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5 江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654—2022 饮用菊花脱毒原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breeding of chrysanthemum virus-free seed seedlings 2022 - 09 - 26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 - 04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1654—2022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网室建造与隔离 .................................................................... 2 6 原原种繁殖 ........................................................................ 2 7 原原种鉴定 ........................................................................ 3 8 原种网室繁殖 ...................................................................... 3 9 质量检测 .......................................................................... 4 附录 A(规范性)RNA 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方法 ...................... 5 I DB36/T 1654—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本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汤泳萍、叶艳英、胡文亭、张冰冰、周劲松、尹玉玲、程正新、谢启鑫、罗绍 春。 II DB36/T 1654—2022 饮用菊花脱毒原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饮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TzveL.)脱毒原种苗的范围、规范 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网室建造与隔离、原原种繁殖、原原种鉴定、原种网室繁殖、 质量检测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饮用菊花脱毒原种苗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51057 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183 农业温室结构荷载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24 农用塑料薄膜安全使用控制技术规范 NY/T 1591 菊花切花种苗等级规格 NY/T 1657 花卉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香石竹、菊花、兰花、补血草、满天星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饮用菊花 Drinkable Chrysanthemum 用于泡饮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 3.2 脱毒种苗 (virus-free seedlings) 经RT-PCR检测方法鉴定,确认脱除了菊花B病毒(CVB)、番茄不孕病毒(TAV)、黄瓜花叶病毒(CMV) 等的脱毒核心材料(或脱毒苗)在隔离条件下生产的原原种、原种。 3.3 原原种 (breeder seed) 1 DB36/T 1654—2022 育种家选育的性状稳定纯正的用于繁殖原种的材料或种苗。 3.4 原种 (foundation seed) 由原原种繁殖的用于繁育生产用种的材料或种苗。 4 基本要求 4.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的规定。 4.2 场地要求 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5年内未种过菊 科植物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地块,且周围800m范围内无其它菊科和茄科植物种植。 4.3 化学农药使用 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4.4 肥料要求 应符合NY/T 496和 NY/T 525的要求。 5 网室建造与隔离 大棚所有通风处安装60目防虫网。大棚搭建应符合GB/T 51057 和GB/T 51183要求,大棚覆盖薄膜 应符合NY/T1224要求。大棚入口处宜配套缓冲间,田间操作人员进入防虫大棚温室、网室应更换工作 衣和鞋具。 6 原原种繁殖 6.1 材料和培养基准备 选具有繁育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的植株,至光照培养箱中采用变温升温的方式进行热处理, 在日温/夜温分别为26 ℃/20 ℃下培养2d,每2d昼/夜温度分别升高2 ℃、直至38 ℃/30 ℃下培养40d, 取高温培养长出的茎段,剪去叶片,留取心叶或腋芽,放在烧杯中,用肥皂水冲洗干净,再用自来水 冲洗1h。滤干,移入无菌操作台,用20%的次氯酸钠灭菌8min~10min,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待 用。 将制备好的MS+6-BA0.1mg/L培养基溶液分装于培养瓶,每瓶30ml,瓶口盖紧瓶盖。在121 ℃,1.1 MPa条件下灭菌20min,冷却后放入无菌操作台待用。 6.2 分化和继代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在解剖镜下剥取已灭菌材料的生长点0.3mm~0.5mm,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置于26℃,光强2000lx~3000lx,光照时间16h/d条件下培养,一周左右茎尖转绿并萌动,20d~30d形 成带芽茎段。 2 DB36/T 1654—2022 在无菌条件下将已分化的带芽茎段剪成小段,每段带1~2个腋芽,转入培养基(MS+6-BA0.1mg/L) 中进行增殖,3~4周后获30~40个带腋芽芽段。 6.3 病毒检测 取继代培养壮芽或叶片提取RNA,经RT-PCR检测方法鉴定,没有病毒宜继续培养,脱毒不彻底应弃 之不用。具体操作见附录A。 6.4 生根培养、炼苗及移栽管理 6.4.1 生根培养 将继代培养的茎段转入生根培养基(MS+6-BA0.1mg/L+NAA0.1mg/L)诱导生根,培养温度25℃~ 26℃,3~4周后95%均生根。 6.4.2 炼苗 瓶苗株高6cm~7cm,5~6片平展叶,生根5条以上3cm~4cm长的根时即可炼苗,幼苗炼苗1d~2d 后,定植在营养钵或苗床,于具60目防虫网的防虫网室或防虫温室内进行培育。 6.4.3 移栽管理 原原种采用9cm×9cm营养钵或苗床移栽,珍珠岩+蛭石+泥炭按体积比1︰1︰1的比例混合做基质, 移栽前用广谱保护性杀菌剂喷洒消毒。移栽后浇透定根水,以后保持基质70%的持水量,空气湿度保持 在80%~90%。太阳光强时要注意采用遮阳网遮荫。当植株发新叶后,逐步恢复自然光照,并进行叶面 施肥。气温不足时采取小拱棚膜和大棚相结合的双膜覆盖方式。白天保持25℃~26℃,夜间18℃~ 20℃。成活后白天保持25℃~27℃,夜间16℃~18℃,注意控水降温,防止幼苗徒长。移栽前一周注 意揭膜通风炼苗。 7 原原种鉴定 随机抽取每批次脱毒苗5~10株,以其母株为对照种植至开花。观察比较其主要生物性状,与母株 无差异者则可确认为原原种,有差异则淘汰。 8 原种网室繁殖 8.1 环境要求 原种繁育田要求育苗环境除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外,要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地势高 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3年内未种过茄科植物、5年内未种过菊科植物 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地块,且周围800m范围内无其它菊科和茄科植物种植。 8.2 苗床整理与消毒 8.2.1 苗床整理 育苗地于冬前深耕晒垡,每667平方米施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500kg,扦插前一周左右平整土地, 清除杂草,畦面做到平、细、碎。育苗畦高25cm~30cm,畦面宽100cm,畦间距40cm。苗床四周开宽 50cm的深沟,便于排水。 3 DB36/T 1654—2022 8.2.2 苗床消毒 苗床先利用太阳光暴晒消毒,均匀喷洒广谱杀菌剂和灭线剂至畦面上预防杂菌和根结线虫病,再 每平方米用茶枯饼0.03kg杀灭地下害虫。在整平的畦面上均匀铺上5cm~10cm厚的河沙。 8.3 剪顶扦插 原种母株定植行株距应为45cm×45cm,从炼苗移栽成活的原原种上取健壮枝条扦插于苗床上,于 网室中扩繁。当原种母株长到7~8片叶时,从基部留3~4片叶处剪下顶芽进行扦插。 8.4 田间管理 在原种基地扩繁种苗应周年进行,当温度低于0℃时,应搭小拱棚,盖上薄膜保温。当母株苗越冬 后,要及时掀开薄膜,中耕除草,松土保墒。苗高7cm~8cm时,要开沟施1次复合肥。施用肥料应符合 NY/T 496 和 NY/T 525 规定。具体田间管理参照NY/T 1657操作,经过一年生产和集中繁育,繁育出健 壮原种苗。 9 质量检测 脱毒原种苗质量检测参照NY/T 1591中5.1.3进行抽样检查,并按照NY/T 1591中5.2的内容进行检 测,确定种苗的质量等级。 A 4 DB36/T 1654—2022 BA 附 录 A (规范性) RNA 病毒的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方法 A.1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表 A.1 各步骤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耗材 步骤/类别 主要仪器设备 高压灭菌锅
DB36-T 1654-2022 饮用菊花脱毒原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41: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