6 cm~8 cm 处断脐,挤出脐内污物,并 用 5%~10%的碘酒消毒,擦干牛体、称重、打耳标,填写出生记录。 9.2.1.2 犊牛出生后移入犊牛舍内,放入保育栏饲养,1 月龄后转入犊牛栏内小群饲养。犊牛生后 7~10 日龄宜去角。 9.2.1.3 犊牛出生后 1 h 内吃上初乳,1 月龄内主要以母乳为营养来源,初乳的喂量 1.5 kg~2 kg, 以后每天按体重的 1/5~1/6 计算喂奶量,每天分 3 次喂食。奶温控制在 39℃±1℃。8~15 日龄开始 添加哺乳期犊牛料,适时添加干草锻炼采食能力。哺乳期犊牛饲养方案见表 1。 表1 哺乳期犊牛饲养方案 日龄 喂奶量 阶段喂奶总量 d kg/d kg 0~7 6 8~15 哺乳期犊牛料 干草 青贮饲料 42 - - - 7 56 自由采食 自由采食 - 16~35 8 160 自由采食 自由采食 - 36~50 5 75 自由采食 自由采食 - 51~60 3 30 自由采食 自由采食 小量饲喂 9.2.1.4 2~3 月龄应早期断奶。自由采食,犊牛料日采食量达到 1.5 kg 时断奶。 9.2.1.5 犊牛断奶后至 6 月龄,每日应饲喂精料 2 kg~2.5 kg、青贮 3 kg~4 kg、干草 1 kg~2 kg。 若用干草代替青贮,可按 1:3 的比例替换。 9.2.2 育成母牛 9.2.2.1 7~12 月龄是性成熟期,每日应喂体重 7%~9%的青粗饲料,青贮和干草的比例为 3:1,每日 应按每 100 kg 体重喂混合精料 1 kg~1.5 kg。 9.2.2.2 13~18 月龄,育成母牛体重达到成年牛体重的 70%左右(350 kg~380 kg),开始初配。日 粮以优质的粗饲料为主。按干物质计算,粗饲料占 70%~75%,精饲料占 25%~30%。 9.2.2.3 19~24 月龄,配种受胎,日粮以品质优良的干草、青草、青贮料和根茎类为主。妊娠后期 精料每日 2 kg~3 kg。按干物质计算,粗饲料占 70%~75%,精饲料占 25%~30%。 9.2.3 怀孕母牛 3 DB11/T 400—2022 9.2.3.1 日粮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怀孕母牛不应过量饲喂棉籽饼、菜
DB11-T 400-2022 肉牛生产技术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8 22:19: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