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22
T/YLNK
杨 凌 农 科 品 牌 建 设 联 合 会 团 体 标 准
T/YLNK 24—2020
“杨凌农科” 农业科技创新 旱区春玉米
密植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Yangl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Density and High Yield Mechanized
Cultivation of Spring Maize in Arid Area
2020 - 10 - 21发布 2021 - 01 - 01实施
杨凌农科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LNK 24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
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杨凌农科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咸阳市农技推广中心、杨凌农科品牌发展有限公司、杨凌现代农业产业标准化推广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薛吉全、李少昆、张仁和、赵建兴、郝引川、张兴华、李岩、陈卫军。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联 系 人:薛吉全
联系电话:13709129113
联系地址:杨凌省杨凌示范区西农路22号
邮 编:71210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LNK 24 —2020
1 “杨凌农科” 农业科技创新 旱区春玉米密植高产
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杨凌农科”农业科技创新品牌旱区春玉米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品种
选择及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和烘干与贮藏。
本文件适用于“杨凌农科”农业科技创新品牌旱区春玉米的密植高产机械化栽培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1.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 禾谷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21017 玉米干燥技术规范
GB/T 21961 玉米机械收获 试验方法
GB/T 23391.3 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螟防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玉米螟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 通则
NY/T 500 秸秆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 1355 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
NY/T 1418 深松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
NY/T 1876 喷杆式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生理成熟期 Physiological maturity stage
玉米苞叶发黄,籽粒变硬,籽粒种胚背面基部出现黑层呈现,籽粒乳线消失。
3.2
机械粒收 Mechanized grain harvesting
用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玉米籽粒。
3.3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LNK 24 —2020
2 破碎粒 Crushing grain
收获的籽粒样品中种皮破裂的完整籽粒、不完整籽粒和破碎的籽粒。
3.4
破碎率 Crushing rate
收获的规定重量籽粒样品中破碎籽粒重量占总重的百分率。
3.5
非籽粒 Non-grain
收获的籽粒样品中除玉米籽粒(包括破碎粒)外的其它部分。
3.6
杂质率 Impurity rate
收获的规定重量籽粒样品中非籽粒重占的百分率。
3.7
田间损失率 Field loss rate
玉米田间机械收获籽粒造成的损失程度。 收获玉米后单位面积落粒与落穗籽粒重量之和占相同面积
测产重量(同等籽粒水分)的百分率。
4 技术要求
4.1 品种
4.1.1 品种选择
选用经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品种应具备中熟(生育期120 d~125 d)、稳产(产
量潜力750 kg/667m2以上)、耐密(5000 株/667m2)、抗倒伏、抗病的特点。适期机械收获籽粒破碎率
小于5 %、玉米籽粒含水量不高于25 %。
4.1.2 种子质量
玉米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1.1要求,发芽率≥95 %、纯度≥99 %、净度≥99 %,满足机械单粒精
量播种的质量要求。
4.1.3 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应符合GB/T 15671的规定。
4.2 播种
4.2.1 播期
以土壤水分达到13 %满足种子出苗为指标,坚持适墒播种,以墒情确定播期,以播期确定品种。将
播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等雨适墒播种,确保出苗整齐、均匀。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LNK 24 —2020
3 4.2.2 密度
适宜密度4500 株/667m2~4800 株/667m2,采用精量播种的种子粒数要比确定的适宜留苗密度多10
%~15 %。
4.2.3 地膜覆盖
用播种覆膜施肥一体机进行覆膜,地膜宽度80 cm,地膜选用延展性、降解性能良好的降解膜。≥
10 ℃活动积温在2500 ℃以下的地区采用膜上播种,垄高5 cm~10 cm。≥10 ℃活动积温在2500 ℃以
上的地区可采用地膜平铺膜侧种植。
4.2.4 播种质量要求
播前进行深松, 深松深度≥30 cm, 深松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418的规定。 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1628的规定,播种深度3 cm~5 cm。
4.3 田间管理
4.3.1 施肥
中等肥力条件下,施用纯N 15 kg/667m2~18 kg/667m2,纯P 2O5 8 kg/667m2~10 kg/667m2,纯K 2O 5
kg/667m2~8 kg/667m2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4.3.2 病虫草害防治
4.3.2.1 病害
主要防治对象为玉米茎腐病、玉米穗、粒腐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种子处理:可采用含咯菌腈、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福 ·唑·毒死蜱种衣剂、福 ·戊种衣剂包衣,或
精甲·咯·嘧菌悬浮剂、木霉菌进行拌种处理。
——苗期处理:可选用代森锰锌霜脲氰、代森锰锌甲霜灵喷施玉米苗基部或灌施根部。
——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可选用乙蒜素加苯·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菌毒清、百菌清等杀菌
剂喷雾防治,不同类型杀菌剂轮换使用、混合施用。
——乳熟期至蜡熟期: 对于感茎腐病品种, 可在该期选用丙环唑 •嘧菌酯或丁香 •戊唑醇等喷雾防治。
——农药使用和施药作业应遵守 GB/T 8321、NY/T 1876规定。
4.3.2.2 虫害
主要防治对象为玉米螟,防治技术方法按照GB/T 23391.3的规定执行。
4.3.2.3 草害
主要化学除草。根据杂草种类与分布特点,选择除草剂,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播后苗前:可选用乙草胺、异丙甲草胺、莠去津、特丁津、氰草津、嗪草酮、2,4-滴异辛酯,
或乙莠滴辛酯合剂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茎叶期:在玉米 3叶~5叶期,杂草 2叶~6叶期,可选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
莠去津、2,4-滴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辛酰溴苯腈及其混剂,或复配剂如苯唑 ·莠去津、烟
嘧·莠去津、硝磺 ·莠去津、硝磺 ·异丙·莠等除草剂。
4.4 机械粒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LNK 24 —2020
4 4.4.1 收获时期
10月中、下旬玉米籽粒含水量降至25 %以下时,用机械籽粒直收。
4.4.2 机械选择
收获机性能应符合GB/T 21961中的规定。
4.4.3 作业质量
作业质量的指标应符合 NY/T 1355 的规定。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25 %,收获时植株倒伏倒折率≤5
%,田间损失率≤5 %,籽粒破碎率≤5 %,杂质率≤3 %。
4.4.4 秸秆粉碎还田
可采用联合收获机自带粉碎装置或收获后采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还田。作业质量符合NY/T 500
的规定。
4.5 烘干与贮藏
4.5.1 烘干
玉米收获后采用玉米烘干设备进行降水处理。烘干产品质量应符合GB/T 21017的规定。
4.5.2 贮藏
籽粒含水率降至14 %以下贮藏。
5 记录与档案
详细记录机具、种子、化肥、农药、农膜、作业环节时间等,建立生产档案,按期归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YLNK 24—2020 “杨凌农科” 农业科技创新 旱区春玉米密植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5 01:19:12上传分享