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3.080 CCS A 90 江 DB36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638—2022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evaluation of county-level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enters 2022 - 09 - 26 发布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9 - 26 实施 发 布 DB36/T 1638—2022 目 目 次 次 ............................................................................. I 前 言 ............................................................................. III 引 言 ........................................................................... I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定原则 .......................................................................... 1 5 评定方法 .......................................................................... 2 6 评定要求 .......................................................................... 2 7 评定程序 .......................................................................... 3 8 评定管理 .......................................................................... 3 附录 A (规范性)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细则 ........................................... 4 附录 B (规范性)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申报表 ......................................... 7 附录 C (规范性)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负面清单 ....................................... 8 附录 D (规范性)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流程图 ......................................... 9 参 考 文 献 ......................................................................... 10 I DB36/T 1638—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共江西省委政法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综治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保国、郭萍、万东林、刘海山、刘炎鑫、胡建兵、李赟翔、钟小中、邱晓寄。 II DB36/T 1638—2022 引 言 县级综治中心是县(市、区)党委政府统筹社会治理、主抓平安建设、助推民生服务、协调各方履 责的综合性工作平台。加强县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提高社会治 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本文件旨在为县级综治中心等级创评提供指引,坚持党委领导,坚持“重在应用、贵在实用”原则, 着力完善综治中心功能,提升实用性、针对性、实效性,切实把县级综治中心作为整合社会治理资源、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III DB36/T 1638—2022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的评定原则、评定方法、评定要求、评定程序、评定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限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1000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各部门各方面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运用多种手段,打防并举,标本兼治,整治社会治安,预防 和打击犯罪,保障社会治安的稳定。 [GB/T 31000--2015,定义 3.1] 注:简称综治。 3.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 central for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是依托信息系统、 采取组团式服务方式、推进平安建设的组织模式。 注:简称综治中心。 4 评定原则 4.1 坚持自愿申报、广泛参与原则。等级评定工作以自愿申报为基础,积极引导各县级综治中心积极 申请,逐步推进,不断扩大申报面,实现广泛参与。 4.2 坚持因地制宜、分级评定原则。根据各县(市、区)经济状况、人口规模和实际建设情况开展评 定,通过等级划分纵向推动县级综治中心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 4.3 坚持规范有序、公开透明原则。明确省市县三级综治中心职责,畅通监督管理渠道,保证评定工 作有序开展,评定结果公平公正。 1 DB36/T 1638—2022 4.4 坚持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原则。加强等级评定工作的管理监督,全程跟进县级综治中心建设情况, 根据实际等级评定结果动态调整。 5 评定方法 5.1 评定分值 5.1.1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分值由基础项和加分项组成,基础项为 100 分,加分项为 5 分。 5.1.2 等级评定基础项共设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 7 个,二级指标 33 个。具体指标内容及加分项见 表 A.1。 5.2 等级划分 5.2.1 等级评定采用等级制,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 5.2.2 评定的等级分为三等:总分 90 分及以上为“一级”;总分 80 分-90 分(不含 90 分)为“二级”; 总分 70 分-80 分(不含 80 分)为“三级”。 表1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划分表 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定分值 总分≥90分 80分≤总分<90分 70分≤总分<80分 6 评定要求 6.1 评定组织 6.1.1 省综治中心全面负责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督查检查,组织开展等级评定, 制(修)订等级评定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组织对“一级”“二级”综治中心进行复审评定。 6.1.2 设区市综治中心配合省综治中心开展等级评定工作,负责“三级”综治中心的评定工作,“一 级”“二级”综治中心的初审工作。 6.1.3 县级综治中心负责综治中心的创建、运行、管理、申报工作,配合省综治中心、设区市综治中 心开展等级评定工作。 6.2 评定周期 等级评定工作每两年开展一次。 6.3 评定内容 6.3.1 组织机构要求。配备与职责任务相适应的工作力量,同时按照组团式服务要求,整合社会治理 资源、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确定组团式服务的单位和工作运行制度。 6.3.2 场地设施要求。服从规划布局,充分整合资源,统一规范标牌、标志,合理设置服务功能区和 办公场所。 6.3.3 信息系统建设要求。配备通信系统、大屏显示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和综治视联网系统,建立公 共安全视频信息共享平台和传输网络,满足江西省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使用需求,能够进行数据交换共 享。 2 DB36/T 1638—2022 6.3.4 网格化管理要求。优化网格设置,整合网格资源,建强网格组织力量,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 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6.3.5 运行机制要求。建立健全会商协调机制、调度通报机制、首问负责机制、分析研判机制、督查 督办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做到全程闭环管理,机制畅通高效。 6.3.6 经费保障要求。综治中心日常运转、信息系统建设、网格化管理等工作经费需纳入本级财政预 算,并专项管理使用。 6.3.7 工作成效要求。推动实现矛盾纠纷妥善化解、社会治理事项有效办结、指挥调度顺畅高效。 7 评定程序 7.1 申请 县级综治中心依据《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A.1)开展自评,形成自评报告,并填 写《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申报表》(见附录B.1)。县级综治中心将自评报告、《申报表》及相关佐 证材料向设区市综治中心申报相应等级。 7.2 初审 7.2.1 初审由设区市综治中心负责。 7.2.2 初审结果达到“一级”“二级”的,由设区市综治中心向省综治中心进行推荐申报。 7.2.3 初审过程发现具有负面清单所列情形的(见附录 C),不予推荐申报。 7.3 评定 7.3.1 对设区市综治中心推荐申报的“一级”“二级”综治中心,由省综治中心组织评定,确定相应 等级。 7.3.2 “三级”综治中心由设区市综治中心组织评定,并报省综治中心备案。 7.4 公示 7.4.1 初步评定等级后,由评定单位公示评定结果,公示期为 5 个工作日。 7.4.2 任何单位或个人对评定结果有异议的,可在公示期内向评定单位提出书面异议,由评定单位组 织复核,并给出处理意见。 7.5 批复授牌 7.5.1 公示期满后,由评定单位研究确定评定等级名单,省综治中心统一发文公布。 7.5.2 对被评定等级的县级综治中心,由省综治中心统一制作并颁发牌匾、证书。 8 评定管理 8.1 评定结果有效期为四年。 8.2 省、设区市综治中心应每年组织对评定等级的
DB36-T 1638-2022 县级综治中心等级评定规范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1-04 04:39: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